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血浆lncRNA-MALAT1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9-11-26 03:23田金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血浆硬化

田金英,李 卫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472000)

脑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1]。我国每年新增脑梗死患者200万例,每年约有50-140/10万人死于脑梗死,给我国居民健康构成巨大威胁[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程度加深,脑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渐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3]。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omm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能客观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4]。探究与CIMT有关的血液生物标志对进一步揭示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核苷酸(lncRNA)在心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已有研究表明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lncRNA MALAT1)参与促进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和炎症斑块形成过程[6],提示lncRNA MALAT1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发挥着重要功能。但lncRNA MALAT1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CIMT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脑梗死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CIMT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脑梗死组。患者男49例,女45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1.37±12.64)岁;并根据是否存在小血管病变(Small vessel disease,SVD)及大动脉病变(Large artery disease,LAD),将94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无SVD及LAD组30例、单纯SVD组28例、单纯LAD组21例及SVD合并LAD组15例。另以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8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45名,女35名,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2.61±13.27)岁,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组时统计并记录两组受试者吸烟、高血脂等一般资料。

1.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脑梗死患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诊断标准[7]并经CT、MRI确诊;②首次确诊且生命体征稳定;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④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外伤或血管先天畸形导致脑梗死;④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避孕药、抗凝剂、抗癫痫药等。

1.2 方法

1.2.1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检测 取两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 ml,置于EDTA-K2抗凝管中,混匀后静置20 min,3000 rpm离心10 min,将上层血浆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选用总RNA提取试剂盒(索莱宝公司生产)提取两组受试者血浆中总RNA,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RNA提取后电泳检测其纯度及完整性。以定量反转录试剂盒(TaKaRa公司)将2 μg无降解高纯度RNA反转录为cDNA。荧光定量检测反应体系加配参考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试剂盒(宝生物公司)说明进行,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1。加配完成后放入荧光定量PCR仪(Bio-rad cfx manager,Bio-rad公司)进行反应。反应程序结束后收集实验数据,LncRNA MALAT1以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2-ΔΔCt算法计算两组受试者血浆LncRNA MALAT1相对表达水平。

表1 qRT-PCR引物序列

1.2.2血生化指标检测 取两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西门子ADVIA CHENMISTRY XPT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

1.2.3CIMT检测 采用Sonos 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Philips公司),探头频率7.0 MHz,检测部位选择双侧颈总动脉,两位高年资超声医生同时作超声诊断。受试者取平卧,沿颈部动脉血管走向作纵切扫查。双颈总动脉测量,从管壁的内膜表面经中层到中层与外膜相移行处的距离称为CIMT。取两侧CIMT的平均值为CIMT值。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脂比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受试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比较脑梗死组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受试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比较

2.3 两组受试者CIMT比较脑梗死组患者C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受试者CIMT比较

2.4 脑梗死患者不同脑血管病变类型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及CIMT比较与无SVD及LAD组相比,SVD合并LAD组、单纯LAD组及单纯SVD组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IMT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SVD组相比,SVD合并LAD组、单纯LAD组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IMT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LAD组相比,SVD合并LAD组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IMT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脑梗死患者不同脑血管病变类型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及CIMT比较

注:与无SVD及LAD组比较,aP<0.05;与单纯SVD组比较,bP<0.05;与单纯LAD组比较,cP<0.05。

2.5 脑梗死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CIMT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CIMT呈负相关(r=-0.576,P=0.000)。见图1。

图1 脑梗死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水平与CIMT相关性分析

2.6 脑梗死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根据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平均值将患者分为lncRNA MALAT1低表达组52例和高表达组42例。脑梗死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TC有关(P<0.05),与TG、HDLC、LDLC无关(P>0.05),见表6。

表6 脑梗死患者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2.7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CIMT的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TC、BMI共3项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0.814。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F=40.382,P<0.05,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见表7。

