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就业现状调研分析

2019-11-25 11:23黄静张凯琳邓婕曾雨鑫
就业与保障 2019年24期
关键词:感染者艾滋病受访者

文/黄静 张凯琳 邓婕 曾雨鑫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艾滋病病情在我国迅速蔓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125万例。考虑到艾滋病的传染性和不可治愈性加之感染者自身患病后存在的消极心理,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尽管国家层面给予诸多的支持,但现如今,HIV感染者仍旧忍受着医疗、就业、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的不公平对待,且其中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鲜有研究艾滋病感染者的就业状况。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和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艾滋病群体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提高艾滋病感染者的就业水平,缓解社会排斥,推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

二、实践调研

(一)结构访谈

在访谈开始前,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资料,完成采访问题的设计;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敏感问题进行筛选,最终形成访谈内容大纲。

由于HIV感染者较为敏感,为减轻感染者顾虑心理、增大受访的可能性,团队选用线上匿名采访的形式,并且在正式采访开始前,向受访者讲解了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最终经本团队不懈的坚持,共收集到珍贵的9名感染者一手资料。

通过与9名感染者进行深入访谈,具体了解到了HIV感染者在现实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受访者包括7名企业在职人员和2名个体户人员,调查情况如下:

公开情况:当被问到病情是否被别人知道时,大多受访者的回答是:“当然不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告诉他们干什么?”“只告诉了自己的家人。”也就是说,在受访者的观念里,告诉了工作单位就“距离被辞退不远了”,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对病情进行隐瞒。

心理特征:在问到得病后的心理状态时,受访者一致表示“后悔死了”“对生活失去希望”“对工作失去热情”,消极心理充斥着受访者的内心,也有几位较为乐观的受访者,但也是因为“有家人需要照顾”“舍不得家人”等原因。坦然面对得病的事实的受访者是一位同性性取向的患者,可能事前就有了心理准备,在采访过程中他表现比其他几位更为积极乐观。但不可否认,HIV感染者心理都承受着无尽的痛苦。

社会支持:采访发现,对于是否感受到来自单位或社会的歧视这个问题,受访者回答反映“单位没有辞退”“合作伙伴依旧与我做生意”“同事还是比较照顾”,说明感染者的就业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受访者也反映“晋升没有机会了”“受到同事的区别对待”“本身的工作升职空间就不大”等问题,这反映感染者的就业质量是受到影响的。

政策环境:关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多数受访者表示“维权没有用的”“不懂得怎么维权”“有优惠政策,但为了保密,不敢去领”“宣传太不到位了,有阻断药我之前都不知道”,并且反映“国家应该呼吁不要歧视”“希望国家尽快研制更有效的药物”,根据受访者的反馈,政策方面应当给予感染者更多的保护与支持。

(二)问卷调查

本研究共设计两份问卷,分别针对社会群体和HIV感染者两个群体发放。其中针对社会群体的问卷结合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进行设计,调查社会公众在就业领域对HIV感染者的歧视态度及行为;感染者问卷结合马庆发教授针对就业质量划分的四个维度设计问题,采用德尔菲法,咨询艾滋病领域相关专家,对问题进行分类、整合,将影响因素分为内在心理与外在歧视两大类,通过调整问题逻辑,最终形成正式问卷。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53,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问卷采用问卷星面向社会发放,历时共计5个月,感染者问卷共计回收423份,其中有效问卷339份;社会公众(均面向社会在职人员)问卷共计回收755份,其中有效问卷682份。问卷数据通过Stata 15.0对进行检验,结果服从正态分布。

外在社会现状分析:本研究将社会在职人员对HIV感染者的歧视分为主观态度与客观行为两类,试分析HIV感染者在就业歧视具体问题所在。

受访者中大多数人表示提到艾滋病会使自己感到不自在,并且有63.29%表示不愿与HIV感染者一起学习工作,可见社会中普遍存在对感染者的态度歧视。但是就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辞退或不录用HIV感染者这个问题上,过半数人认为用人单位没有这个权利,并且有58%的人表示愿意帮助感染者就业,甚至有83.11%的人认为HIV感染者应该和其他人享有相同的就业权。比较前两个问题与后三个问题的结果,可以看出尽管人们在被访过程中对HIV感染者平等就业权表示支持,但涉及到自身时仍旧表示出歧视的态度,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存在“伪善良”。

