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利比亚战争中联军的空袭作战

2019-12-05 21:19孙忠敏
军事历史 2019年1期
关键词:联军卡扎菲利比亚

★ 孙忠敏 薛 军

1911年,意大利军队的朱利奥·加沃蒂少尉,驾驶“鸽”式单翼机,在今天利比亚这片土地的上空,向控制这片土地的奥斯曼军队投下了4 颗各重2 公斤的“西佩利”式榴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首次空袭作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今天空袭作战的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2011年3月19日,恰好在首次空袭100 周年之际,空袭作战在利比亚再次上演,以北约为主体的联军对利比亚发动了历时8 个多月的空袭作战。由于北约是当今世界军事实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军事集团之一,利比亚战争中联军实施的空袭作战,能够代表当今信息化时代空袭作战的世界最高水平,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空袭作战的一些新特点、新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利比亚战争中联军实施的空袭作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一、利比亚战争中联军实施空袭作战的特点

(一)空袭准备时间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空袭作战而言,一般来说准备时间越长、越充分,效果就越好。而利比亚战争联军空袭作战的准备时间,在近期局部战争中是最短的,成为利比亚战争联军空袭作战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近期局部战争中,空袭作战准备时间通常都比较长。例如,海湾战争空袭作战准备时间为167 天,科索沃战争空袭作战准备时间为175 天,阿富汗战争空袭作战准备时间为25 天,伊拉克战争空袭作战准备时间为428 天。

利比亚战争空袭作战准备时间则是比较短的。有的学者认为,利比亚战争空袭作战准备时间为2 天。如果按这个时间来算,无疑利比亚战争的空袭作战准备时间是最短的。但是,这一结论未必所有人都能同意。因为从理论上来讲,构成联军的各参战国的作战准备,未必等到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结束之后才开始,完全可能从更早的一个时间点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根据我们的研究,联军进行空袭作战准备的开始时间点或许可以前提到2月26日。美国第17 航空队司令兼美国非洲空军司令部司令玛格丽特·伍德沃德空军少将曾说过,2月26日,她“接到第一个可能实施作战行动的作战准备命令。当天,联合国通过了第1970 号决议,要求利比亚当局停止暴力行动。300 名(美国)非洲司令部人员负责在36 小时内制定出计划,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①John A.Tirpak.“Lessons From Libya”,Air Force Magazine,DECEMBER 2011.。而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明确道,“只要建立禁飞区就必须对防空系统进行打击”②John A.Tirpak.“Lessons From Libya”,Air Force Magazine,DECEMBER 2011.,言外之意就必须要进行空袭。由此可以推断出,2月26日为联军开始空袭作战准备的时间点,至3月19日开战,联军空袭作战准备时间为21 天。这个数虽然比前面所提到的2 天时间长了一些,但仍是近期局部战争中时间最短的。

这次空袭作战准备时间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

第一,事发突然情况紧急,不容联军做过多的准备。从近期局部战争我们会发现,只要是事发突然情况紧急的,战前准备时间都比较短;反之,战前准备时间都比较长。利比亚战争联军的空袭作战就属于前者。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内战爆发后,西方国家原以为利比亚也会像突尼斯、埃及等国一样,国内反对派能很快将卡扎菲推翻。但出乎西方国家预料的是,卡扎菲政权相对稳固,反而是反对派没多久就面临着被卡扎菲部队吃掉的危险。由于情况紧急,联军必须尽早出兵,否则等反对派武装被灭掉之后就找不到出兵借口了。这样,就使得空袭准备时间相对比较短。

第二,拉长空袭作战准备时间的因素相对较少。空袭准备时间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阿富汗战争中的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曾多次催促美军要极早对阿富汗实施空袭。但对美军来说,如果营救飞行员的救援部队没部署好,空袭作战是不会开始的,否则美军官员认为那就是犯罪。然而,要解决好救援部队的部署问题并非易事。若部署在海上距离太远,一旦飞行员有事来不及营救;而若部署在陆上,则必须得到相关国家的许可。为了争得乌兹别克斯坦的同意,美国花费了很长时间,以至于空袭作战不能尽早开始。而这一问题在利比亚战争中就不曾存在,因为利比亚与内陆国家阿富汗不同,利比亚是沿海国家,把救援部队部署在利比亚沿海便可完成救援任务。空袭作战的制约因素少也是这次空袭作战准备时间短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空袭作战进程中变更指挥权。空袭作战作为战争主要作战形式,在实施过程中,负责其指挥的行为主体一般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特别是很少由一个指挥机构转交给另一个指挥机构。而利比亚战争中,空袭作战的指挥权,不仅由一个指挥机构转交给另一个指挥机构,而且是由一个国家的指挥机构,转交给了一个国际组织的指挥机构,这在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是联军空袭作战的一个突出特点。

