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理念:初中“轻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019-11-27 12:51
名师在线 2019年30期
关键词:教师应理念初中语文

顾 斌

(江苏省南通海安市紫石中学,江苏南通 226600)

引 言

阅读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是学生掌握语文结构、培养语文素养和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但从当前实际来看,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错误的认知,受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的限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短板,不仅教学质量不高,而且让学生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学生难以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及语文实质[1]。“轻语文”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笔者认为,“轻语文”

理念非常适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轻便的教学形式及轻盈的教学思路来实现初中阅读教学“轻语文”的目的。

一、“轻语文”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适应性

(一)轻松的课堂气氛

从我国教育历史发展来看,在古代,私塾作为存世最久的私学,也有部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古代,私塾要求学生大量背诵诗词歌赋、四书五经,这本身就是阅读课堂。从实际上看,阅读本身的含义是注重学生的“悟”,这种悟指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来理解文章的修辞、文体形式、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精神传达。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气氛至关重要,无论是阅读、思考,还是感悟,都需要轻松、安静的课堂气氛。

(二)轻便的教学形式

轻便的教学形式不是指简单、简便的教学形式,而是指既清晰又便捷的教学形式[2]。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很多语文教师坚守“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角色,无法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但从实际教学看,这种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更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要求。因此,在“轻语文”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采取既清晰又便捷的教学形式,淡化教师“教学者”的身份,让教师成为“导学者”和“助学者”,彻底改变传统课堂的烦琐制式。教师应设计一种新颖、清晰、便捷的教学程序,让整个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富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教师应从阅读规律出发,打破现有沉重的、僵化的教学形式,从而实现“轻语文”教学理念。

(三)清晰的读学结合

与消遣性阅读不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着较强的目的性和特殊性。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为核心,让学生通过阅读而理解,通过阅读而学习,所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实现读和学的结合。当前,很多教师都将阅读教学当作一项教学任务,而不是将其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文审美和语文知识的一种方法。这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成了为“阅读”而阅读的教学,成了为考试而阅读的教学,这样偏颇的思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生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失去了其核心意义。因此,在“轻语文”理念下,教师需要形成清晰的读学结合理念。

二、“轻语文”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革新

(一)动静结合,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的形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在“轻语文”理念下,轻松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结合“轻语文”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适应性,笔者认为,营造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氛围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静态课堂,静心感悟。上文提到,阅读中的“悟”至关重要,无论是体会还是感悟都需要安静的氛围。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安静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静心感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等形式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沉浸在文章中。

第二,动态课堂,深入体会。对思想的体会本身就是感悟的过程,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设置动态课堂,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深入的体会。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形式。初中语文阅读文章大部分都是国内外名著,文章通过描写故事、剧情等方面来突出主旨,这非常适合应用情景教学法来展开教学。例如,在《皇帝的新装》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皇帝、孩子等角色,让学生融入文章情景中,进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把握节奏,设计轻便的教学形式

教学节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结合“轻语文”教学理念,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节奏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设计。

首先,自由读书环节。教师要在充分输送背景资料的基础上,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并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其次,敞开交流。教师应组织学生从质疑和分享两个角度展开交流,这是“轻语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质疑还是分享,教师都不能过多干预学生,要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通过自身的思考展开交流。

最后,适度深究。教师应结合教学的重点与要点和学生一起进行适度的深究。教师可以在把握文章主旨的角度上提出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三)针对差异,实现欣赏与读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特殊性,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课堂设置理念,体现教学的目的性[3]。同时,教师应利用课堂情景资源表现阅读的仪式性。其次,教师应结合“轻语文”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差异,实现阅读的欣赏与学习,从而体现阅读课堂的意义。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差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势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使学生欣赏文章、喜欢文章。在学习中,学生应归纳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说明理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应积极地督促和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语文阅读学习方式的转变。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轻语文”课堂的概念及其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实用性,分析了“轻语文”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变革,整理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教师应理念初中语文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