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思考

2019-11-27 17:29王加美
名师在线 2019年14期
关键词:手工课手工美术

王加美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每门学科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点各不相同,语文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书面应用等素质的提升,数学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运算能力等素质的提升,而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图像思维、视觉、操作能力、甚至审美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期,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重要意义得以凸显。

一、核心素养概论

社会的进步促使“知识核心时代”走向了“核心素养时代”,这意味着学校的教育职能已经从单纯的知识教育阶段过渡到了为学生发展提供核心素养的更高层次。可以说,核心素养既是学生能力培育的基础,同时也直指学生综合素质的靶心,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占据重要地位。概括而言,核心素养包含了必要品质和必要能力两方面。必要品质包括诚信、友善、尽责、担当、坚毅等方面;必要能力则更加注重现代社会中个人发展的有利因素,如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所探讨的是以小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素养,聚焦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要的基础核心素养,如友善、团结、进取等品格,这些都可以被划分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定义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难,在学习生活中调动这些核心素养也不难,关键在于,作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者的小学教师,能否扮演好“转换器”的角色,将小学生的“品格”“能力”,持续不断地输出为“素养”,为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夯实基础。

二、美术手工教学的意义

美术核心素养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简而言之,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培养的最重要的学生核心素养在于美感和审美观,即小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这是美术教育的初衷和终极目标。美术教育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审美观的形成、美感的塑造要在对美的创造和欣赏中,甚至是反复训练中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和强化[1]。固然,当今社会存在一些“以丑为美”,甚至通过对美的不断扭曲的做法来博取关注的例子。但是,主流的、大众的审美倾向是一致的,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其是不会改变的,因此,这更加凸显了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即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美感和审美。

美术手工教学在美术中起着联系美术理论和美术实践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美术手工教学是把学生思维中关于美的印象与美的感知物化、具象化的过程,是对学生审美观和美感的客观反映;另一方面,美术手工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专注力和动手能力,可以是对脱离了美术理论的学生生活经验的全面考察,也可以是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有着积极作用[2]。例如,有的小学生性格较为内敛,甚至缺乏与人交流的意愿,所以其有可能在美术课堂上通过蜡笔画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就应及时注意到这一点,并以此为切入点,鼓励小学生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

三、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现状

中国的美术教学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自幼习诗画”的传统,但中国的美术教学往往更注重理论和写意,注重美术教学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构造,对于学生的美术实践和美术手工教学仍停留在初级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许多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美术手工教学的重要性,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美术手工教学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众所周知,美术手工是一个极其消耗时间的过程,优秀的美术手工作品无不经过了漫长的构思、规划、制作并打磨等流程。但是,现阶段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往往课程时间过短,一般每周有1~2节课,每节课40~45分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求小学生完成一件较好的手工作品是极有难度的。而且小学生天性活泼,思维多不受限制,进行美术手工创作时较为自由,较短的课程时间和较少的课程设置对于其创作无异是一种羁绊。而且,目前美术理论的讲解占据了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一部分,过短的教学实践只能采用美术理论和手工课分开进行的模式,导致理论和实践未能有效地结合。

(二)安全性问题导致课程的开展受到限制

安全性问题是美术手工课中绕不开的话题,谈及美术手工,总是和刀、剪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教学工具联系在一起。在实际教学中,也不乏学生在美术手工课中受伤的例子,有些学校因为害怕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干脆以美术手工课的名义进行其他课程,甚至取消了美术手工课。因此,有效地提升美术手工课中的安全性问题,是小学美术教师应着重考虑的事情。

(三)学生作品未能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展示

学生手工作品因其数量较多,保存难度较大,往往面临着一旦作品完成,就无人问津,甚至被废弃的窘境。但是,如果对学生手工作品中较为出色的作品进行适当保存和展览,这不仅是对小学生手工创作的肯定,鼓励其进行更好的美术手工创作,同时也是促进社会重新认识学生和教师群体的一个窗口。学校可以将学生的手工作品进行校园展览、社会展览,甚至开设专门的学生手工作品展览馆,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学生手工作品保存和展示机制。

四、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指南

针对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其改进的方法指南。

(一)以作品联系生活

优秀的联系生活的作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美,以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的能力。一草一木、一粒沙子、一块石头或者一张白纸,这些容易取材的物品都可以与生活中的一点点创意和灵感联系起来,成为创作的素材[3]。

(二)将网络手段运用于学生作品的保存和展示中

网络展示平台成本低、覆盖面广,可以将之运用于学生作品的保存和展示中。同时结合一定的校园展览或社会展览,便可收到较好的展示效果。例如,将优秀的学生手工作品拍摄成电子档,推送到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专栏等渠道中,从而引起社会对学生手工作品的关注。

结 语

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美术手工教学的目标直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而美术核心素养的核心又在于美感的培养与审美观点构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以其为前进方向,结合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4]。

猜你喜欢
手工课手工美术
美术篇
彩纸大变身
美术课堂上的“隐形杀手”
紧张的亲子手工课
难忘的手工课
手工剪纸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