表7 影响脑梗死患者CIMT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之一,约占脑卒中的70%,同时也是全球致死率第2、致残率第3的脑血管疾病[8]。研究表明脑梗死发生与遗传、肥胖、吸烟、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有关,但与脑梗死存在直接关联因素尚不清楚。研究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病理基础,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9]。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改善,但复杂发病机制导致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治疗后7天的复发率约为8-12%,3个月随访复发率高达20%左右[10]。脑梗死的发生和治疗后复发可能与多种基因表达调控有关,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因此,进一步探究脑梗死发病机制,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lncRNA是一种细胞内源长链非编码RNA,其转录本长200 nt以上,无法通过编码蛋白质发挥作用,主要与靶基因mRNA或靶蛋白形成复合体发挥调控功能,也可与mRNA发生互补结合,影响靶基因的表达,在表观遗传、转录、翻译等多种层面均可发挥调控作用[11],提示lncRNA在机体生命活动调控中有丰富的调控功能。最近研究表明LncRNA Bvrt、Fendrr、ANRIL、MIAT、Mhrt在心血管发育调控、心肌梗死发生、脑梗死发生等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12],提示LncRNA可能参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Zhu等研究表明LncRNA MALA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脑梗死发生有关[13],提示LncRNA MALAT1可能影响脑梗死的发生。Cremer等研究显示lncRNA MALAT1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有关[6],提示lncRNA MALAT1可能参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影响脑梗死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患者血浆中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脑梗死发生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有关;且脑梗死患者不同脑血管病变类型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高低依次为:无SVD及LAD组、单纯SVD组、单纯LAD组、SVD合并LAD组,进一步提示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变类型可能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有关。Phrommintikul等研究表明T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4],提示TC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间接影响脑梗死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脑梗死患者TC水平有关,与TG、HDLC、LDLC水平无关,提示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可能影响脑梗死患者TC水平。Chen等研究表明lncRNA MALAT1通过与miR-125b、p38 MAPK/NFκB调控脓毒症引起的心肌炎和心脏功能损伤[15],本研究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MALAT1是影响脑梗死患者CIMT的因素之一,推测lncRNA MALAT1可能通过复杂的调控通路影响脑梗死患者CIMT,但具体调控通路目前尚不清楚。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是以全身动脉大血管内膜脂质和炎性细胞不断累积的慢性过程。慢性炎症的持续发生积累可引起CIMT增厚。CIMT增厚早于动脉血管斑块形成,因此多数研究者认为CIMT增厚可作为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指标,作为心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替代点[16]。临床上多采用检测CIMT增厚作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患者CIMT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CIMT增厚与脑梗死发生有关。研究表明颈动脉CIMT每增加0.1 mm,则脑梗死发生风险增加1.09倍[17],提示CIMT增厚可作为脑梗死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之一。脑梗死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显示CIMT增厚与lncRNAMALAT1表达水平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lncRNA MALAT1表达下调与脑梗死发生有关,且本研究中脑梗死患者不同脑血管病变类型CIMT厚薄并不相同,厚薄依次为:SVD合并LAD组、单纯LAD组、单纯SVD组、无SVD及LAD组,提示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变类型可能与CIMT有关。已有研究显示lncRNA NOS3-AS和APOA1-AS表达水平与CIMT成正相关[18],提示lncRNA MALAT1可能与CIMT存在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CIMT呈负相关,提示lncRNA MALAT1表达下调可能促进CIMT增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TC、BMI是影响脑梗死患者CIMT的因素,提示lncRNA MALAT1表达下调、高TC、BMI可能是引起CIMT增厚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共同促进脑梗死的发生。但是CIMT增厚与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TC、BMI是否存在直接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血浆中lncRNA MALAT1表达下调,CIMT增厚,血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脑梗死患者CIMT呈负相关,lncRNA MALAT1、BMI、TC是影响脑梗死患者CIMT的重要相关因素。但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与CIMT在调控机制上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血浆硬化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最严象牙禁售令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