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专业标准”入职 建“四声”同奏校园

2019-12-06 06:26董步才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校园学校老师

董步才

作为校长队伍中的新兵,我在工作之初茫然过、颓然过,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往往手足无措。《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有如仙人指路,我在研读后顿感柳暗花明。

《标准》明确了校长的定义,即“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据此,校长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其工作主要涵盖“领导与管理”两个维度。如果说前者是仰望星空,那么后者则是脚踏实地。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及终身学习,为校长专业标准的五大基本理念,从不同的角度明晰工作的重心,重申德育的高度,拓展育人的广度,挖掘教育的深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掩卷而思,面对淮安市建淮乡初级中学,我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领导与管理”的“专业人员”,便成为绕不开的现实问题。

建淮中学创建于 1956年,占地 32000平方米,办学六十年,成果丰硕,特别是近几年先后获得”江苏省示范初中”“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平安学校”“省节水型学校”“淮安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市数字化校园”“市文明单位”等殊荣。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虽为江苏省首批农村示范初中,但目前生源严重萎缩,高峰时有两千多人,而今仅余约两百人。由于建淮中学地处江苏省国信产业园内,并被规划为商业用地,计划异地新建,所以近几年政府投入较少,相继错过现代化创建及现代化提升两大工程,校容校貌相对落后。

据上所述,建淮中学已是过去的“梁园”,曾经辉煌、现今衰败。客观条件的限制既已无法左右,主观努力便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出路。结合学校实际,经反复调研,我们拟定将建淮中学打造成“四声校园”,即校园应响起“朗朗的读书声”“铿锵的脚步声”“动听的歌声”及“爽朗的笑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此,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进而开拓思维、陶冶情感;要注重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善读书,在阅读中体会乐趣,快乐成长。让校园响起朗朗的读书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我们的教育主体为学困兼贫困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开口讲话尚不易,更不必说去朗诵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首先我们精选易识易记的名言佳句,将之张贴上墙,大力营造适合于朗读的外部氛围。其次我们要求各科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张口阅读的能力,其他老师亦应让学生大声读题。最后我们将不定期地举行关于阅读的竞赛活动。我们以培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切入口,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改善师生的敌对关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列夫 .托尔斯泰曾说: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 ,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 ,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强健的体魄是事业的根本,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健康是健全的基础。为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 1小时”之精神,我们提出校园应响起铿锵的脚步声的口号。为此,我们采取措施如下:1.召集体育教研组全体成员开会,明确体育运动的重要性,确保体育课的授课质量。2.聘请专业工作人员教授韵律操,集体活动完成跑操和韵律操,自由活动由各社团自行安排。3.以节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体育运动真实有效地开展。元旦时,我们举办“辞旧迎新”长跑比赛;教师节时,我们举行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师生同场竞技等等。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 ,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智商高的情商未必高,而情商高的智商必定不低。培养学生的情商,音乐、美术老师责无旁贷。一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或一幅《万山红遍》让人热血沸腾,爱国之心油然而生。改变过去不重视音乐与美术课的开设,转变思想变换思路是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求老师精心备课,遴选艺术作品,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式的熏陶。为保证效果,我们不定期的举办音乐及美术优秀教案评比。学期末,我们还进行学生才艺汇报演出,并进行评比,其结果与老师绩效工资挂钩。现在,悦耳的歌声不时传出教室,学生美术作品也时常出现在橱窗中。

有了朗朗的读书声、铿锵的脚步声、动听的歌声,校园里自然有了师生爽朗的笑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生的道德、意志及品质都在悄悄的发生可喜的变化。德智兼备、身心两健、文韬武略的建淮中学教育追求,我们业已上路,那就是我们的“诗”与“远方”。

“纵使一夜风吹去,自在芦花浅水处。”在可控的自由限度内,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着。而我们的老师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出了问题,临近学期结束时,多渠道反馈的信息是教师想“四不”,即不愿做班主任、不愿教文化课、不愿教毕业班与不愿上辅导课。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我们立即成立工作组,深入教师群体,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后来得知根本原因是教师的工作量严重不均衡,验证了古语“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么造成不均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原来我们学校的老师有近一百人,而学生还不到二百人,教语文的肯定比教地理的周課时多,而加大地理老师的周课时,又没有学生与班级。语文老师看见地理老师比较清闲,久而久之,心理失衡导致工作大打折扣,其他学科亦然。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自然是人事调整,对人力资源进行重组与优化,而学校却无此权利。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怎样解决老师的心理失衡问题?回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正面应对。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思考:1.加大考勤力度,所有老师同时上下班。2.提高工作量在绩效工资二次分配中的份额,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3.“评优评先”向班主任及承担大工作量的老师倾斜。以上做法定显粗浅,乃至谬误,恳请专家指点迷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进之路并非康庄大道,幸有《标准》与专家指点,我们将以打造“四声”校园为突破口,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江苏省淮安市建淮乡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校园学校老师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