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堂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2019-12-02 02:35代富红杨钧月
山西建筑 2019年21期
关键词:风貌村落村庄

代富红 刘 娟 杨钧月

(1.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81)

1 纪堂村简介

纪堂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肇兴镇西南方向,村寨建于宋代后期,迄今已有760多年历史,主要民族侗族。2014年政府牵头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制定村庄保护发展的方向和措施、政策保证建议与项目库实施计划。规划期限分为两个阶段:近期规划为2014年—2016年,远期规划为2017年—2020 年。

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专家打分法。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的具体规划内容和措施,逐项列表对比调查,形成八个主要分项目的调查表格,专家逐一对八张调查表显示情况进行打分,最后再进行规划实施效果总评。分数采用等级制:“很好” “较好”“一般”“较差”“很差”。

3 调查结果

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打分法,八个主要项目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参照纪堂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内容绘制),村庄规划实施总体效果“一般”。下面分别就八个项目的评价结果展开说明。

3.1 “村落整体保护”分析

“村落整体保护”总评结果为“一般”。其中,村庄选址与自然景观要素保护方面是实施效果“较好”,基本符合规划保护方向,但由于长期疏于管理,景观面貌与规划目标仍然存在一定距离。村落整体风貌保护方面“一般”,规划要求保持风貌协调,但现状村庄部分新建或扩建建筑风貌和整体风貌不相协调(见图1)。三大保护区中,核心保护区内规划保护动作执行得较多,但由于技术、管理、资金等原因,与保护规划目标差距较大,效果“一般”。建设控制地带保护效果“一般”,环境协调区保护“较好”,因为近年来村庄的人口成负增长模式,发展速度较慢,整个村庄的发展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所以破坏式建设行为较少发生,与规划保护目标较为接近。

表1 纪堂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效果调查评价表

总项子项分项具体项评价评价保护规划发展规划规划保障措施村落整体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控一般建设控制地带管控一般环境协调区管控一般村域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保护较好村庄选址与自然景观要素的保护较好村落传统格局的保护一般村落整体风貌控制保护一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塘明鼓楼较好宰高鼓楼较好下寨鼓楼一般上寨戏台较好下寨戏台一般古井一般萨坛较好消防水塘一般梯田较好古墓群较好古树群较好自然山体较好己花银赛场一般款坪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活习俗较好民族手工技艺一般民俗节庆一般民间美术一般建筑保护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较差一般建(构)筑物改造较差产业发展较差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一般道路交通一般给排水系统较差供电系统较差通信系统一般环境卫生一般防灾减灾规划较差防洪规划及其他减灾规划一般制度保障加强制度和机构建设较差给予资金优惠政策一般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一般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较差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较差项目库实施一般较好一般较差较差一般较差一般村庄规划实施效果总体评价一般

3.2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总评结果为“较好”。在所有的规划保护措施中,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措施实施力度是最大的,但是由于规划实施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保护现状与规划目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规划中建议对每一项历史建筑和景观要素建立完整档案,建章立制,定期保养,专人维护,但是现实是国家专项资金下来修缮完就不管了,后期管理缺失。再例如消防水塘规划建议保障消防用水、清理水质、结合水塘周围打造水塘景观中心,提升村内景观质量。事实上水塘的保护除了保证消防用水之外其他各项都没实施,消防功能能满足,但是景观功能无任何提升等等(见图2)。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总评结果为“一般”。生活习俗基本活态传承,与规划目标保持一致,但是保护措施执行得不够全面。民族手工技艺规划保护措施有建立档案、加强学习教育、开发特色手工艺品等,然而现状是这些措施并未完全实施,手工技艺基本按照原有的方式自生自灭,面临失传,规划措施实施效果“一般”。民俗节庆保护规划建议政府资金资助主要节庆活动、文化活动空间定期维护、宣传教育等,现状传承较好,但相比规划目标,还有距离,实施效果“一般”。民间美术保护新老断层,面临失传,大多规划保护措施并未执行,规划实施效果“较差”。

3.4 “建筑保护”分析

“建筑保护”总评结果为“较差”。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现状与规划建筑指引导则有差距,现状部分建筑整治使用的材料与传统风貌有冲突,部分新建建筑为砖混结构,风貌冲突更大,规划措施实施效果不明显(见图3)。对于一般建(构)筑物,规划建议对于风貌不协调的进行整修,对于破旧且严重影响风貌的棚屋、猪圈等进行拆除并集中圈养,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但现状是砖房并未完全按规划建议整修,圈棚也并未拆除集中圈养等等。

3.5 “产业发展”分析

“产业发展”总评为“较差”。2013年村庄的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村民人均收入较低。规划根据村庄的特点,建议产业发展方向为以“农业+民俗文化体验”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成为侗族民俗文化旅游地、绿色生态种植基地、侗族传统工艺传承地、侗族传统工艺传承地发展、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现村庄人口凋零,年轻人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农业依旧保持之前自给自足的状态。精准扶贫帮扶单位省政协投资建设养鸡场,但正处于起步阶段,并未成熟。旅游方面开始打造民俗节庆如裸奔节、新米节体验旅游,但是正在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村民的主要经济支撑,且旅游配套设施入停车场还未按照规划计划完善(如图4所示)。

3.6 “人居环境改善”分析

“人居环境改善”总评为“一般”。道路交通方面并不完全按照规划建议修整,停车场的建设由于批不下土地也未按计划完成。给排水方面,规划措施为铺设供水管网,建立高位水池,排水体制、新区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老区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远期要逐步改造为分流制。现状是给水管网有铺设,但排水系统无,雨水污水自由排放等等。

3.7 “规划保障措施项”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规划保障措施”总评为“较差”。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障措施的到位程度。实际调查时发现五项规划保障措施中,大多没有按照规划建议提供保障,没有形成完整的保障机构与制度、技术支撑弱、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差。这严重的影响了规划的实施效果。

3.8 “规划项目库项”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规划项目库项”总评结果为“一般”。到期的38个项目中,19个项目启动,但大多数项目与规划目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例如保护建筑的修缮效果与规划标准不一样,周边环境整治景观提升达不到规划目标效果等。6个启动但未完成的项目,有些由于资金问题,有些由于管理问题,各有不同。13个项目未启动,大多因为资金不到位而耽误规划的正常推进。

4 结论与建议

结果显示,纪堂村规划实施效果“差”,其主要影响因子有:

1)规划的科学性存在问题:规划调研深度不够,对村庄的文化挖掘深度不够,部分措施不符合实际,难以执行。

2)多规并行的问题:村庄有多重规划存在,并且相互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各自一个体系,给规划实施造成困难。

3)村庄自身基础条件问题:村庄基础条件差,尤其是人口空心成为阻碍村庄保护发展的最大障碍,导致规划推进不理想。

4)规划实施保障问题:三分规划、七分实施,保护规划的实施保障制度缺位,造成保护规划的有序推进受阻。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国家的空间规划体系,快速度实现一张底图规划,一张蓝图管理的目标,解决多规不合一的问题。

2)优化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编制技术体系,从规划思维向“规划+策划”思维过渡,加强产业的整体设计内容,优先保障产业兴旺,以此带动乡村保护与发展。

3)完善规划的后期服务与跟踪评价体系,实行一年一考察,五年一评估,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4)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制度的建设,建立自上到下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体系,增强村庄自治能力。

猜你喜欢
风貌村落村庄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我的小村庄
包裹的一切
村庄,你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