空袭作战进程中变更指挥权,就是由美军指挥体系转移到北约指挥体系。就具体组织实施利比亚行动的指挥机构而言,在美军指挥体系中为“奥德赛黎明”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在北约指挥体系中为“联合保护者”特遣部队司令部。

美军之所以在最初阶段担负起空袭作战指挥的责任,是因为当时情况紧急只有美国最具备指挥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条件,而其他国家都不具备。兼任“奥德赛黎明”联合特遣部队空中组成部队司令的玛格丽特·伍德沃德空军少将曾说过,“这次行动最容易的一个方面就是联军没有争议地接受了美国的领导,每个伙伴都明白需要有统一的指挥,并且每个伙伴都尊崇美国空军来担当这一重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有美国空军才具有指挥和控制这场战斗的能力”③John A.Tirpak.“Lessons From Libya”,Air Force Magazine,DECEMBER 2011.。实际上,从一开始美国就不想接手指挥权。早在空袭行动开始后的第二天,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就提出,美国希望在几天后由英法或北约牵头实施轰炸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美国将指挥权交给北约的主要考量,一是减轻国内政治压力,二是卸掉沉重财政负担,三是降低阿拉伯世界反美情绪,四是交权后仍可发挥主导作用。众所周知,美国是北约盟主。美国将指挥权交给北约,只不过是从自己的左手换到了自己的右手而已,交权后仍可发挥主导作用。

但是,美国要交出指挥权并不容易,因为盟国在交权问题上存在分歧。虽然具体情况比较复杂,但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两种情况:英国和意大利等国支持北约接手指挥权,而法国、土耳其和德国等国不希望北约接手指挥权。盟国经过不断的磋商和协调逐渐达成了一致。北约于21日开始接管“武器禁运”的指挥权,31日正式接管空袭作战指挥权。至此,全部军事行动指挥权交接完毕。

(三)空袭以支援地面作战开始。现代空袭作战,通常都是以打击敌方空军基地、防空和指挥系统等目标开始,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实施了38 天空袭作战,然后才发起地面进攻的,战争是以对伊拉克实施战略空袭开始的。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局部战争中也如是。而利比亚战争中联军的空袭作战,却是以支援地面作战开始的,打破了西方空袭作战的惯例。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空袭作战之所以不以支援地面作战开始,其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空袭作战的风险。这不仅在实践上已经成为西方军事行动的一贯做法,而且已经上升为西方军事理论层次,成为一种理论认识。

但是,利比亚战争中联军的空袭作战,却是以支援反对派武装地面作战开始的。3月19日17 时45 分,法国的8 架“阵风”战机从圣迪济耶基地起飞,2 架“幻影”2000D 从南锡基地起飞,另外2 架“幻影”2000D战机从第戎基地起飞,在从伊斯特尔基地起飞的6 架法国空中加油机和预警机的保障下,飞越1800 英里率先对班加西外围正在与反对派武装作战的卡扎菲部队的装甲车队实施空中打击,打响了空袭作战的“第一枪”。

而联军这样做,的确使参加空袭作战的飞行员面临巨大危险。美国詹姆斯·德雷普空军上校撰文说,“法军的首次攻击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因为利比亚的地空导弹防卫系统尚存,美国和英国计划当天晚上才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实施摧毁”①James H.Drape.“Building Partnership Capacity: Operation Harmattan and Beyond”,Air & Space Power Journal,Summer 2013.。

