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质量控制

2019-12-06 01:51孙宗认
智能城市 2019年22期
关键词:裂隙岩土工程

孙宗认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如今,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对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勘察技术人员而言,首先要明确勘察特点,然后围绕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从根本上保证勘察过程的规范性和勘察成果的真实、准确性。

1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特点

岩土工程勘察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岩土工程勘察流程

土体由不同颗粒构成,在颗粒间会存在一定的空隙,饱和土有固、液两相,而非饱和土有固、液、气三相。岩体中存在各类裂隙,部分裂隙较粗,部分裂隙较光滑。裂隙产生原因也很多样,如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人为或天然均可形成。

因岩土体形成时自然条件有所不同,所以在自然界中存在很多不同类型的岩土体,并且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上也存在不均匀性,在同一块场地中,不同深度条件下的岩土体具有不同性质,即便是处于同一个点位的岩土体,它的力学性质会因为方向等原因而不同。

岩土体都是自然形成的,其特性会因为各项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能通过勘察来查明,但无法完全查明。由于存在条件具有易变性,且参数具有不确定性,这会对计算条件造成一定影响,导致信息不完全。现阶段,尽管岩土体相关计算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计算的假设、模式与参数等方面有明显差别,所以从客观角度讲,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做好综合判断[1]。

除此之外,因样品采集、运输、制备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实测数据具有随机分布的特点。即便是相同的参数,也会因为测试方式的差异而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对于岩土工程测试,能将其分成三类,即原型的监测、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还包含很多模型试验,多种多样,各具特点与用途。

因条件具有易变性且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会使信息无法完全依赖,对此,简单的计算除了不够精确,也不够可靠。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及对两者的结合,重视概念设计,最终进行综合判断。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如果没有实际经验,则根本无法解决工程问题,但如果忽略了理论,则可能会使局部经验变成普遍真理,进而产生概念性错误。

2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

2.1 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勘察工作质量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我国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职业道德作为资格注册的主要内容。然而,岩土工程勘察比较特殊,与其他行业比较,工作人员面临的困难相对较多,这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是一个很大的考验[2]。

由于岩土介质具有一定复杂性,尤其是现阶段地质灾害数量越来越多,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勘察质量意识,对勘察质量和勘察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即便有现有的岩土资料,也仅可以视作参考。在过去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地基强度等原因导致基础沉降,使建筑产生倾斜或裂缝,由此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损失。基于此,应根据规范的建设程序来办事,在规划设计之前必须先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同时对勘察的标准及规范进行适当修正,提高勘察工作的规范性。在实际工作中,各方为争取更大的利益,违规减少勘察经费,导致质量和安全意识越来越淡薄,最终得到的成果无法为工程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对此,应积极引入勘察监理新机制,从方案的制定、野外勘察及报告提交等方面入手,实行全过程监控。

2.2 建立完善的技术保证体系

岩土工程勘察以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为依据,对场地的岩土体性质、自然环境特性等进行查明和评价,最后编制完善的勘察成果[3]。如今,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多,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对各类软件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勘察效率和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这也使勘察工作变成一项知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对勘察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必须加强岗位责任制,构建技术保证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责任,以实现预期质量目标。就目前而言,岩土工程勘察正执行相关注册标准,这对保证勘察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而且对从事于勘察工作的人员也提出了极高要求,在工作之余,应切实加强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以此尽早通过资格考核,为之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3 注重野外作业队伍建设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在野外进行的钻探是一个复杂的环节,通过野外钻探可以获得的样品,其准确性对实测数据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钻孔六要素如图2所示。如今,勘察工作中,劳务和技术相分离成为必然趋势,部分工程师可能根本到不了现场,只依赖普通劳务来作业,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钻孔的数量不足、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水位测定。对此,企业必须在建立技术力量的基础上,重视和专业队伍之间的协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钻探方面的费用,提高协作意识,以此不断积累相关经验,充分发挥创新性精神,进而实现共赢。

图2 钻孔六要素

2.4 建立勘察数据信息库

当在特定场地进行地质钻探时,对岩性认定及参数的选取光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具备丰富经验。对于钻探的方法及工艺,它会对勘察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取土过程还是包含钻孔垂直度与孔底清洁度等在内的因素,都会对取样质量造成影响。对此,应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了解钻探技术规程,掌握相应的工艺与方法,各项操作都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同时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相关经验,并深入推广[4]。实际的野外操作应尽可能地准确,组织相关人员把各项数据信息都输入到数据信息库当中,以此不断壮大勘察技术力量,为岩土条件正确了解和认识提供良好条件,以此减少勘察实际工作量。

2.5 加强试验室管理

现场试验为明确岩土体各项物理力学特征和性质的重要方法,针对地基上无法开展现场试验的指标参数,需要通过室内试验来确定,对于勘察单位,需要根据相关标准,结合出土量等条件,配置资质与实际相符的试验室。任何一个勘察单位都不允许由未经专业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安排到试验工作,这样会使试验操作不规范,导致结果失真。另外,相关试验设备应满足相关要求,严格按照试验规程选择适宜的试验方法。为有效提高试验效率,首先要保证相关操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提高职业道德;其次则要在财务方面开展独立核算,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经济剥离[5]。

2.6 注重各生产要素对应的质量控制

设备与仪器是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对其种类与各项参数实施市场调查,以确定适宜的供应商,对仪器和设备的采购予以严格把控,严格遵循节省资金和满足勘察基本要求的原则[6]。对于新采购的设备和仪器,必须要有齐全的合格证,通过试验检测,确定设备仪器的性能及参数是否满足要求,检查确认无误后,即可在作业过程中使用。现场勘察过程中,应做好对各类设备仪器的安排和调配,尽可能使人和机实现合理调配,避免长时间闲置,保证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另外,还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为设备做好检修养护,使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在任何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前,都要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岩土工程勘察,以明确场地范围内的岩土体基本情况,为相关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为保证勘察工作质量,应在明确岩土工程勘察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猜你喜欢
裂隙岩土工程
充填作用下顶板底部单裂隙扩展研究①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主、次裂隙对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的影响研究*
子午工程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
工程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