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营造幼儿学讲普通话的氛围

2019-11-26 14:12黄晓芬
名师在线 2019年32期
关键词:普通话教师应幼儿园

黄晓芬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实验幼儿园,甘肃武威 733399)

引 言

通过长时间的执教以及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析,笔者认为,人们一生当中学习语言效率最高、最关键的时期便是幼儿阶段。在此期间,幼儿学习语言的基础已经形成,对应的听力与语言器官也相继形成,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组织幼儿学习正确的发音。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积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现状

当前,在实际的幼儿园普通话教育中,一些幼儿总会存在语音不标准、缺少主动表达的情况。尤其是在互动学习环节中,一些幼儿口齿不清晰,存在一定的普通话障碍,如“f”“h”不分,甚至出现“in”与“ing”鼻音不够准确的问题。另外,幼儿在普通话表达期间不能灵活地控制,如停顿不到位,语句表达不够科学等。因此,幼儿教师要高度重视幼儿普通话的学习,及时帮助幼儿改正不好的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其一,幼儿时期是幼儿口语形成的基础阶段。幼儿走进幼儿园之后,其生活环境在逐步改变,且接触的同伴数量在增加,其讲话与交往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加强。若幼儿在此期间可以获取科学的引导,其语言能力便可以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一些幼儿在学习讲话过程中,会接触一些方言,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语言学习以及情感交流的效率,所以创设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十分必要[1]。

其二,普通话有助于幼儿参与识字学习活动和阅读学习活动。普通话的学习有助于幼儿了解书面语言,能为字义的理解奠定基础。通过普通话的学习,幼儿能形成语感,这有助于其了解词汇,统一化认识字词的音、形和义,同时加强辨音技能。此外,普通话可以降低幼儿在语音上出现的错误。

三、营造幼儿讲普通话氛围的有效策略

(一)对幼儿进行语言刺激,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

1.家长的语言示范

幼儿学习语音的基本方式便是模仿,且其发音、用词以及语法规律的掌握也同样如此。零到三岁是幼儿口头语言“起步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教学非常重要。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对幼儿进行语言示范,促使其模仿以及训练。语言示范表现在:坚持讲普通话,发音标准,语音清晰,用词恰当,富有表现力,同时在表达模式上满足幼儿的认知水平,讲话的语调要亲和,速度及声音大小要适中。不管是讲话的内容还是形式,成人语言都会充当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2]。

2.布设普通话教学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

首先,教学环境生活化。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播放语言艺术性的视频内容,如《关于普通话》,布设生活环境,以师生对话与幼儿交流讨论的模式阐述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了解幼儿的普通话能力,按照对应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用普通话完成语言表达,使其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

其次,教学活动生活化。在幼儿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幼儿进行科学分组,安排语言互补的幼儿在一起训练。同时,教师应在课程中设置部分活动,如演讲与辩论,把幼儿对普通话的认知理论层面转变到实践环节,提高幼儿对普通话的了解,进而把普通话的使用延伸到生活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儿的语感,另一方面能训练幼儿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唱歌的活动,以吸引幼儿注意力,指导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普通话,强化幼儿语言使用技巧[3]。

例如,在教学《洗手》儿歌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幼儿提前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以观察图片、谈话或者游戏的方式将儿歌内容具体化呈现在幼儿面前,加深幼儿的印象,然后反复歌唱,确保幼儿可以自然地跟读儿歌。在此期间,教师对于儿歌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音,如生(Sheng)、水(shui)、伸(shen)等加以范读,找到幼儿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幼儿深入感知儿歌中的普通话,正确规范幼儿对普通话的认知,加深幼儿对字词的印象,便于幼儿更多地运用普通话。在户外活动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学习普通话,如摘花(zhai hua)、种树(zhong shu)、大米(da mi)等,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灵活地训练幼儿普通话技能,以强化幼儿园的教学指导成效。

(二)通过游戏活动,培养良好的普通话氛围

爱玩为幼儿的共性,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关键的活动,也是幼儿普通话训练的最佳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组织幼儿开展语音训练,确保幼儿可以在玩中学,从而降低普通话教学的单调性与枯燥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对于幼儿的普通话训练,教师应结合发展目标与幼儿具体情况,鼓励幼儿了解带翘舌音的字词或者组成完整的句子。例如,在游戏“动物爱吃什么”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扮演喜爱的动物,如小猫、小鸡、小鸭、小兔子等,并制作对应的卡片,如鱼、虫、菜叶、胡萝卜,让学生使用句子“我是XX,最喜爱吃的食物是xx”进行表述。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幼儿对“吃”这个字的发音,因为普通话中和“吃”相关的声母为“ch”,幼儿容易把“ch”转变成“c”,难免会说出“我是XX,最喜爱(ci)的食物是xx”。教师应亲自示范,促使幼儿正确地感知“吃”的发音,以提高幼儿普通话训练的有效性。幼儿园时期的游戏模式多种多样,然而在游戏中把形象和语言进行结合,应该成为游戏的共性。例如,在幼儿“娃娃家”的活动中,幼儿抱着娃娃时,教师应该及时询问:“你的手(Shou)中拿的什么?”,幼儿会回答:“我在抱着娃娃。”教师继续询问:“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我的小手会穿衣服。”由此,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

(三)通过听读活动,培养良好的普通话氛围

幼儿听读识字往往是在某种环境下进行的自主模仿,如果教师给幼儿创设与说话相关的口语环境,幼儿自然而然地会学习识字与普通话。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内容要和幼儿实际生活相贴切,要充满童趣,如诗歌、故事等,使幼儿读起来朗朗上口。教材磁带的内容为标准普通话的播音员朗读内容,语音比较正确,且语言比较规范,可以为幼儿的有效模仿提供条件。若幼儿不敢在众人面前讲普通话,朗读声音小,没有讲话的表情等,教师要对其加以鼓励和指导,结合幼儿听读识字的教学大纲,组织幼儿多次欣赏磁带中的语音、语气及语调,完成模仿训练。在不间断的训练中,教师应尽量帮助幼儿做到声音洪亮带有感情,加强幼儿朗读儿歌与朗读课文的效果[4]。

但是,给幼儿创设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气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要贯彻到整个幼儿教育阶段,以多种方式来完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保持耐心,关注幼儿的变化,增加幼儿讲普通话的效果。

(四)通过语言环境,强调家园共育

幼儿园阶段开展的教育需要建立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的基础上,家长作为幼儿第一任教师,对幼儿言行举止会产生深刻的影响[5]。因此,家长如果使用普通话和幼儿沟通,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普通话运用能力的提升。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讲普通话环境,首先父母要保证使用普通话和幼儿互动。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普通话不好,在和幼儿互动时不愿意通过普通话交流,此种思想存在较大的误区,因为即便带有方言意味的普通话也会比纯粹的方言语言效果强,因此,家长应增加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的机会,以加强孩子的学习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开展如何营造幼儿讲普通话的氛围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家长和教师要注重幼儿阶段的教育,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改善现有的普通话教学环境,结合幼儿实际学习水平和对普通话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幼儿进行语言刺激,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氛围,强化幼儿对普通话的掌握,彰显幼儿教育的价值与实效性。

猜你喜欢
普通话教师应幼儿园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爱“上”幼儿园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想念幼儿园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幼儿园私家菜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