联军明知面临风险却仍然坚持这样做有其不得已的特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支援反对派武装地面作战,对联军达成此次空袭作战的目的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次利比亚战争中,联军不想出动大规模地面部队进行地面作战,想以空袭作战为基本作战形式打一场“代理人”战争,而这里的“代理人”就是利比亚反对派。在整个战争中,联军要靠反对派武装实施地面作战从而推翻卡扎菲政权。离开了反对派武装,联军的“代理人”就不存在了,联军的“代理人”战争的战略目的也就无法实现。所以,支援反对派武装地面作战,对于联军达成空袭作战目的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第二,当时战场情势危急,若等夺取制空权之后,再支援地面作战就来不及了。当时,卡扎菲的部队距班加西只有20 公里,情势已万分危急。眼看反对派武装就要被卡扎菲的部队完全吞掉,此时如不采取行动,反对派这个“代理人”就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法国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言人塞利·伯克哈上校所说,明知面临风险联军也“不得不快速行动”②Elizabeth Pineau,Actualites,Libye,misson,la France Première a ouvrir le feuEB/OL.reuters,http://irmineblancdumonde.Wordpress.com/2011/03/20/actualites-libye-misson-la-france-premiere-a- ouvrir-le-feu/.。

当然,法军之所以这样做,也与他们对利比亚的情况判断有关。法军认为,利比亚防空力量相对较弱,对法军飞机的威胁有限。

从战争实践的结果来看,联军这样做达到了预期目的。如果再推迟一段时间,等联军获取制空权后再去救反对派,恐怕到时反对派早已不复存在了。

(四)大量使用新式空袭装备。西方国家把利比亚作为新式武器装备的“试验场”和世界军火市场的“展示台”。因此,在利比亚战争联军的空袭作战中,西方国家投入了大量新式空袭武器装备。在作战中,联军空袭武器装备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

无论在突袭平台、突袭弹药方面,还是在突袭支援保障兵器方面,都有一些新的装备投入使用,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美国海军“佛罗里达”号巡航导弹核潜艇。该艇是在利比亚战争中首次投入实战使用的新式空袭作战平台。它是由“佛罗里达”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而成的,2006年改装完毕后重新服役。改装后的“佛罗里达”号最大的性能优势,是携带巡航导弹的数量大。艇上原有的22 具“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系统被换成了巡航导弹发射系统,可携带多达154 枚的“战斧”巡航导弹,比一般的舰艇携带巡航导弹的数量都大。例如,“普罗维登斯”号核潜艇只能携带38 枚巡航导弹。在利比亚战争中,联军在发起空袭的当天就发射了大约110 枚“战斧”巡航导弹,对利比亚的重要战略目标实施了打击,而其中大部分的导弹都来自于“佛罗里达”号。

二是“台风”战斗机。该战斗机被称为“欧洲混血儿”,因为它是由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共同研制生产的。该机属于“三代半”战机,拥有先进的侦察吊舱和超乎寻常的对空作战能力,是目前欧洲空军最先进的服役战机之一,这一次是首次投入实战。从世界范围来看,虽说它不是最先进的,比F-22、F-35 等四代机要逊色一些,但是F-22、F-35 等毕竟还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所以“台风”战机是经过实战的最先进的飞机之一。在利比亚战争中,一架部署在意大利南部焦亚-德尔克莱空军基地的“台风”战机,于4月12日在米苏拉塔南部地区,使用增强型“宝石路Ⅱ”激光制导炸弹击毁了两辆卡扎菲部队的坦克,标志着该型战机在利比亚战争中的首次对地攻击作战获得成功。

三是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该机是在利比亚战争中首次投入实战的一种新型电子战飞机,参战前一个月才刚刚部署美国海军。由于EA-6B 已老化落后,将于2015年退出现役,波音公司在F/A-18F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了EA-18G,以便替换现役的EA-6B 飞机。相对于EA-6B,它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电磁攻击能力强。过去的电磁干扰往往是将能量分散在比较宽的频带上,就像电磁频谱领域的“地毯式轰炸”,需付出的功率代价大,效果却不佳。而EA-18G 却不同,它可以通过对干扰对象的调频图谱的分析而自动追踪敌发射频率,实施跟踪瞄准式干扰,首次实现了电磁频谱中的“精确打击”。其次,拥有当今世界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无线战术通信系统。它装有全新的通信对抗系统吊舱以及干扰对消系统吊舱等先进电子装备,在释放电磁干扰的同时,仍然能保持与己方的正常通信。再次,具有高机动性。由于它是在F/A-18F“大黄蜂”战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因此EA-18G 继承了“大黄蜂”的所有优点,特别是“大黄蜂”的高机动性,EA-18G 也同样具有。该机可同时与执行火力打击任务的战机一起飞行,既省去了集结的麻烦,又提供了伴随保障和电子支援。最后,兼具对地攻击能力。它拥有11 个挂点,而EA-6B 只有5 个挂点。所以,EA-18G 除能携带高速反辐射导弹,还能携带精确制导的防区外武器,兼具对地攻击能力。在战争中,EA-18G 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利比亚战争联军空袭作战的经验

