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卡普纹样在鄂西旅游产品中的应用

2019-11-25 08:44王传丽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435109
大众文艺 2019年22期
关键词:卡普织锦土家

王传丽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435109)

一、鄂西土家族文化

关于土家族的族源,学术界尚未定论,自潘光旦教授提出“巴人说”之后,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八蛮是巴国八个古部族的合称。”“賨人”是土家先民之一,经历了不断的迁徙过程,最后在湘鄂川黔边缘地区定居下来。并以“毕兹卡”、“比基卡”自称。鄂西地处武陵山区,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土家族文化渊源流长,土家族基本分布在清江以南,主要分布区域有恩施、建始、来风、鹤峰、利川等地。

二、西兰卡普的来源

“鄂西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鄂西先民属于渔猎民族,上山打猎,下地劳作,都喜欢插花戴草,加上土家人善于观察总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动植物的形象早已烂熟于心”土家人将这些形象抽象化为几何图形,织入织锦之中,才有了今天的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主要用作被面,俗称“土花铺盖”,窝窝被(指小孩睡的小床用的小被面)、脚被,盖裙等,由于被面较大,一床被面要用三块大小同等、花纹和颜色相似的织锦拼成,民间称这种接法为“接幅”,谐音就是“接福”的意思,有祈求兴旺的美好愿望。

三、西兰卡普纹样分类

据统计,西兰卡普纹样有400余种,其中传统纹样有120余种,后期设计图案200多种,现能织出来的传统纹样为80余种。西兰卡普分类众多,本文以传统纹样与现代纹样两类进行分析。

(一)传统纹样。是最古老、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纹样,既美观又实用,是土家妇女超前审美意识的体现。传统纹样中动物类有阳雀花、马毕花、实毕花等50余种。植物类有九朵梅、藤藤花、四朵梅等70余种。生活器物类有桌子花、椅子花、桶桶花等50余种。天象地舆类有大太阳花、大岩墙花、小太阳花等10余种。文字类有田字花、万字流水纹等10余种。几何勾纹类有八勾花、四十八勾等10余种。吉祥寓意类有双凤朝阳、鹭鸶采莲等40余种。

(二)现代纹样。是织锦艺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而设计的创新纹样,多以自然环境为题材,如土家吊脚楼、月是故乡明、开发山区、三峡风光等。另一类是反映本土风俗人情的题材,如二人吹笛、女儿会、土家少女、赶场、土家摆手舞、茅古斯等。土家织锦艺人将土家族民俗文化场景织入锦中,促进了土家织锦的创新发展,具有时代的气息,获得了游客的喜爱和认可。

四、西兰卡普纹样分析

西兰卡普纹样之所以能历经千年而不褪色,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土家织锦制作工艺独特,使用一种无规律的“通经断纬”手法织成。反织法在制造时,将正面朝下,反面朝上,因此,看上去全是线头,但是断掉的只是表面的色纬,藏在梭罗里面的暗纬(地纬)是不断的,暗纬主要起支撑和加固的作用,所以外行根本摸不着头脑,内行人也全靠织造经验或是照着图样数纱定格来完成。土家织锦不受图纹和色彩的限制,在织造过程中可随时改变用色和图纹,操作灵活,模仿表现力极强。

二是从造型方面来说,“土家织锦纹样的造型是通过模仿自然,对生活物象进行综合、解构和创造,将具象转化为抽象、将图腾崇拜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象化与图形化等方式呈现出来。”土家族妇女根据其图案只能采用直线、多边形、三角形、菱形、和方形等元素织成的特点,结合“勾状体、植物勾形等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勾纹纹样。”西兰卡普中间为主体纹样,以连续纹样展开,简洁又不失原型,程式化的格局,对称均衡、静中有动、刚中带柔,具有强烈的律动感、形式感和秩序感。而左右两边部分为对称的几何图形或是彩色花带,用来烘托和突出主体纹样,“两端叫做‘档头’,一直保持着普通简单的‘平纹’结构。

三是从色彩方面来说,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织草木皮,用草实染线,喜欢五彩衣物,……衣裳斑斓,语言诛离。”由此来看,勤劳聪慧的土家人利用武陵山区丰富的植被资源,将可做染料的植被制成染料,以满足土家人“好五色衣物”的色彩追求。土家族民间一直流传着“黑配白,哪里得;红配绿,显得足;蓝配黄,放光芒”的配色口诀。所以土家织锦绝大部分作品以黑色、红色和青色作为底色,在图案的适当位置使用红和绿,蓝和黄等补色组合。土家人善于用颜色反衬图形,突出主体纹样,色彩鲜明,又在纹样边缘用白色或灰色勾边,使图底的对比色得到调和,因此土家织锦的色彩艳而不俗,极富魅力。织锦人根据不同的主观感受和意象自由支配色彩,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搭配方式进行编织,所以土家织锦纹样相同,色彩却有差异。

五、西兰卡普纹样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思路

西兰卡普纹样在过去主要用作被面或小孩子的窝窝被,被面都是由手工缝制,而在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下,被面已被使用简便的纺织品所取代。西兰卡普也由原来专用于被面的特性不断的转变为民族工艺品、纪念品,更多的向装饰性与实用性发展。因此,将西兰卡普纹样运用到旅游产品中,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的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连接的桥梁。

据调查,目前恩施旅游商品初步形成以民俗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的开发为主。民俗工艺品以土家织锦最具特色,不仅品类众多,造型独特,而且工艺复杂多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自从“硒”这一概念形成后,恩施州以硒为主的特色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上,主要有鹤峰葛仙米,恩施玉露茶,长友薇菜、土蜂蜜等。以蜂蜜包装为例,可以看到无论从标志、图案、材质再到包装结构,都将西兰卡普纹样与现代产品紧密结合,这不是一味的挖掘传统文化,也是对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应用。土家织锦纹样主要以抽象几何形为骨架结构,再填充图案形成,如图1中左边图形来源于土家织锦《鹭鸶采莲》中莲花的抽象纹样,中间图形来源于土家织锦《蜂子牡丹》中蜜蜂的抽象纹样。因此,在设计蜂蜜标志时,运用土家织锦纹样的构成方法,将蜜蜂原型与织锦手法结合,进行高概括、提炼,再进行变形、夸张,并采用大小不等,方向各异的菱形、方形和三角形进行组合而成(图2)。色彩上主要运用蜜蜂本身的黑色与黄色,符合土家织锦对色彩的搭配形式。在图形设计上,将其按照二方或四方连续进行排列,创造出新的纹样,同时又保留有传统纹样的造型特点和色彩搭配,并将创新纹样应用于产品的包装上面(图3)。由此可见,以鄂西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依托,使用土家织锦图案进行装饰,并体现鄂西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内容与形式得到了统一,极具民族特色。

图1

图2

图3

六、结语

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是西兰卡普纹样却有着文字所表达不了的魅力,是土家人民智慧的浓缩呈现。本文在介绍土家族文化,西兰卡普纹样的基础上,试图将传统工艺与当地的旅游产品进行融合,并从平面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平面美学的发展离不开审美学、传统工艺与当地文化的滋养,试图找到传统工艺与现今社会的共性,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卡普织锦土家
瑶族织锦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传承
送走一只狗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西兰卡普之恋
卡普与卡普(①初来乍到)
风情风光都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