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刚再造桃花源

2019-11-27 22:12陈娟
环球人物 2019年22期
关键词:桃花源产业园艺术

陈娟

2019年10月31日,李保刚在北京接受本刊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李保刚很喜欢秋天。早晨游泳之后,他就跑到园子后边去“调树”——有些没有成活的树要换掉,再补种一些新树。恰逢深秋,金黄的叶子落在草地上,“走在园子里,你会忍不住放慢脚步。画面很美,就像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所描述的那样。”李保刚说,每当此时他都有一种穿越到小时候的感觉。

这“园子”便是李保刚耗费多年心血打造而成的观唐艺术区,园内草木茂盛,湖水蓝蓝,8栋中式建筑拔地而起。观唐艺术区的建筑外观选用的是汉唐风格,正是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溯源的精神传承。他的办公室在位于西北角的观唐壹号,内里设计则更偏于西式,四面墙都嵌有玻璃,透过玻璃往外看,每面皆有景。“这房子有15米挑高,这种尺度感在中式建筑里是很少见的。在这样的空间里,人心中升起的自然是包容和开阔。”李保刚介绍说。作为艺术园的创始人,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器一物。

“我生长在北京,四合院文化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能决定建什么房子时,不免要回归这种文化。”李保刚上一次做中式建筑是2003年投资观唐花园项目,当时业内基本上都在做西式别墅,他却力排众议坚持做中式别墅。后来,当一座座小院落成时,观唐花园也因其独特的文化性在别墅界走红,一些慕名而来的购买者还是外籍身份,真正实现了“中国制造的建筑走向世界”。

观唐别墅的成功让李保刚在京城地产界崭露头角,也让他意识到文化艺术的力量,“我们在做金融和地产时发现,其实中国不缺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也不缺金融家,缺什么呢?缺青山绿水,缺道德文章,缺幸福指数。古往今来,推动历史发展的,相比经济与科技,更大的力量我认为是文化艺术”。

观唐花园项目之后,年过不惑的他觉得人生需要考虑终极问题,先到北大学哲学,后到中央美术学院学艺术。其间,他和团队仍一直在进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等到接手观唐艺术产业园项目时,李保刚有了一个想法,“打造一个艺术区,它将是中外艺术资源和艺术家的聚集地,产业基金、公益基金、艺术消费、IP和产品交易的聚集地,优秀文化项目聚集地(孵化器),优秀文化人才的聚集地”。

在观唐艺术区启动之前,李保刚受邀参加一个活动,考察欧洲国家的私人定制酒店。20多天的时间,他跟着考察团从英国到法国、意大利、德国等,边走边看边思考。在不断地行走中,他发现那种对艺术的追求已渗透到当地人、城市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印象最深的是在法国波尔多,那些庄园与自然融为一体,铺设大路不用水泥或柏油,而是碎石渣,“人在上面走会不自覺地放慢脚步,踩出沙沙沙的声音”,正是这种声音可以让人思考。

回到国内,李保刚的脑海中已大致勾勒出“观唐艺术区未来的样子”。他将这次考察以及多年在国外游走所看到的许多城市对自然、园林与艺术、环境和生活的珍视,融入观唐艺术区建设中。2018年9月,耗时6年打造的观唐艺术区在首展“桃花源”艺术季中开园。整个园区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园内山水掩映,绿树成荫,国内外名家雕塑组成园区户外独特景致,美术馆、艺术酒店、生活美学馆等不同风格建筑拔地而起,真正成了“公园里的美术馆”。

正式进入艺术文化行业前,李保刚先后在新闻、金融、投行和地产等领域工作,大都是在社会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行业。所以在搭建观唐艺术区这个平台时,每个部分都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

“以旧厂房改造为主的北京798艺术区属于中国艺术产业园的1.0版本,以对艺术家的招租为主的尚8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进入中国艺术产业园2.0版本,以观唐艺术区为代表的规范、规划并形成产业聚集的艺术产业园区已升级到3.0版本。这个版本是以文化IP运营为特征,既有艺术产品的供给者,又有艺术品的需求者。”李保刚说,观唐艺术区已深入到艺术科技、艺术金融、艺术互联网、艺术IP领域进行深度挖掘。

在艺术金融方面,他尝试通过上市公司开发相关的艺术基金和金融艺术产品的模式;在艺术科技和互联网方面则进行了多方探索,比如与故宫合作“国宝传承计划”,再通过与腾讯的合作开发《千里江山图》,借用AR、VR等科技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和学习这些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在艺术IP方面,观唐与故宫合作的《石渠宝笈》数字版权将作为观唐文化的特色IP留存下来。

观唐艺术园于2018年9月开园,园内实现了建筑、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观唐艺术区开园后,李保刚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那里,做文化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挑战,也有了回归初心的亲切之感。他常常会忆起在北京四中读书时的场景。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讲陆游的诗《临安春雨初霁》,听到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李保刚一下子被触动了,“一幅美的画卷在我面前展开,当时我就认为春天最美的东西都是和杏花春雨相连的。之后我有了一个远大的理想,在现实中实现这种美好的意境”。从那时起,他就爱上了诗词。正是在这种文学的诗化滋养下,他一步步打造出观唐文化,并在文化艺术产业的实践中一步步靠近自己最初的理想。

“我们的理想是把观唐艺术区创建成‘乌托邦式的文化艺术家园,在这个诗意的环境中为大众搭建一个平台,使艺术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提升大众审美,引领大家用微消费的方式,即不用花很多钱就可以得到优秀的艺术欣赏和艺术教育,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桃花源。”李保刚说。

世上本没有桃花源,但因为人需要梦,便有了梦想中的桃花源。在未来,如何用当代艺术方式讲述千年前的故事,用当代语境“又见”传统文化,用艺术作品“观”精神理想是一个迫切的时代命题。在这个命题之下,李保刚和他带领下的观唐文化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去追寻、去再造一个桃花源。

李保刚

1962年生于北京,现任观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云文观唐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中国艺术产业园联盟执行主席。2012年开始投身艺术文化和公益事业,曾组建北京观唐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近两年,由其创办的观唐艺术产业园区引发业内关注。

猜你喜欢
桃花源产业园艺术
菊与星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桃花源记》
纸的艺术
你心中的桃花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