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应用实践探析

2019-11-26 12:26马先勇
市场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会计计量金融工具商业银行

马先勇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因其专业性和技术性强、融合多学科、经济后果显著、非议也比较多等特点,已成为会计计量领域的热点研究领域。理论上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争议和实务中对公允价值应用程度的探讨一直以来也是关注的焦点之一。公允价值国际国内准则的出台和完善。对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计量、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和绩效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视角分析了公允价值带来的经济后果。探讨了公允价值在商业银行的实务应用。期望能为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顺周期性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0-0094-02

一、公允价值的现状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但其中经历了初次采用、被质疑、又被采用的过程。2014年1月。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并对相关信息披露做出具体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发布实施,对规范企业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和深化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二、公允价值的会计内涵:会计计量理论

(一)市场基础和主体基础的讨论

1.市场基础、主体基础的比较

公允價值的市场基础是指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对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主体基础是指从报告主体的角度出发,利用管理层内部信息。来判断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2.主流观点对市场基础的认可

主流观点认为报告主体在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时。应根据金融工具所处的外部市场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应基于市场,而不是基于报告的主体。公允价值的市场性质体现在:公允价值不依赖于报告主体是否进入交易、公允价值不依赖于报告主体的具体信息、公允价值不依赖于报告主体使用资产的意图。

(二)关于价值基础的讨论

1.独立计量属性观

公允价值被视为独立的计量属性,例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将公允价值看作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一样独立的具体计量属性。

2.复合计量属性观

谢诗芬首先提出复合计量属性观。她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在现行市价和现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性计量属性。

3.计量目标观

刘浩和孙铮从公允价值的来源出发,指出经济活动中对公平的追求是公允价值概念的根源。他们认为,从客观的衡量角度来看,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要实现的目的,而不是过程。

4.检验尺度观

石本仁和赖红宁将公允价值视为一种检验尺度,用以检验其他属性是否合理,其本身并不具有具体的计量功能。

分析以上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对公允价值狭义的理解,而后三种观点是对公允价值的广义理解。

(三)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与成本法比较

1.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

(1)更能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公允价值计量更能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包含过去的信息、当前的信息,还能体现未来的信息。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市场。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公司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现金流、销售能力和偿付能力。

(2)更能提高信息的可比性

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当前市场时点的计量方式,因此,相比成本法,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同一报告主体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报告主体在相同时期的信息将更具备可比性。

(3)更能满足金融创新的要求

相比过去的成本法,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准确地抓住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实质。更准确地估计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从而有效地反映金融工具当前所包含的价值和面临的风险。

(4)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在成本法的计量模式下,收入使用现行的价格计量。而成本却反映了历史价格,不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公允价值能将成本转化为当前的市价,从而与收入相匹配。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5)更能体现对未来的预测

公允价值计量常常使用收益法,为了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有必要分析金融工具市场的未来表现及其价值的变化。由此可见,相比传统的成本法,公允价值计量更能体现市场参与者对金融资产或负债的未来预期。

2.公允价值计量的劣势

(1)计量结果可靠性差

公允价值采用的估值技术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带来不好的结果。例如,管理层基于特定目的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2)计量过程可操作性差

在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情况下,估值技术本身的运用存在操作难度。常见的估值技术有近期交易价格、期权定价模型等。因而估值技术的复杂性也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推广产生一定阻力。

(3)计量信息成本较高

采用估值技术进行定价,这个过程既复杂又麻烦,往往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历史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企业的信息成本,相比之下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报表的准备成本,并且带来时效性问题。

三、经济后果:财务波动牲

(一)公允价值运用的经济结果分析

公允价值的经济结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润操纵方面

由于公允价值运用了主观因素。就产生了一定的利润操作空间。当市场活跃时,市场中的价格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哪一个由管理者的意图决定;当市场不活跃时,由于缺乏标准,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市场价格:在使用估值技术时,也夹杂了许多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

2.资产负债观方面

收益是企业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的差值。因此会计收益在计量属性上需要尽可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3.会计信息有用性方面

公允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限制。它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公允价值计量会降低会计稳定性。如果市场非理性地上涨或下跌,则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或损失将被夸大或减少。这种由强烈波动引起的收入不确定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稳定性。其次,公允价值会降低会计稳健性。实际上大多数公允价值的估值模型是基于经济繁荣的。因此在实践中它对公允价值的估计偏乐观。

(二)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财务的影响

1.公允价值在商业银行运用的现状

(1)公允价值运用的外部条件不健全

我国的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實务操作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关的制度规范。首先,在使用时,银行面临缺乏估值技术衡量公允价值的困难。其次。由于没有具体的公允价值评估准则,因此对某些项目的评估没有明确的操作依据。最后,公允价值更容易成为利润操纵工具。

(2)我国银行业对公允价值运用持保守态度

公允价值计量要求通过估值模型对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不同估值模型、不同参数设置计算出的公允价值可能差异巨大。我国银行会计人员在这方面经验相对欠缺。

2.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财务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对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通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反映的上市银行资产、负债及相关损益进行会计处理来实现。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当前的会计准则要求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种会计处理既强化了银行资产负债表会计科目。又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债务规模。资产和负债的规模随公允价值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也随之变化。

(2)对利润表的影响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表反映了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主要是对上市银行净收入的影响。

(三)对宏观经济影响

公允价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体现在顺周期效应上。所谓的顺周期效应指在市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迫使金融机构不断减记资产损失,又由于资产缩水,迫使银行不断补充资本金,如果无法从外部补充,只得出售所持资产,产生恶性循环,使得资产价格开始新一轮下跌。

四、结论

通过回顾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允价值是保障金融体系平稳发展、促进金融创新的重要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仅仅是会计计量方式的一种计量工具。经济周期波动源于企业经济行为。并受宏观经济政策、政府法规和公共心理学的影响。会计准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第二。不断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加强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公允价值会计本身的发展是—个随着金融市场的变迁而与时俱进的过程。尽管金融危机后。国际会计领域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做调整。尽量降低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但对于坚持公允价值计量的立场并未动摇。开发、使用、验证估量模型就成为公允价值评估最困难、最主观的环节,在这方面。各国会计准则并未出台太多的操作指引。因此,国际会计领域未来仍需根据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与需要。不断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尤其是要加强对估值技术运用的实务指南。

第三,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在如实反映资产价值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非常明确。但在什么条件下应用以及如何应用公允价值,特别是在极端经济环境下如何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则需要会计界进一步探索。因此。尽快建立统一、具体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引是未来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会计计量金融工具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金融工具在企业的发展及应用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和风险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固定资产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问题及相关审计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