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分析

2019-11-26 13:13赵国伟
儿童大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生情境

赵国伟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第十五小学,浙江 温州 325600)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而且他们正处于爱玩的年龄段,往往是在玩的时候什么都不顾了,更是无法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缺少真实的环境,造成学生学习与生活脱离的局面,这也是为何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数学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逐步增强他们细微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一、教学内容紧贴实际生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过分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联系的生活实际,如果将教学内容紧紧贴合学生的生活,那么数学课堂便会变得更加真实。纵观数学教材,不难发现,很多数学知识都是抽象化的,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难以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利用简单的生活元素,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复杂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快速接受。以人教版三年级“测量”为例,毫米的认识中,教师可以准备尺子和硬币,这两者都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学生会好奇这两个物品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尺子,并提出疑问:“1厘米的格子里有什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了解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再让学生动手测量硬币的厚度,让学生想一下身边哪些物品的测量需要用到毫米做单位。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生活中所忽略的物品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和观察的能力,形成了乐于动手的习惯,那么这节课就变得有趣又有意义了。

二、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他们掌握更多的内容,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小学生本身活泼好动,如果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在课堂上坐几十分钟,听着教师讲解那些枯燥的计算公式,无疑是最煎熬的,没有学习的动力,对知识也是兴致缺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化情境,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抵触情绪。例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教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操场上感知一千米的距离,让学生自由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千米做单位,做过高铁的学生会说一个小时可以跑300多千米,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大概是多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导入课堂情境,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数学离自己的生活这么近,原本萎靡不振的情绪也顿时烟消云散,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并且能够踊跃发言,这样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学生对于千米的概念也变得十分清晰。

三、课后复习以生活实践为主

数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遗漏,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通常都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判断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在课堂的教师可以约束学生,但是课后便是靠学生的自觉能力,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有难度,会加大他们的学习压力,担心做不好而被批评,因此教师要根据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后复习,将纯理论的作业转变会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总结的形式上交,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由能让学生积极实践,从而更好地完成作业。例如为了巩固学生对“面积”一课中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理解,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一件物品去测量,并做好记录,学生可以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计算课桌的面积,也可以测量家里一块地板砖的面积,或者是家里一张桌子的长和宽,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因为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所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比较积极,学生不会觉得是在做作业,就像是在完成一个游戏任务,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者兼得,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课堂的生活化已经是现代教育的风向标,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与数学相关的素材,并且引入课堂,创设出真实的生活情境,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数学教学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促使小学生得到全面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生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