金沙:“三化同步”作示范

2019-11-23 06:37李朝举李明齐
当代贵州 2019年37期
关键词:金沙全县煤矿

文_李朝举 李明齐

金沙县把践行“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作为新使命,积极探索和实践,推进生态文明与开发扶贫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幸福美丽新金沙建设。

工业从无到有,单一的煤电产业发展成为电子信息、有机食品、新型建材多元化工业体系。

中心城区、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村庄)三级城镇化协同、融合发展,美丽金沙建设画卷全面铺就。

40万亩有机茶叶、30万亩有机高粱、30万亩特色经果林、20万亩商品蔬菜,农业产业革命强势推进。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改革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的场景在金沙大地随处可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金沙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苦干实干、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县GDP从1987年的2.17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26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87年的59∶16∶30调整为13∶52∶35。

农业产业化:推进产业革命

金秋时节,金沙县沙土镇中心社区千亩葡萄园处处散发着甜甜的葡萄香。这个由金沙供销社系统基层社办企业合股创办的扶贫产业项目,全部采用钢架大棚避雨栽培,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目前,80%的葡萄开始挂果,覆盖700多户村民,其中贫困户50多户。

安底镇现代农业园区,当地群众正忙着在猕猴桃基地里采摘猕猴桃,按照中药健康理念进行蔬菜种植和管理……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贵州冠香坊调味品公司、贵州老太爷食品公司等涉农企业则通过收购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抢占市场,推动了农业企业“接二连三”深度融合发展。

金沙县通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加快茶叶、蔬菜、精品果业、生态畜牧业、优势中药材五大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建设。

全县已形成40万亩有机茶叶、30万亩有机高粱、30万亩特色经果林、20万亩商品蔬菜规模,培育1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7个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6个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精深加工企业。金沙贡茶和湾子辣椒、金沙回沙酒、禹谟醋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1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亿元。

新型工业化:建设活力金沙

工业企业车间高速运转,运载金沙生产制造产品的车辆陆续驶出金沙、驶向各地……

新型工业化成为活力金沙建设的强力助推引擎。

贵州林华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原煤150万吨的大型煤矿国有企业,是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后续电源项目的大型配套煤矿工程,机采率达到了85%以上,年产值4.5亿元。

金沙县煤炭资源丰富,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壮大工业经济的战略定位,推进县内煤矿企业开发建设,使全县煤矿的建矿水平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2018年全县煤矿综采机械化率达37.25%,生产原煤1373.7万吨。

推动电煤联动产业。黔北发电总厂、茶园发电厂2台66千瓦机组等大型煤矿坑口电厂先后建成投产,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强有力的“火车头”,还引资建设了生物质发电、煤矿瓦斯发电等一批骨干企业,2018年全县发电量达到131.5亿度。

在巩固提升煤电产业的同时,金沙县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升级。

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最初是建于1951年的国营企业,2007年引进湖北宜化收购金沙窖酒厂增资扩股,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2018年实现年产值超过25亿元的辉煌成绩,销售额比2007年增长了35倍,产能增长了25倍,成为贵州省第二大酱香型白酒企业。

金沙县岚头茶叶基地航拍。(金沙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金沙县城东北部,规划面积为24.99平方公里的金沙经济开发区内,电子电声、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轻工酿造、商贸物流等产业多元化发展,成为全省“511”民营经济示范园区和10个样板示范产业园区之一。

2018年,金沙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15.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实现进出口总额9208万美元,引进省外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83.59亿元。

特色城镇化:建设宜居金沙

为打破城市发展困局、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平衡的矛盾,金沙县科学谋划城市建设与全域社会经济发展布局,启动了《金沙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按“产城景一体、山水林共生、业游居相宜”的发展定位,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做强做大中心城区,统筹推进县城、小城镇、乡村(村庄)三级城镇化协同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全域社会经济发展。

2011年起,金沙县按照县城“北跨、东延、南控、西保”发展框架和“一心、两组团”城市空间结构,拉开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序幕。

按照“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思路,推动新城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无缝衔接。将3个城市安置区和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在新城区、经开区之间,搬迁安置群众近4万人,呈现出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人口集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的新型发展业态。

金沙县城区面积由2010年6.5平方公里扩展到22.2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8.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69%。

在大田乡幸福村、白泥村,由贵州金沙穗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万亩中药材基地初见成效。红豆杉、皂角、连翘长势喜人,由杂草丛生的“火草坡”变成中药园。

在西洛街道按“千亩荷花园、千亩葡萄园、千亩植物园、千亩蔬菜园”整体框架打造的“锦绣西洛·梦幻田园”综合体投入运营,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业态吸引了不少游客。

坚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大力实施生态工程,30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124.51万亩,累计建成各类林业产业基地15万亩,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关闭产能落后的12个煤矿和21家非煤矿山,关停黔北电厂4×130兆瓦发电机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每万元1.46吨标煤。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生态循环产业,新增循环生态企业15个。

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金沙县实现了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了幸福美丽新金沙的建设目标。201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7.93%,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5%,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断面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I类水水质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86%。

猜你喜欢
金沙全县煤矿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