(一)保持前沿部署,对取得空袭作战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冷战结束后,西方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远程空袭作战能力建设,特别是美军更是提出了“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全球作战”战略构想,而对前沿部署问题有所忽视。但是,在利比亚战争中,联军仍然保持了相当数量的前沿部署。纵观利比亚战争联军的空袭作战全过程,保持前沿部署对取得作战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战争中,联军的前沿部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陆上空军基地,如意大利的特拉帕尼、焦亚-德尔克莱、西格奈拉、阿维亚诺军事基地等;二是指部署在地中海上的舰艇编队,如美国派出的“佛罗里达”号核潜艇、法国派出的“戴高乐”号航母、英国派出的“胜利”号核潜艇等舰艇,以及其他国家派出的舰艇等。

保持前沿部署,给联军突袭作战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了联军空袭作战的反应速度。部署的越靠前沿,空袭作战的距离越短,反应速度就越快。在利比亚战争中,联军把各型舰艇前沿部署在利比亚海域,在战争开始当天,携带“战斧”巡航导弹的联军舰艇,在当地时间18 时发射了大约110 枚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在经过了1 小时的飞行后,于19 时击中了目标。而部署在美国本土的B-2 隐形战略轰炸机,从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飞行了30 多个小时,才对利比亚的加达比亚机场实施了空袭。显然,前沿部署可以提高联军空袭作战的反应速度。

第二,加大了联军空袭作战的强度。在战机型号相同、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战机部署的越靠前沿,其飞行距离越短,打击频率越高,空袭强度就越大。例如,从英国起飞的战机在8小时内只能实施一次空袭,而前沿部署战机,1 小时便可实施一次突袭,在8 小时内却可以实施多次空袭,自然可以加大空袭作战的强度。

第三,增强了联军空袭作战的持续力。要使战争进行下去,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力来维持。使用B-2等远程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对利比亚实施空袭,费用太高。B-2这样先进的远程轰炸机实在是太“娇贵”,仅擦洗一次就需要10 万美元,其中还没有包括维护的8 万美元的材料费。使用这种方式实施空袭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连美国也很难负担得起。相对来说采用前沿部署这种方式,消耗较低,使空袭作战更容易持续下去。

(二)各类空袭武器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最佳效能。在利比亚战争中,联军综合运用多种空袭武器,使各类空袭武器在空袭作战的过程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整体最佳效能,取得了“1 +1>2”的作战效果。具体来说 ,这种结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斗轰炸机与战略轰炸机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让携弹量大、对攻击固定目标具有优势的B-2等战略轰炸机去攻击弹药库、飞机与车辆维护设施以及与指挥及控制和防空系统有关的建筑物等固定目标。让携弹量小但打击精度更高具有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优势的“阵风”等战斗轰炸机,去攻击卡扎菲的地面部队。这样便使它们各自优势得到有效互补。

第二,高空飞机与低空飞机相结合。为防止地空导弹和高炮对临空战机所带来的威胁,联军在一开始使用高空飞机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一般都是在3000 米以上高度就投弹返航,这就使卡扎菲的防空炮火鞭长莫及。但是,高空飞机识别目标困难,打击精度不如低空飞机。所以,在联军取得制空权后,又派出打击精度更高,并且可实时攻击的AC-130U、A-10、“虎”式和“阿帕奇”等低空飞机,对卡扎菲部队的运动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不过,低空飞机仍然需要高空飞机的火力支援,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第三,无人机与有人机相结合。例如,在对卡扎菲实施“斩首”行动中,美军‘捕食者’无人机从意大利西西里岛起飞后,经过长时间的飞行,于第二天下午在苏尔特城外上空发现了疑似卡扎菲车队的目标,立即发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但无人机毕竟携弹量少、威力小。所以,从无人机获得信息的“阵风”战机迅速赶到,对目标发射了“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和AASM 精确制导炸弹。这次行动虽然没有直接将卡扎菲炸死,但使反对派武装抓获了卡扎菲,加快了战争进程。

