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

2019-12-02 08:21崔军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难句听力语法

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9年江苏省公布了新的高考方案,2021年起高考英语采用全国卷,英语总分也从120分提高到150分。面对这一新的形势,笔者觉得高中英语教学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强调英语在高考和今后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2.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3.

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4. 适当控制教学和考试的难度,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总是失败,很难有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夯实语法基础

一段时间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重阅读,轻语法教学的现象,部分教师总认为重视语法教学太陈旧,其实语法是英语的基础,英语句子往往较长,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语法基础,学生就不可能理清长难句的句子结构,不可能理解这些长难句的意思,那就谈不上阅读能力的培养了。更何况采用全国卷之后,语法填空、短文改错等题型的作答都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法基础。

三、教师要尽可能地用英语授课

学生只有多听英语,多说英语,才能进行英语交流。教师要尽可能地用英语授课,而且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以前江苏卷听力分值是20分,而全国卷听力是30分。要想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不能误认为就是让学生做听力测试题。其实更重要的是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英语交流。

四、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考的重要的考查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文本中不能简单地翻译文章内容,而是要与学生一起理清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对有关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习能力是学生终生受益的能力,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引导和服务的作用。我觉得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十二字方针“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很实用。真正做到这12个字,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体,学习能力定会提高。

六、重视阅读教学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要有大量的输入。2019年全国卷涉及如:一项新的网络空间安全技术,新鲜空气对健康的益处,家长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的意义,在线修读课程时如何与教授建立良好的沟通等话题,这些文章都来源于外刊,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这些文章,只有靠平时大量的阅读,而且要鼓励学生阅读外刊,阅读英语原著,仅仅靠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当然学生阅读原著刚开始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推荐难度适中的原著给学生,指导学生处理阅读中的生词、长难句等问题。

新形势呼唤教学改革,但是改革也不是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也要反思传统教学中的好的做法,予以保留,比如说20世纪英语教学中强调的背诵,个人认为不论什么时候,背诵在英语教学中都是重要的。中美主播跨洋約辩的刘欣说过:没有背诵的原始积累,想一步登天很难。

(作者:崔军,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难句听力语法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标记法”解析长难句
引导学生分析长难句的几个措施
Brain Clubs in the USA
扫清阅读障碍 搞定英语阅读
跟踪导练(二)4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