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9-11-26 16:55江苏省无锡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交流情境作文

江苏省无锡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胡 婷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的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新课程标准曾提出,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让学生直接照搬他人的感受,相反,应当多指导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所遇到的真人真事以及自己的切身体会。所以,在如今的课堂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更重视情境体验教学。情境体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同时更深刻、明确地感悟到事件的真情实感,并且还可以更好的表达、抒发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作文热情。

一、在生活体验中,积累作文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学生作文素材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地去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主动记录身边发生的事,这对于收集积累作文素材有很大作用。例如学校的井盖换新衣——画上美丽的图画。学生们会对校园内的这种变化颇感兴趣,教师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在观赏美丽画面的同时,积累写作的素材。在学生兴致勃勃观察、体验之后,色彩优美、描写生动、内容丰富的文章跃然纸上。

不仅是在校园生活,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存在许多有趣又感人的事情,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事情中往往又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者深刻的含义,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多关心身边的人,记录下来并加以思考,这些将会成为日后写作优质的素材。比如在母亲节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送母亲一份礼物,然而这份礼物必须得是自己的实际行动。由此,有的学生给母亲捶捶背,有的则给母亲端茶送水,还有的给母亲按按疲劳的双脚……在上课之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们,让其诉说自己在做这些事时的一些心理感受,让他们在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时,流露出对母亲的感激,能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此时再让学生写一篇有关母爱的作文,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所思所想,想对母亲所说的话,一提起笔,就能流畅完美地写出来。

二、在活动体验中,激发作文兴趣

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要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才会产出丰富多彩的词语以表达思想感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轻松写作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若学生能在活动中亲身感受,从而获得创作灵感,进而营造出一种“兴之所至,处之所来”的氛围。例如在学校举办的科技活动中,学生们自己组队,利用报纸来搭房子。活动过程中,每组成员出谋献策,大家动手操作,一起解决突发状况,特别是一起收获了动手操作的乐趣。通过这次的活动体验,学生们都乐此不疲,在之后布置的周记中,教师虽然没有指定内容,但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写了这次的活动体验,其中不乏写得生动、具体,趣味盎然的优质文章。一些同学还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大胆想象自己和家人住在搭建的房子里,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又如,教师布置以“我的周末”为主题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表演游戏”,每位学生有三分钟的时间准备,利用哑剧的形式,把自己周末最有趣或者最有意义的事情表演给大家看,然后其他同学则根据表演将事件进行猜想或者描述,无论是表演的同学还是观看的同学,思维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扩散,由此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经历,使写作资源更丰富,进而为写作提供优质的素材,写作也更加容易。

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例如多姿多彩的中秋节做月饼活动、变幻莫测的科学实验活动、激动人心的学科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有了亲身体验和感受,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写作兴趣,丰富了写作源泉,情感也更真实,语言富有灵性。

三、在阅读体验中,迁移作文方法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从丁有宽老师的一席话中可以看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选择适当的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中进行模仿和创造,进而使学生作文能够有料可写,有据可依。例如在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在阅读“看骆驼咀嚼”这段,文段中的一个“呆”字传神地刻画出了五岁的小英子观察事物入迷的样子,小英子那天真、烂漫、可爱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教师此时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段,品味“呆”的内容,感受“呆”字的内涵——“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想象、看视频等多种体验途径,更深层地理解了小英子的“呆”及“呆”字在文中的内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字虽然简单但却蕴含丰富情感,通过细细品读,体会到当中含义。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时机,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获得创作灵感。

又如在课文《小瓷象》的学习中,教师先不进行讲解,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特别是针对描写小瓷象的文段,接着发表各自的阅读体会,或者分小组进行阅读分享、之后再由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特别是针对学生之前所提出的知识点,进行多方位的讲解,使学生印象更深刻。教师可以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从日常的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人或物来进行描写或阐述观点,写一篇类似的文章,由此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就能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中,对写作的技巧、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交流体验中,享受作文乐趣

新课标要求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作文中享受快乐。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不同的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体验中得到作文的乐趣。教师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乐趣。例如:①开展交流会。利用课堂或班会活动的时间让学生们主动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作文可圈可点的地方,一起拿出来共享,在交流中学习了写作,还增进了感情。②评选优秀作文。对于优秀的文章、优美的片段,教师则抄录或者打印出来,在班级里或者QQ中进行展示,让每位同学甚至家长都能欣赏到优秀的成果,学生也因此感受了写作的自豪感。③发表优秀作文。创立学科报刊或者班级报刊,把学生们的优秀作品以报刊的形式进行发表,今后可作为优秀范文来使用,由此也起到了一个学习参考作用。经过这一系列的情境活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得到提高,能力也得到锻炼,为今后更深层的文章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集体的合作交流也是情境体验的方式之一。每个学生所积累的素材都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开展素材的交流和讨论,打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扩散。如布置写作任务以“生活中的科技”为题写一篇文章,在写作时,许多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活动,可能对这个题目会感到有些迷茫。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小组,在小组内对“生活中的科技”进行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共享素材,形成有关写作情境。学生的写作教材得到了丰富,写作的难度就会降低,学生也更愿意去写作。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观察和体验,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乐趣,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例如组织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等。事实证明,学生们普遍对这种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都充满了兴趣,也更愿意参与其中。

生活中、活动中、阅读中、交流中处处都充满着写作素材,如何把这种情境体验融入小学作文的教学是教师应该关注的教学重点之一。情境式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更能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提升作文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里,教师应正确引导,让学生把从情境体验中的所感所得融入写作中去,以保证教学水平的进步,也同时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交流情境作文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感悟三角形的高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