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研究

2019-11-27 07:05王秀华
名师在线 2019年2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初中生心理健康

王秀华

(甘肃省武威市民勒县第五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过渡阶段,其身心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教师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导致其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目标定位,采取相对应的实践措施,以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当代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要想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首先就要对初中生现存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采取相对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目前的调查研究表明,如今的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多,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中生性意识萌芽,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开始追求异性。但是初中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不能正确对待两性的关系,容易出现早恋现象,这也是目前初中生存在的主要的心理问题[2]。

第二,初中生年龄较小,在面对初中繁重的学业负担以及受到社会不好的风气影响,容易在心理方面产生厌学、甚至是放弃学业的想法。再加上现在网络信息的发展,学生能接触到多种多样的信息,但他们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信息所影响,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三,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学生家长的溺爱和教师的不科学管理使学生对家庭和学校产生了抗拒心理,学生内心的想法得不到家长以及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产生心理问题[3]。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分析当代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之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确定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同时,教师要结合当代初中生的发展特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完善,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的核心就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落实措施

(一)及时更新教育手段,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

教师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之上畅所欲言,并解答学生遇见的难题,对学生的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私下里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进一步指导,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深度。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最后,教师应采取多途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讲座,组织心理教育活动等,以加强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之间的关联,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

(二)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适应力

第一,提高初中生对青春期的适应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对学生青春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进行阐述,并讲述具体的实际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以此来纠正学生在成长阶段产生的错误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例如,初中异性之间早恋,学习成绩下降,教师发现后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开导,让学生认识到成长发育阶段异性相互吸引是正常发展特点,但是问题在于要正确认识早恋,不可陷入其中,要把握好原则,正确地认识成长过渡阶段的异性人际关系。

第二,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成长阶段的烦恼、痛苦等心理问题。面对挫折,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挫折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自我,用适当的方法缓解压力,将压力转换为动力,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与性格。

第三,帮助学生控制情绪。初中阶段,学生情感起伏变化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成长中非理性消极的想法存在。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展开关于情绪的主体活动,提高学生对情绪的正确认知,从而使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5]。例如,你与朋友约定好时间玩耍,但是他却迟迟没有到来,这时你的情绪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之后总结学生对情绪的反应,并分析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想法会产生怎样的行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掌控情绪的重要性。

(三)及时进行教育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在完成每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进行教学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评价或者心理测试等形式开展。通过学生对心理素质的学习,情绪的控制、面临挫折等方面的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从而改进教学方法,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生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对构建初中学生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的自我认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能够让学生与时代发展相吻合。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将初中学生身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目标开展心理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不断增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激发其心理潜能,为其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初中生心理健康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