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2019-11-27 12:51袁金凤
名师在线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分组物理实验教学

袁金凤

(甘肃省镇原县武沟九年制学校,甘肃庆阳 744514)

引 言

物理知识较为抽象,教师常常借助实验来讲解知识,因此,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往往会采用分组实验方式,而通过观察物理实验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分组实验不够重视

目前,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受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以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被迫接受教师讲述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不愿意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实验教学,对分组实验不够重视,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1]。即使进行分组教学,教师也仅仅是在讲台上演示,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模仿实验步骤,因此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无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二)学生对分组实验不够重视

初中生处于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这份好奇无法坚持太长时间。初中生处于叛逆时期,诸多因素使他们对分组实验不够重视,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心不在焉,没有认真听教师讲解的实验目标及步骤,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仪器上,到了交实验报告时,只得抄其他同学的报告敷衍了事。学生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及进度。

二、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

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时,首先要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组。由于班级学生较多,学校的实验仪器有限,无法为每名学生提供齐全的实验器材,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合理分配实验仪器[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团队精神,共同进步。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确保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相当,组内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使实验顺利进行。每个小组可挑选一名学习水平稍好的成员作为组长,组长负责记录实验的测量结果。当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时,组长应及时提醒,带领小组成员有条理地进行实验,避免出现实验误差。

(二)改进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式教学

教师在采用分组教学时,要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动手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授《电阻》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表明实验主题——探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灯泡、电池、导线及开关连成电路,让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接着,学生增加电池的数量,对比小灯泡的亮度,得出“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的规律。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连接一个滑动变阻器,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让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得出“电阻越小,电流越大”的规律。最后,教师可提出问题:“电阻、电流、电压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学生展开讨论并回答。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了规律,加深了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有效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人们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动手实践及观察事物的演变规律,这一方式同样适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能够将学生对学习物理从“不得已”转变为“感兴趣”[3]。教师合理地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教授《水的浮力》这一课时,事先准备鱼缸和乒乓球,课堂上,教师将乒乓球放入盛有水的鱼缸中,将乒乓球用力按在水下,当松开手时,乒乓球立刻浮在水上,使学生认识浮力。教师做完实验后,向学生说明水的浮力公式F浮=G液排=ρ液gV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四)拓展初中物理分组实验

物理作为生活中常用的学科之一,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如水的浮力、风的动力等都与物理学科紧密相连。因此,教师要有效提高分组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保障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拓展初中物理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清晰地观察实验现象,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师在测量酒精灯火焰温度时,点燃酒精灯,将棉棒放置在火焰处,让学生观察棉棒的烧焦程度来判断酒精灯内外焰的温度,进而使学生掌握酒精灯外焰温度高于内焰温度的规律。

(五)创新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生的思维水平尚不成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问题时不能过难或过简单,要选择与生活贴近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面,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教授抽象的物理概念及公式时,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感到枯燥。例如,教师在教授《电功率》这一课时,可结合生活中的家用电器举例,笔记本电脑为220V 50Hz 46W,热水器为220V 50Hz 890W,请问这两台家用电器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会仔细回想生活经验,得出结论——热水器要比笔记本电脑更费电。教师将生活中的经验有效应用在物理教学中,能够改善教学效果。

(六)鼓励学生将课上课后实验相融合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效结合物理实验以保障教学效果,还要鼓励学生将课上和课后实验相融合,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实验,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如让学生用指甲刀验证杠杆原理,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识,观察实验现象,与教师交流探讨自己的想法,汇报实验情况。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对分组实验教学引起重视,合理有效对将学生进行分组,积极创新物理教学设计,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实验,并不断总结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只有这样,才能让物理教学符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分组物理实验教学
只因是物理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留言板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分组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