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户外体育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2019-11-26 13:59李桂萍
教育界·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幼儿体育幼儿教育

李桂萍

【摘要】幼儿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良好的幼儿教育为幼儿的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不以文化课的内容为主,而是力求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正确的道德意识,身体康健更是保证一切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化策略;幼儿体育

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很多习惯与思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幼儿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对健康的注重,我国新的幼儿园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幼儿在幼儿园的户外运动时间每日不能低于两小时,幼儿体育教学不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选择性忽视,教师应该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能让孩子喜欢运动,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成长,成为幼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幼儿教学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对户外运动的形式与种类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教师便结合具体的教学事例进行分析。

一、根据年龄特点,制定教学策略

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年龄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制定符合孩子年龄的户外游戏活动。比如,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身体较弱,协调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不便进行剧烈的运动,而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得比较完全,则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更要做到“依龄施教”,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小班的孩子受到年龄的限制,其平衡能力、力量、协调性都比较弱,此外刚刚入学的孩子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段,由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较多,因此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与意识也比较差。所以,教师在选择体育活动时可以选择放风筝、吹泡泡、玩飞碟等运动量较小且不具有对抗性的运动。大班孩子的身体机能发展更加完善,体力也比较充沛,在接受过数年的幼儿教育后,他们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展开有效的合作,所以在选择户外运动游戏时教师可以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合作完成或具有一定竞技性的。比如竹竿舞、舞狮子、斗鸡等游戏。教师制定符合幼儿年龄规律的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儿童进行游戏的积极性,并使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锻炼的机会。

二、渗透德育思想,培养良好习惯

体育课堂同样也是幼儿接受德育教育的媒介,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向幼儿渗透德育思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需要教师不时地提醒与指导。在幼儿体育教学中,需要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这些良好品质都需要在参与实际活动的过程中使幼儿得到促进。比如在小班练习排队时,安排体育游戏《跟着小旗走》,幼儿一个个看着小旗,学习一个接着一个走,这是培养幼儿初步的秩序感;在中班《小白兔拔萝卜》的游戏中,每位幼儿需要先走过小桥,跑过长长的小路,才能拔到萝卜,将萝卜放到篮子里,最后原路返回。幼儿在游戏中途不得擅自离队或者插队,这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大班《小猴运桃》的游戏中,大家两两合作,想方设法运桃子,这是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游戏《拔河比赛》《接力跑比赛》《跳绳比赛》中,幼儿积极为自己的队员喝彩加油,这是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在每一次体育游戏时,幼儿在教师的提醒下,积极取放游戏器械,这是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责任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更好地规范教学秩序,让孩子们知理懂礼,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认知与行为习惯,对以后的教育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根据实际需要,投放不同材料

幼儿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形式单一的情况,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幼儿缺乏学习欲望参加。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积极投放不同的游戏材料,提高幼儿户外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不断探索,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教师在为幼儿安排户外体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點和运动承受能力,保证幼儿能够承受当前的运动量,并达到维持幼儿身体健康,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强身健体的目标。比如小班幼儿体质较弱,容易疲劳,教师需要投放安全的、色彩鲜艳的、能激起小班幼儿兴趣的游戏材料。比如圆溜溜的皮球,幼儿或滚球,或跟着球儿跑,或相互练习抛接球,都能获得快乐。像一些废旧材料制作的体育材料如“尾巴”“拉力器”“飞镖”等,安全又有趣,深受小班幼儿的欢迎。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中大班幼儿更加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教师可以投放“骑小车”“推小车”“爬杠杆”“爬梯子”“滚桶”“挑水”等户外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活动,满足他们对运动强度与活动量的需求,当然,在幼儿户外游戏时,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支持者、指导者,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表现,对运动有困难的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对满头大汗的幼儿要提醒其休息。教师要把握好幼儿运动强度的增减,并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使得幼儿保持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这样,教师通过投放适当的材料,给幼儿创造出一个轻松的体育游戏环境。

四、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兴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良教学模式,在游戏、运动等方面实现一定的创新。让幼儿对体育课保持充足的好奇心,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学情,还可以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1.创新教学形式

比如,老师发现小班幼儿在自己玩球时,有的跟着球跑,抱着玩了一会儿就没有兴趣了,有的甚至就呆呆地看着别人玩。这时候,教师将其他的皮球搜集起来,每组只留下一只皮球,材料少了,一组的幼儿玩一只皮球,几人一起追着球跑,幼儿反而越来越有兴趣。由此,教师领悟到,有时候材料投放有讲究,并不是材料越多越好。大家一同追着一样物体跑,幼儿享受的是跑的乐趣,是跟着同伴一起玩的乐趣。

2.积极改良游戏

又比如,教师在进行大班的体育课堂教学时,可以带领孩子将传统的“十字跳”进行改良,给十字跳的每个格子都起一个固定的名字,让孩子在老师的指示下完成活动。这个活动虽然简单,但是可以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为了让大班的孩子更喜欢这项活动,教师可以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并实行积分制度,让孩子在集体荣誉的驱使下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创新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极地将民间传统的游戏活动运用于幼儿课堂当中,也为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

3.尊重个性发展

在户外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体能和技能的个体差异。比如玩沙包投掷,有的孩子在规定线外面能一下子投中目标,但有的孩子怎么投都投不中。幼儿能力有差异,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教师不应责怪,而是耐心地教其正确的投掷方法,鼓励其勤加练习。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尊重、接纳个体差异,通过活动材料的不同使用方式,让每个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感,才能激发并维持每个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每个幼儿都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幼儿的发展都有差异,幼儿在运动速度、耐力、运动量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异,教师要做幼儿的良师益友,让幼儿能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运动水平的活动方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向最近发展区发展。

五、营造运动环境,促进运动欲望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营造出合适的情境,可以提高孩子的运动欲望。要想实现户外体育的游戏化教学,教师需要在户外环境中营造出适合孩子游戏运动的环境。比如,在进行运动器材以及环境的设计时,教师可以使用颜色鲜艳的颜料,让孩子不自觉地被它们吸引,在保证环境优美的同时,为孩子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为了让孩子可以在课间以及放学前的空闲时间内也进行一定的体育运动,教师在户外准备了沙坑、攀爬墙、木马等器具,以供孩子们跑跳攀爬、嬉戏打闹。除此之外,教师还利用涂料在空白的地上画上“跳格子”“闯关”“立定跳” 等线条,让孩子在空闲的时间可以尽情地玩耍。教師将户外环境合理布局,做到优美、绿色,可以极大地满足孩子日常生活与活动的需要,使孩子们感到舒适与愉快,从而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运动。

以游戏为主的户外运动,除了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还需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帮助幼儿实现“一物多用”,为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让幼儿能主动投入其中。

总之,体育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激发幼儿内在的动力,可以使体育教育变得事半功倍。利用游戏的形式能充分激发幼儿运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在玩耍的时光里获得快乐,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参考文献】

[1]陈莉萍.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探析[J].江西教育,2016(06):96.

[2]魏晴燕.互动有效  课堂才有效——谈幼儿园课堂上的有效师幼互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87,128.

猜你喜欢
幼儿体育幼儿教育
小圈圈 大成长
幼儿体育课程合理化设置分析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浅析幼儿体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