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做层级式园本研训,助力教师观察分析

2019-11-28 07:20沈樱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山水城旅游区中心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30期
关键词:研训园本区域

文/沈樱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山水城旅游区中心幼儿园

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而观察幼儿正是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前提。”游戏是幼儿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理解游戏、理解童年、理解幼儿的生活应该成为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在指导游戏时要根据每种游戏的特点及幼儿的需求进行指导,成为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追踪者和观察者。

我园在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发现,要想更好地提升游戏价值,教师的观察和记录尤为重要。因此,园部以有效的园本研训作为教师学习、掌握、观察、分析策略的主通道,从专家理念的辐射引领,园部领导的跟进指导,到各教研组教师落实于实践的思维碰撞,各分类分层的活动起着相互学习的作用,更激发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园本研训——“观察分析”系列研讨之旅上体验着、收获着。

专家引领,启迪智慧——观察理念的转变

在区域游戏课程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引导教师对幼儿行为做有效的观察和记录,园部邀请了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蒋丽芬老师开展专题教育讲座《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幼儿行为的观察和记录》。

专家指引:蒋老师指出观察即有目的的感知。她认为观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视其所以”,用感官看、听、触摸;“观其所由”,动用经验和心理学知识去了解;“察其所安”,用心观察,用情感体会。言简意赅而又内涵丰富,更新了教师观察的理念。

思考重点:区域游戏中教师应该观察什么?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是活动的总导演,而是环境的提供者、观察记录者、引导支持者、客观评价者,而这些身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灵活地更换,有时还会交叉重叠出现。只有细致地观察游戏中的每个环节,才能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1.观察材料的使用情况。

区域游戏时,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的活动欲望,教师要观察投放的材料是否具有实效性。幼儿在对材料操作摆弄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观察投放的材料是否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材料不能一下子都投入进去,也不能一直放着这么几样不更换,这样可能导致幼儿的参与意识不高,满足不了他们的兴趣,材料的投放需要及时更新。教师要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是否具有积极性。

2.了解幼儿的兴趣及发展水平。

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关注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了解什么是他们喜欢玩的,什么是他们不喜欢玩的,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根据观察所得,考虑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加以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提高游戏水平。

3.观察游戏中幼儿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在开展活动区游戏时,教师应随时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即将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帮助。

收获与体会:这次讲座,在理论层面帮助我们梳理了观察记录的重点和方法,不仅让教师们受益匪浅,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群体反思、学习、提高的平台。知道观察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理解幼儿的心理。幼儿游戏是满足于游戏的过程,而不是游戏结果,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这些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们后期对幼儿的观察与解读,内化方法运用到实践,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发展。

区域游戏的教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大胆地放手,小心地观察,耐心地等待,适时地引导。区域活动的观察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教师还需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园部培训,深入理解——观察内容的记录

在前期的区域游戏研训活动中,通过汇总得出“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观察”是目前我园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园部邀请区教研员来园进行了“区域中的观察记录”专题培训,在此基础上,园部跟进本次讲座活动,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角度出发,再次在实践记录层面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化对幼儿观察分析的理解。

园部指导:教师在区域活动及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后期通过分析行为和策略支持来推进幼儿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陆园长组织开展了《指南》理念下的幼儿观察分析,活动以小组交流、大字报呈现和PPT提炼等形式展开,给全体教师呈现了如何对照《指南》文字描述案例,掌握分析记录的方式,并学习用字母快速简洁地记录《指南》的目标。

收获与体会:通过专题培训和案例实践剖析,教师们学习和掌握了运用《指南》理念剖析幼儿行为的方式,明确观察分析的路径和要点,提高教师观察分析能力,为一日活动中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作出支持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

教研观摩,实践研讨——观察策略的选择

面对幼儿丰富多样的区域游戏活动,教师们对区域游戏的实践存在许多困惑,如:活动中应该重点观察哪个区;教师在观察中应该关注些什么;三位老师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如何分工合作、不同时期教师应如何观察,等等,这是我们一线教师下一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再次深入实践,各教研组老师参与现场观摩班级游戏,通过拍摄、记录执教教师的方式与行为,探讨在区域游戏中怎样的方式更便于教师观察。

畅所欲言:谈谈你看到的教师观察方式或行为。

教师A:先以旁观者的身份,再适当介入,针对问题解决矛盾。

教师B:教师有重点地观察,观察的时候能有意识拿本子记录,捕捉幼儿活动的信息,作为游戏过后讲评的素材。

教师C:教师运用拍照的方式帮助幼儿回顾游戏过程。

教师D: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给予过多的意见。

收获与体会:通过组内教师的思维碰撞,场外观摩教师的集思广益,以及活动组织者的经验分享,不难发现,观察只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师有自己的各种方法。在区域活动中,要想让观察记录更有效地为活动的开展服务,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记录。幼儿在玩游戏时,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同、游戏的规则不同、幼儿的已有经验不同等因素,会表现出不同的问题。因此,要解读幼儿游戏,必须基于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如何才能进行幼儿行为的有效观察呢?

1. 整体观察,全景扫描。

整体观察主要是为了解各个区域中幼儿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中幼儿的情绪、规则的遵守以及物品的整理等。常用的方法是扫视和巡视,所花费的时间较少。在区域游戏的起始和结尾两段,教师常采用整体观察,因为活动开始时经常会有幼儿对操作要求不了解和对自己的活动目的不明确,教师要对全体幼儿逐一蜻蜓点水式地关心一下,即可了解幼儿的活动状况。活动结束时,也应整体了解一下,以便确定结束的时间,并注意个别幼儿的活动进程,帮助他们做好结束活动的心理准备。

2.重点观察,聚焦记录。

重点观察是教师站位于某一游戏区域进行观察,将在此区域活动的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得一些动态信息,了解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情况、幼儿交往情况、游戏情节发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某一个活动的开展情况,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使指导有的放矢。在重点观察某一区域时,教师可以做简单的记录,比如幼儿之间的对话、情景发展等,便于教师帮助孩子提升能力,丰富游戏。

3. 连续观察,追踪报道。

追踪观察是要多次连续观察某个幼儿在同一游戏活动的行为发展变化。发现变化后,能敏感地捕捉幼儿“需要发展”的时机,在深入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把握好介入的时机。教师要善于倾听,不要急于给予幼儿帮助,而是通过材料、问题等媒介引导幼儿独立探索,帮助幼儿解决困惑,推动幼儿行为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连续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拍照、录像等对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录,这样更能捕捉到幼儿互动表现的瞬间,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整理幼儿的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变化,最后呈现出一个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

结语

园本研训能激发教师的学习意识,引导教师主动思考的能力,三次园本研训的观摩研讨,既有理论观念的更新,又有聚焦问题的研讨,在整个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也有自己的学习,更有实践方式的改变,如查看文章、笔记撰写、观察方式的运动等,将自己学习到的新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见,在园本研训活动中,以个体自我学习反思、集体同伴互助的行动研究过程,是一个愉快合作的过程,也是团队成长的过程,更是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的有效过程。

猜你喜欢
研训园本区域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分割区域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区域发展篇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