社会行为歧视也较为普遍,虽然绝大多数受访者所在单位没有限制HIV感染者入职的条款,但71.66%的受访者表示作为雇佣者,不会选择雇佣HIV感染者,说明劳动力市场仍存在针对HIV感染者入职的不公平限制。与此同时,有38.31%的受访者表示会将病情告知其他同事,此行为严重侵犯感染者的隐私权,也加剧了感染者对病情的保密程度,进而引发相关心理问题。

受访者可以接受感染者从事的职业大多是避免与自身直接接触的,如商场售货员(81.93%)、快递/外卖员(69.45%),其次是同事和司机;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职业上如家政、家教等,社会容忍度较低。通过对受访者职业容忍分析发现,HIV感染者的就业问题十分严重:首先是失业率,由于大多数人不能接受与其共事,因此,大多数告知企业病情的感染者面临极大的失业风险;其次,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感染者不得不因社会歧视放弃诸多职业选择,因而对其就业质量产生极大影响。

患者内在现状分析:针对HIV感染者,本研究在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后,就内在消极心理和社会感知歧视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其就业的因素中感染者自身因素所占比重。

在368份感染者填写的问卷中,男性占比86.34%,女性占比13.66%,受访感染者年龄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20岁~30岁(48.83%)的青年阶段和31岁~40岁(29.36%)的壮年阶段。婚姻状况显示单身者(63.95%)偏多,已婚同居(14.53%)、已婚不同居(10.47%)和离婚(10.17%)者占比相差不大。感染者的学历数据表明,大学本科、高中占比近七成,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仅4.36%。

通过对感染者自感染以来心理状况的分析发现,感染者普遍存在消极、避世的心理,75.51%的感染者选择向用人单位隐瞒病情,69.80%的感染者产生过消极怠工的想法,63.66%的感染者想从事一份避免与人接触的工作,这无疑会影响感染者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就业。由于消极的就业心态,在遇到不公平待遇时,63.37%的感染者都表示没有尝试维权。

通过对HIV感染者所感知外部态度的分析发现,高达93.33%的感染者感受到共事者表现出疏离和排斥,90%的感染者遭受被所在单位辞退的不公平待遇,43.02%的感染者在应聘时因艾滋病被拒绝,上述表明在工作中,感染者得不到应有的社会支持,公众普遍对HIV感染者表示出歧视态度,并对其就业入职设置了许多门槛,增加了感染者的就业难度,违反了《劳动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三、结论

根据调研结果可知,我国HIV感染者的就业面临十分突出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感染者内在与社会外在分别进行调研,得出感染者内在消极心理问题对其就业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而来自外部的社会歧视则直接影响就业率;同时,本研究发现目前已出台了诸多保护性法规,但距离根除歧视色彩还有一定的差距。当然,由于受到调研对象数量和范围的限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但不得忽视的是,加强感染者的心理疏导、社会宣传和完善制度保障刻不容缓。

四、建议

通过对上述结论的分析,HIV感染者的就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为此,本研究针对感染者自身、社会公众、企业单位以及政策环境分别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感染者应当调整自身心态,摆脱“病耻感”,主动提高自身的就业质量。在社会支持方面,问卷分析及感染者访谈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艾滋病了解甚少,因此,加强宣传首当其冲。其次,大部分HIV感染者在企业中感受到来自共事者的疏离与排斥,遭受了所在单位的区别待遇,说明企业应当改进公司制度。同时HIV感染者对相关国家政策了解较少,维权渠道受限,政策有待完善。

猜你喜欢
感染者艾滋病受访者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