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在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程度诊断价值研究

2019-11-28 07:18任宏义陆尊慧刘海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3期
关键词:灰阶彩色斑块

刘 含,任宏义,陆尊慧,刘海霞

(湖北航天医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LOW)是灰阶图像下血流回声直接显示的一种超声成像技术,是GE 公司研发的脉冲成像技术与复合线阵探头的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可以显示颈部动脉血管硬化斑块的新生毛细血管的分布及血液动力学特征[1],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能直接快速地显示血流信息、血管壁及临近组织的解剖关系,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分别利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LOW)及彩色多普勒(CDFI)对经超声检查已确诊为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程度方面的结果与DSA 结果相对比,评估二种技术在此研究方面的准确性及优越性,为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收集本院经超声检查及数字减硬血管技术(DSA)检查颈动脉斑块及伴有不同程度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患者,平均年龄56~80岁,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部分患者存在脑梗死病史。将患者先分别采用CDFI 及B-FLOW 观察患者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范围及狭窄程度,其结果分别与DSA 所确诊结果进行比较。

1.2 使用仪器

应用仪器为GE 公司的LOGO-E9 及LOGO-S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选用8 ~12MHz。

1.3 研究方法

首先将50 例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颈部血管内斑块形成的状态,内中膜的厚度、斑块的位置及其特点,对于血管两侧均出现斑块的者,观察其管腔内径及狭窄程度。然后选取管腔最狭窄处纵向及横向扫差,在同一位置分别用B-FLOW、CDFI 测量管腔狭窄处的内径,分别计算好狭窄率。在CDFI 模式下彩色增益调节至噪音刚好消失为宜,同时调整好血样框的方向及血流束的角度,以其将干扰降到最小。B-FLOW 模式下选择合适的血流模式,聚焦调节至血管及血管后壁的深度,选择图像自动优化。同一位病人每条狭窄血管用以上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对其伴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在超声检查后进行血管造影(DSA),将颈动脉狭窄分级通过轻度(<50%)、中度(50% ~69%)、重度(70% ~99%)为标准[2],来进一步确诊其狭窄程度及大脑内供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 例患者在经过CDFI 及B-FLOW 检查后在进行统一进行DSA 检查,并将DSA 检查结果与CDFI 和B-FLOW 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B-FLOW 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分析诊断与DSA 符合率为89.9%,而CDFI 诊断符合率为71.2%,且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见表,CDFI 及B-FLOW 声像图表现见图1、图2

表 CDFI 及B-FLOW 和DSA 对颈总动脉狭窄程度的比较分析

图1 颈总动脉斑块CDFI 图像显示

图2 颈总动脉斑块B-FLOW 图像显示

3 讨论

二维超声是测量血管内径常用方法,但传统的二维图像的正常血管壁易受伪像所干扰而且二维超声完全无法显示血管内血流具体情况,此时通常利用CDFI 技术来充分显示血管内血流的具体情况。CDFI 是利用脉冲多普勒彩色信息和二维灰阶叠加来显示血管内血流情况,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如果降低了帧频会导致血流外溢,外溢的血流信号会覆盖部分血管壁或颈动脉斑块的地方,使得解剖信息丢失和显示失真[3]。若提高帧频会导致血流充盈度不够,导致血流显示欠清,部分二维显示失真,会更加影像血流狭窄程度的测量,使得利用CDFI 检测的准确性收到影响,而低估血管的狭窄程度。B-FLOW 显像原理与彩色多普勒(CDFI)原理不同,B-FLOW 自身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其技术是利用数字编码超声技术对血流、血管及周围软组织进行实时观察,并以灰阶方式显示的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增强了血细胞的反射信号,抑制周围组织噪音,直接形成血管内血细胞的信息。其帧频及分标率达到了彩色模式的3 倍到4 倍,并且直接的显示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无血流外溢[4]。而且B-FLOW 技术在显示血管操作中无需血样框的选择,可全场显示血流信息,在高分辨条件下可清晰显示出斑块、血管壁及血流的解剖关系,更无须存在角度及方向的调节[5]。使得操作者更加方便简洁,对操作者仪器的调节要求也大大降低。运用B-FLOW 技术扩大了超声技术对血管的应用范围。在日常的检查中发现B-FLOW 对浅表器官及心脏和腹部的肿块应用也很广泛,不过也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对于较肥胖患者的图像显示欠佳,对于流速较慢的血流信息显示部分失真等问题存在。

本次研究中,B-FLOW 所测量的血管狭窄程度与CDFI测量相比较,均有差异,狭窄程度显示B-FLOW 的测值更加接近于DSA 结果。在以上几种检查方法中,虽然DSA 作为血管狭窄评价是临床运用的金标准,使用也比较广泛,但是也是一种侵入性检查,而且费用高,可重复性小,操作复杂[6]。就患者利益而言,选择超声检查较为普遍和合适。

综上所述,在血管检查中,B-FLOW 作为一种新的血流成像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目前的临床应用当中也越来越得到广泛使用,我们超声医生在今后的检查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完善及发展,将不同的超声检查技术相结合,对今后疾病的诊断、预后和临床指导提供更加科学,更加精确的临床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灰阶彩色斑块
彩色的梦
OLED屏幕Demura补偿数据生成算法
彩色的线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通过非对称伽马调整改善面残像的理论分析和方法
有那样一抹彩色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彩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