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9-12-02 02:35
山西建筑 2019年21期
关键词:图纸工程造价单位

朱 红 英

(珠海华邦天创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BIM是应用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信息整合及数据化处理工具[1],而CBIM(Cost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所提出的融合造价及信息模型。

具体来说,CBIM在BIM的基础上,整合了算量功能模块及计价功能模块。它的集成度高、数据关联密切,因此可以快速提取各个阶段的造价。无论是方案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等,都可以在同一个模型上获取造价。计算的造价结果随着模型的深化而深化,无需单独进行项目估算、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投标价、施工图预算及竣工结算等,极大程度上提升了造价估算的快捷性和可行性[2]。

具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1 CBIM的应用优势和问题

1.1 CBIM应用优势

1)便于设计前期的成本控制。

对于设计方及业主来说,CBIM技术可以在设计前期就通过自动化计算程序,计算该设计方案的成本,并反馈给造价工程师。这一优势可以及时地将设计方案的成本反馈给业主及设计方,有利于在设计前期对于项目成本进行把控[3]。而传统的工程量计算因为耗时的原因,通常无法及时地计算出设计成本,时效性较差。

2)降低预算人员的工作负担。

由于设计的专业单位很多,造价计算很繁杂。CBIM技术能够使造价人员轻松地完成整个造价预算工作,从而把更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工作中去,如对人材机价格市场的掌控、金融环境对于投资的作用、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及预测等。

3)工程量精确性与稳定性高。

整个模型输入到工程量输出的过程中,手动计算的部分几乎为零,CBIM的信息流动为无损过程。因此相比于市场上流行的辅助工程量计算软件,CBIM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有着十足的提高[4]。

4)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

C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实行数据共享,并且可以有效应对工程变更。C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量及所有工程实体数据透明公开,包括设计方、施工方、施工委托方、监理方都可以通过CBIM调用而实现对于数据的把控。这实现了各方对于工程信息的综合把控,能节省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5]。

1.2 CBIM应用问题

由于CBIM技术在国内应用时间较短,应用程度不深入,在国内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目前,CBIM还难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认识不足,推广不力。

在建设过程中参与建设的各单位会产生很多的搭接等问题,这些问题传统的造价控制并不是很有用,CBIM技术虽然能更好地进行造价控制,但造价师们普遍对其没有充分认识。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对CBIM技术重视起来,加大推广力度。但由于前期没有固定的使用人群,导致应用不集中,因此在我国的应用没有得到普遍的发展。

2)行业高速发展的巨大惯性。

建筑业是一个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行业,具有自己固定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这个行业参与人数多,涉及资金大,社会关注度高,已经具有了巨大的前进惯性。在这种基础环境下,人们已经习惯于已有的工程建设模式,而不愿去接纳新的CBIM技术。从目前初期采用CBIM技术的工程来看,CBIM的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从长远来看,工程要想收到长期效益,还需要对CBIM技术短期延性具有一定的容忍性。对于一个如此复杂的行业,接纳一项新的技术是一个阶段性和曲折性的过程。

3)CBIM人才匮乏,培训和咨询不足。

随着CBIM技术在国内的引入和发展以及相关部门对于CBIM的不断重视,CBIM的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目前已有大学成立了BIM的研究小组,但这却远远不能满足CBIM的人才需求。而且,目前很多对于CBIM的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次,并没有上升到实际工程的应用上,缺少实践过程。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CBIM在国内的发展[6]。

2 CBIM技术在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在设计阶段应用CBIM技术时,需要对应用技术存在的风险进行把握,找到根源进行规避。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内容变成建筑实体的过程,是建设工程投资最多的过程。利用CBIM技术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设计阶段。

在进行设计时,通过模型对工程重点和难点的部位进行分析,比如多路线交叉作业时的进度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设计过程中可依据CBIM模型,制定计划、划分流水段,努力做好各工作的衔接问题。同时,结合进度阶段的管理,使成本一目了然[7]。

2)施工阶段。

由于施工阶段涉及的单位较多,搭接部分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上下位的问题、工期的问题等,这就需要各单位准确协调,保证工期和质量。利用CBIM模拟可以直观准确的表示出这些单位的施工情况和搭接解决方法[2]。

招标之后即确定施工单位,然后即进行图纸会审。传统情况下,图纸会审是以二维平面图纸为基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对图纸进行分阶段、分专业检测。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产生协同共享,也很难从整体上发现图纸存在的问题,这就为后面的施工索赔埋下了导火索。而CBIM模型会便于将各专业的数据进行整合,进行整体三维分析,易于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施工索赔,这从技术上控制了工程造价,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建设。

在施工中,应尽可能确保工程造价在计划投资范围内,以保证造价目标的实现。CBIM可以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这对于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8]。

3 实际案例分析

3.1 项目基本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的主体建筑的高度是580 m,总高度是632 m,地下有5层,地上有121层,单体建筑面积超过56.6万m2,是一个特大型超高层的建筑工程[9]。

3.2 项目应用CBIM技术的原因

建设的管理难度巨大,主要难题涉及统筹协调、投资控制、进度控制、信息共享、合同管理等方面内容。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项目统筹协调阻力大。

该工程巨大,分支系统多,参建单位杂,设计的专业领域广。因为各个系统、各个方面相互关联,这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采购网。这就需要对供货商进行统筹兼顾,严格把控[10]。

2)海量信息共享传递难。

本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安装的信息繁多且冗杂,图纸保存在设计图、施工图及竣工图中,且图纸数量巨大。因为参建单位众多,导致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非常困难,这就会减缓建设进度,加大成本投入。这严重制约了建设单位的效率,导致务工、造价提升等情况。

3)进度质量控制要求高。

本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近6年,建设周期长,施工复杂,管理难度大。但是,行业普遍生产力水平低、管理能力有限。因此,这对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创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本建设工程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些因素,这种超大型建设工程需要更多更新的技术支撑。

3.3 CBIM技术的应用及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这一工程引入了CBIM技术,达到了设计和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目的。例如,在设计阶段,通过CBIM技术在参数化设计、可持续设计、可视化设计及多专业协调等方面的应用改善以及提高图纸质量、协调性和完整性,提前做好设计变更对于造价的影响及做好预防工作。在施工阶段,可利用CBIM技术做好施工四维动画模拟、施工现场监控、施工深化图和三维协调施工等,实现对施工成本的管理及把控[11]。

4 结语

CBIM技术在国外的广泛普及和良好运用,让我们看到了它在工程造价控制上的潜力。随着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对该技术的不断重视,它所受到的推广力度和资金支持会越来越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BIM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有待实际工程的检验。可以大胆展望,CBIM技术将在国内建筑工程中广泛普及并引领我国建筑行业走向新高度,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12]。

猜你喜欢
图纸工程造价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填单位 要推敲
看图纸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工程造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