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质量综合监测为科学学习赋能

2019-11-27 19:49刘雪梅
名师在线 2019年34期
关键词:认同感归属感监测

刘雪梅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校,四川成都 610000)

引 言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能力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是小小的一部分,处于冰山下面的潜能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却是支持其显能的基础,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1]。如果学生能对自身进行自主管理,他们则会更投入,更自信,以更阳光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与此同时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一、提升课堂归属感,消除焦虑融入

通过对学习潜能监测结果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很多7、8、9级的潜能生,他们往往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常常坐在教室角落,身子歪歪斜斜,表现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其实这些学生是因为对课堂没有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参与到学习中来,长期被同学们晾在一边,这些学生经历了从失落到无所谓的过程。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不该坐在这里。事实上,归属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需求之一,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基于此,笔者按照每位学生的潜能分析报告,有意识地干预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归属感。

(一)让学生重新理解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大家都需要他,尤其是当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引导其不应把遇到的困难看成是自己不合群的信号,要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建立一视同仁的学习环境

教师不孤立、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和学生一起伸出温暖之手,带着“他们”一起走,和“他们”一起讨论制订出每个小组成员应该遵守的约定,这样“他们”也会很努力地约束自己。

(三)营造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认真聆听并点评每位学生的发言,与学生合作来共同解决各种难题。事实证明,师生之间相互关爱和包容的程度能够决定班级和每位学生的归属感,也会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形成目标认同感,积极主动投入

提升自己对实现既定目标的认同感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综观学业综合监测数据库中1~9级潜能层次的学生,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自己的潜能层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他们没有建立目标认同感,认为自己的水平仅限于此,要实现自我超越很难。那么教师该如何提升1~9级潜能层次学生的目标认同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师不能仅用单纯的语言告诉学生“你能行”,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才会有进步,努力坚持比仅凭天赋更能走向成功。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同学及时的肯定和评价,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评价学生努力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看见进步,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投入。例如,实验班中的郭同学,是一个会做家务、体贴父母、拥有六姐妹的聪慧小姑娘。因家里姊妹多,她处在中间,父母关心不够,在家里受批评、责骂的总是她,因此她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总怕做错。“我做不好,我不行……”这些话常常从她口中怯生生地说出来,以至于她的学习成绩成为班上的倒数。教师发现她已经给自己贴了“我不行”的标签。为了改变她这种现状,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让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及时鼓励她,让她找到成就感。在课后的沟通交流中,教师帮她从擅长的生活技能出发,找到可以用来借鉴解决学习短板的方法,让她发现自己不仅在生活技能上很优秀,而且在学习上也具有别人没有的优势,从而让她树立自信心。结果她期末的监测成绩从以前的20多分上升到了60多分,拿到自己的新成绩,她激动不已,变得更加自信了。

(二)改革组织架构,激发学生内驱力

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尝试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来加深彼此间的共同理解,因为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一个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交流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组建小组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小组中的平等地位能够影响学习的效果。在通常情况下,潜能较高的同学的意见通常占据主导地位,这样可以强化他们对自己的积极认知;而潜能较低的学生则逐渐失去信心,逐渐被边缘化,因此,不平等的组织架构是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时需要规避的问题。

(三)分析学生潜能,采用“目标激励法”

根据每名学生的潜能发展状况,教师应进一步细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使每个目标都有清晰的“周、月、期”的时间限度,总原则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例如,实验班的高同学特别喜欢运动,还是学校足球队队长,在球场上总是飞奔驰骋,指点江山,一说到踢足球就两眼放光,但一说到学习每次都是不自然地笑笑,而且他的学业测评分数也处于班级最后几名。看到如此阳光的小男孩呈现这样的学习状态,教师非常着急。通过观察,教师发现他在学习上不像踢足球那样有目标,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因此,教师常常在他参加比赛回来后,有意地与他聊天,让他主动谈比赛输赢的关键,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得出确立目标的重要性。教师再顺势进行引导:“你在球场上都能沉着冷静带领全队队员应战,是一个目标明确,很有智慧的队长。如果你在学习上也能如此,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听后使劲地点点头,说道:“嗯,我一定在学习上找到赛场上的我。”当学生心中悄然种下“学习上我也要努力奋斗”的种子后,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制订一个“跳一跳”能实现的奋斗目标,将学习的外驱力转化为内驱力。有了家校的共同助力,乘着目标的双翼,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由待合格变为了合格,后来成了优秀。

三、有效训练积累经验,突破学习瓶颈

要想在现有学习水平上实现质的飞跃,学生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用心的努力。因为每一项出色的技能大约需要10000小时的参与和投入,所以无论学习什么本领,都需要反复练习。练习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投入的时间,更取决于投入的精力,因此,在练习时需要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反复练习的过程可以完成知识的组块化、流程化和自动化,即使天赋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在这个领域得心应手。在实际训练中,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将重要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单独的训练,逐个击破,精准地实现问题的解决。最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因为练习的过程通常是枯燥无趣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训练目标并及时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专注而努力地练习。

结 语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笔者利用学业质量综合监测报告精准施策,科学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质量综合监测效果十分明显。10个班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生也变得更加阳光和自信。

猜你喜欢
认同感归属感监测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成功
夏季高血压的困惑及自我监测管理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学习监测手环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