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湖:魅力新城正崛起

2019-11-23 06:38马丹
当代贵州 2019年37期
关键词:毕节新区高铁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马丹

毕节金海湖新区坚持文体旅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以城市路网建设为基础,以职教城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园区打造为依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雏形基本显现,城市面貌不断改善。

金海湖新区是毕节市“一城三区同城化”核心板块,是毕节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战略的主战场。2011年2月,毕节双山新区挂牌成立;7月,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5年12月,双山新区和毕节经济开发区整合建立金海湖新区,一座从无到有的新兴的魅力之城,在美丽的落脚河畔拔地而起。

从无到有新城崛起

近年来,金海湖新区紧紧抓住毕节市委、市政府把新区打造为“双二百”城市核心区的政策优势,强化全域毕节理念,牢固树立“当代精品、后代遗产”意识,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区。

走进金海湖新区,金海湖湿地公园、金海湖新区移民安置点、梨树高铁枢纽中心、毕节货运站等,一个个涵盖旅游、文化、交通、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正有序建设中。

特别是金海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对推动新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打造城市名片和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8年6月9日开园以来,金海湖湿地公园陆续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于2018年成功申报3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开展4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

新区一边大力做活板块经济,一边积极打造乡村小城镇,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为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先行先试,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品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目前,文体旅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正有序推进。

新区坚持以城市路网建设为基础,以职教城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园区打造为依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雏形基本显现,城市面貌不断改善。职教城6所职业院校、毕节一中、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已建成投入使用,随着高铁客运枢纽、竹园物流中心等一大批城市标志性项目有序推进,以及市一医金海湖分院、市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加快建设,金海湖新区城市集聚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构建立体交通大格局

一架架飞机从金海湖新区的飞雄机场腾空而起,沿不同航线飞向全国各地。

一条条水泥路连通村村寨寨,承载着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期盼。

一辆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让人们感叹天堑变通途的快捷。

很快,一列列高铁也要飞驰而来,在金海湖新区的高山峡谷中穿行,描绘着“大进大出、畅通无阻”的枢纽宏图。

金海湖新区虽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过去却一直被交通所困,商贸流通产业“先天不足”。

为打开西南腹地通往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通道,打通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瓶颈,金海湖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着力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核心,构建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位于金海湖新区梨树镇、竹园乡的高铁客运枢纽中心和货运车站,与成贵快铁、叙毕铁路、织毕铁路和待建的昭黔铁路在新区交汇,加上飞雄机场、杭瑞高速,以及连贯毕节—大方的同心大道,构建起中部新城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畅通,有力推动中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毕节飞雄机场历时25个月建成,创造了国内高海拔、多雨凝冻地区同类机场建成通航的最快速度。随着机场的建成通航,对于地处乌蒙山腹地,不延边、不沿海的毕节来说,通达外界的时空距离不再以天计算,而是以分钟计算。毕节飞雄机场的正式通航为毕节试验区快速发展搭建了便捷的空中桥梁,为毕节“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毕节飞雄机场与联合航空、吉祥航空、南方航空、多彩贵州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合作,开通了20多条航线,通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基本构建了直通首都、覆盖东部发达地区、连接周边省会和部分旅游热点城市的航线网络布局,并不断向“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延伸。

位于金海湖新区的梨树高铁客运枢纽中心是集“高铁、轨道交通、中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和机场”五位一体“零换乘”的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城三区”同城化的最大交通中心。

目前,铁道部已将金海湖新区铁路货站升级为国家二级铁路货站,年货物中转量将达6000万吨,物流总额1万亿元,进出口100亿美元以上。

随着“空中桥梁”飞雄机场、杭瑞高速、厦蓉高速相继开通,成贵高铁、毕水兴城际铁路、织纳铁路、叙毕铁路有序推进,金海湖新区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大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交通先行优势日益凸显,500公里半径内可到达重庆、成都、昆明等西南地区主要城市,300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人口超过5000万。

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发展中的金海湖新区工业园区一角。(杨华 / 摄)

走进毕节市金海湖新区,从城镇到乡村,柏油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农业产业基地遍布乡间,一排排工业厂房屹立山前,园区工人成群,田间农民劳作,校园书声琅琅……脱贫攻坚“四场硬仗”,正在这片充满朝气和激情的土地上打响。

近年来,金海湖新区紧紧围绕“一城三区”同城化建设目标,牢牢把握工业强区、城镇化带动战略发展理念,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同时,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紧紧围绕打造毕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改革开放试验区的总目标,按照“发展壮大一批、招商引进一批、清理规范一批”的工作思路,扎实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为打造两百亿级锂电池产业园,金海湖新区不断加快培育和发展锂电池新能源产业,谋划把新区建成“中国锂谷”“西部锂都”。同时,新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多次赴深圳、东莞、宁波等地开展锂电池产业招商,共引进拓明、光瑞等锂电池产业项目,规划建设200亿级锂电产业园,通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实现产品的互相联结和配套,在较短时间内推动了30余家上、中、下游配套产业落地。

在2018年度贵州公布的“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名单中,位于金海湖新区小坝园区内的贵州东冶实业有限公司赫然在列。这是一个边建厂边生产的企业,企业现在采用的是第五代装配式建筑工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金海湖新区工业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14家,已建成标准厂房213万平方米,以东冶装配式建材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以贵航、丕丕丕等新能源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及电子信息三大业态,并引进了上下游产业形成配套,入驻的高新企业已全部投产。201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4.64亿元,园区企业实现税收0.95亿元。

猜你喜欢
毕节新区高铁
宜宾市三江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第一次坐高铁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