第四,巡航导弹与精确炸弹相结合。在利比亚战争中,联军将巡航导弹与精确炸弹结合使用,不仅提高了空袭效果,还提高了战争效益。在空袭作战之初联军尚未获取制空权的情况下,除在班加西方向冒险使用轰炸机投掷精确制导炸弹之外,为安全起见,联军在第一天首先从地中海的军舰和舰艇上发射了112 枚巡航导弹对利比亚22 个重要战略目标及防空设施进行了打击,之后巡航导弹的使用量逐渐减少。因为在基本掌握制空权后,还大量使用巡航导弹就不妥了,一方面巡航导弹的精度相对较差,另一方面联军也负担不起。一枚巡航导弹造价为100 万美元,而一枚JDAM 仅4 万美元。因此,联军便用价格低廉的精确炸弹逐渐代替了费用昂贵的巡航导弹。

(三)采取多种措施,实现联军空袭作战“零伤亡”。“零伤亡”是指在与敌军交战过程中力求避免己方作战人员伤亡,使伤亡为零或接近于零。在利比亚战争中,联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武器,但联军在空袭作战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力求避免自己的人员伤亡,最后以“无一名盟军人员伤亡”①John A.Tirpak.“Lessons From Libya”, Air Force Magazine,DECEMBER 2011.的代价取得了空袭作战的胜利。

在利比亚空袭作战中,为了避免伤亡,联军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在防空火力圈外实施打击。在敌防空火力圈外实施打击,无疑可以大大降低受敌攻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部队的生存能力。在战争中,联军实施的防空火力圈外打击,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从部署在地中海的海军舰艇上发射巡航导弹,二是从空中战机上发射空射阿萨姆导弹和空射巡航导弹。

第二,使用无人机实施打击。使用无人机实施打击,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存在飞行员伤亡问题。因此,在利比亚战争中,联军使用了大量无人机,仅“捕食者”无人机就完成了145 次空袭打击任务。

第三,实施隐形突击。采取这种方式,因其所具有的隐形特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第四,掌握制空权。在战争中联军特别重视制空权问题。在大多数普通战机投入作战前,先由部署在地中海的联军潜艇和驱逐舰对卡扎菲部队的防空阵地等战略目标实施打击。之后,派出隐形战略轰炸机从美本土起飞对利比亚加达比亚军用机场实施远程奔袭轰炸,致使卡扎菲部队的战机不能起飞迎战,夺取了制空权。除了不得不冒着风险在班加西对卡扎菲的地面部队进行打击之外,联军其他普通战机全都是在夺取了制空权之后才实施空袭的,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战机和飞行员的安全。

第五,利用夜暗隐蔽突袭。因为在夜间进行,联军可以凭借先进的夜视装备使其空袭作战不受影响,而技术实力较弱的利比亚一方则不然,在夜间很难实施有效的反空袭。这样就可以使空袭行动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在最初阶段,联军对利比亚的空袭作战行动绝大多数都是在黄昏后黎明前实施的。直到5月28日G8 峰会之后,为了加大空袭力度,联军才不分昼夜实施全时域空袭。而此时卡扎菲部队早已丧失了防空能力。联军的这一做法,有力保障了飞行员的安全。

第六,防护与救援并重。在战争中,联军不仅重视对突袭战机进行护航,而且还特别重视救援工作。例如,3月21日,一架从阿维亚诺机场起飞执行突击卡扎菲防空设施任务的F-15E 战机,在距班加西25 英里处坠毁。事发后,2 架海军陆战队的AV-8B“鹞”Ⅱ攻击机、2 架MV-22“鱼鹰”倾斜旋转翼飞机和2 架CH-53“超级种马”运输直升机,从美军“奇尔沙治”号两栖攻击舰上起飞,成功地将F-15E战机的飞行员救起。飞机上的武器专家也由反对派控制区的利比亚人救起,后转移至“奇尔沙治”号上,两人都获得了安全。总之,联军通过防护与救援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部队的生存能力。

三、利比亚战争联军空袭作战的教训

在利比亚战争中,虽然联军最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也确实赢得不容易。联军最初的空袭,很快就摧毁了利比亚防空系统并瘫痪了利比亚空军,使联军飞机能毫无阻碍地飞行,人们普遍认为卡扎菲政权崩溃在即。但是,该政权却硬是撑了7 个多月。用一位西方学者的话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和三个最强大的军事大国”也只是非常勉强地制服了“一个三流的独裁者”①Jason R.Greenleaf.“The Air War in Libya”,Air & Space Power Journal,March-April 2013.。所以,联军的空袭作战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教训。

(一)未能把握好空中支援的重点,致使战争前期地面作战僵局迟迟没能打破。在利比亚战争中,当地面战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之后,双方作战陷入僵局。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就联军的空袭作战而言,选择好空中支援的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这个问题上联军却犯了错误,只是一味地延续了之前以东部为重点的打法,致使战争前期地面作战僵局迟迟未能打破。

3月19日,在联军空中支援下,反对派转危为安,从即将被消灭转入逐渐反攻的有利态势,沿地中海滨海公路从班加西高歌猛进,一路向西。到28日,反对派即将进攻苏尔特城了,可就在此关键时刻,联军却突然停止了对反对派的空中支援,直至31日早上6 点,也只有极少的空袭行动。这一停止给了卡扎菲以喘息之机。卡扎菲抓住时机实施反攻,一直将反对派击退到艾季达比亚。此后,虽然联军又恢复了空袭,但还是未能改变战场的基本态势,至此地面作战僵局形成。这种僵持态势一直持续到了6月底。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联军采取了多种措施,但都成效甚微。在最初阶段,联军将空中支援重点放在了东部以及与东部相连的沿海岸线的几座城市。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当时的战况急需对反对派力量进行救助,如果不把重点放在那儿,反对派无疑会被政府军灭掉,那样联军要想把反对派作为代理人,进行代理人战争就不可能了。但是,地面作战陷入僵局之后,联军仍然将重点放在那里,那就错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如何救人的问题了,而是如何才能打破僵局的问题。联军将沿海岸线作为空中支援的重要方向,虽然一旦成攻突破,便于尔后向的黎波里发展进攻,但是这个方向也是卡扎菲重点防御方向,是难打之敌,所以难以突破。要想求得突破,必须将空中支援的重要方向放在卡扎菲防御的薄弱之处。而纵观整个战场,卡扎菲的薄弱之处正是奈富塞山区。但这个方向在战争前期却“没有得到联军空中力量的重视”①Christian F.Anrig.“Allied Air Power over Libya: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Air & Space Power Journal,Winter 2011.,联军很长时间都没有将奈富塞山区作为空中支援的重要方向。因此,战争前期僵局很长时间都未能打破。

联军未能将奈富塞山区作为空中支援的重要方向,主要原因是联军没有认识到奈富塞山区的反对派武装是一支重要力量,更没有认识到奈富塞山区是卡扎菲力量薄弱之处。在奈富塞山区,反对派武装相对于卡扎菲部队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当地的民众敌视卡扎菲政权支持反对派武装。当地民众主要是柏柏尔人,一直与政府有矛盾,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卡扎菲拒绝承认柏柏尔是一个民族群体,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柏柏尔人与作为卡扎菲所属的部落及其阿拉伯部落联盟有世仇。其次,当地反对派武装占有地理优势。反对派武装居高临下、据险而守,而卡扎菲部队由平原向山区实施进攻,困难较大。对反对派武装所占据的这些优势,联军并没有充分认识,所以未能对奈富塞山区方向给予足够的重视。联军之所以没有认识到反对派武装所占据的这些优势,是因为联军缺乏对利比亚国情的研究与掌握,又没有聘请了解利比亚国情的文化顾问给他们提供相关情况。

(二)协调不畅,造成误炸反对派武装事件频发。在战争史上,空袭作战中出现误炸友军的事件并非罕见。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误炸友军的事件发生得多,而且造成的后果也极为严重。但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队之间的协调相对变得容易,误炸友军事件便有所减少。不过在利比亚战争中,特别是在战争初期,联军忽视了与反对派武装的协调与沟通,致使误炸反对派武装的事件连连发生。

战争初期,联军对与反对派武装的协调问题不够重视,没有派出协调人员与反对派武装进行协调。结果,造成了很多误炸事件。其中,有对反对派武装造成“硬杀伤”的误炸。例如,4月2日,在利比亚东部城市布雷加附近,一伙反对派武装人员向天“鸣枪庆祝”,结果联军战机误以为遭到地面火力袭击,便对其实施空袭,造成13 人死亡;

除此之外,联军还造成“软杀伤”的误炸。例如,6月14日,联军把心理战宣传单误投到兹利坦地区。传单上面用阿拉伯语写着“北约将使用一切可能手段摧毁所有用于针对平民的武装。停止战斗,当你看到直升机,意味着已经太晚了”,并且传单上还配有一辆烧着的装甲车和一架直升机的图片。由于担心再次被联军误炸,反对派武装不得不放弃刚刚从卡扎菲部队手中千辛万苦夺下的阵地。

联军误炸反对派武装事件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丢了阵地。二是削弱了友军的战斗力。三是影响了联军与反对派之间的关系。例如,误炸事件发生后,反对派武装成员萨利姆·米苏拉特曾说,“北约是骗子。他们与利比亚当局站在一边”。

(三)保障存在缺陷,使空袭作战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在利比亚战争中,联军拥有比较先进的保障装备和比较强大的保障力量。联军实施的保障活动为空袭作战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但在这个过程中,联军的保障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联军空袭作战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少特定的情报力量。一是缺少地面特种侦察情报人员。地面特种侦察情报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情报侦察和目标引导。在利比亚战争中,由于联合国1973 号决议禁止联军地面部队进入利比亚,联军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不便公开向利比亚投入地面特种侦察人员,而战场形势却又非常需要地面特种侦察人员。因此,为了要保守住投入地面人员的秘密,就需要投入一些在语言和面孔上与利比亚人比较接近的人员。而在联军当中,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却很少,所以联军明知西方面孔的人容易暴露,也只能投入西方面孔的地面特种侦察人员。这样,为了保密投入的数量就不可能太多,结果远远不能满足战场的实际需要。二是缺少目标分析师。由于未派出更多的地面特种侦察情报人员,通过技术侦察获得目标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些图像情报并非所有人都能够读懂,需要目标分析师来进行判读,而联军却没有足够的目标分析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认为,“训练有素的目标分析专家严重缺少”。三是缺少“情报、监视与侦察”(ISR)平台。通过ISR 平台技术侦察手段获得的目标信息非常关键,联军却没有足够的ISR 平台。北约的一份评估报告称,即使有美国的帮助,北约的ISR 平台“数量还是仅相当于需求量的40%,而这一缺口影响了行动的效果”。

第二,加油机数量不足。利比亚国土辽阔,而联军又缺乏距利比亚较近的合适机场,导致执行空袭作战任务的飞机飞行时间较长,“使得几乎所有的飞机都要依赖空中加油”①Jason R.Greenleaf.“The Air War in Libya”,Air & Space Power Journal, March-April 2013.。但是,“欧洲的空中作战资产与空中加油等作战保障资产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②Christian F.Anrig.“Allied Air Power over Libya: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Air & Space Power Journal,Winter 2011.。也就是作战飞机数量还算够,而加油机的数量却明显不足。“这种矛头和矛杆之间的不平衡”③Christian F.Anrig.“Allied Air Power over Libya: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Air & Space Power Journal,Winter 2011.给空袭作战带来了不利影响,“作战策划人员经常面对两者无法兼顾的窘境:要么保证飞机实施攻击所需的燃料,要么保证飞机安全返回的燃料”④Jason R.Greenleaf.“The Air War in Libya”,Air & Space Power Journal, March-April 2013.。由此,联军战机多次出现因燃油耗尽而紧急迫降的情况。例如,3月22日,3 架卡塔尔空军的飞机,因燃油耗尽紧急降落在塞浦路斯南部的沿海城市拉纳卡机场。

第三,技术保障有漏洞。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在空袭作战装备中的广泛使用,一方面使空袭作战装备的作战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给部队提供了巨大的力量;另一方面使空袭作战装备对技术保障的依赖程度增加,加大了技术保障的难度,同时也给部队带来了更大的危险,一旦技术保障不利,就会使部队造成严重损失。在利比亚战争中,联军空袭作战装备的技术保障就出现了一些漏洞,没能保证作战飞机能够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从而造成飞机的损失。例如,4月27日,一架阿联酋F-16E/F“战隼”战斗机在执行完空袭利比亚任务返回意大利西格奈拉空军基地时,在实施着陆的过程中因发生故障而坠毁。

联军保障存在缺陷给空袭作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来按照计划,“联合保护者”行动中的空袭作战的强度应该达到“一天300 个架次,但实际上维持一天150 个架次都很费力”⑤Jason R.Greenleaf.“The Air War in Libya.”,Air & Space Power Journal, Summer 2013.。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虽说也有联军空中打击力量方面的原因,但支援保障存在的缺陷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联军卡扎菲利比亚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卡扎菲女保镖的主要工作并不是保护他
约旦惊现“卡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