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统计学课堂有效性初探

2019-12-08 23:36卢珍珠
营销界 2019年13期
关键词:课件教学内容课堂

卢珍珠

我们常说:“教学相长”,说的就是教学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学过程增长知识,教师也在通过教学过程提升自己。提高课堂有效性,根本上还是需要“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作为教师,即使在教学前翻看了多本参考资料,对课件和教案熟稔无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还是会发现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有差距。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与备课不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过程,除了跟老师的授课水平有关外,跟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积极性甚至教学环境都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想提高统计学的课堂有效性,要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

一、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说过:“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教师是知识的输出方,学生是知识的接收方,如果输出方储备不足,接收方能收获的知识就更少了。作为教师,应时刻保持对知识的饥渴,除了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也应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拓展教学资源,挖掘能够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百分百多媒体教学已经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实现,使得现代教学更加灵活便利,但也要求教师除了熟悉课本知识外,还能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应用尤其是PPT 的制作方法。但制作课件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尤其是统计学课件需要编辑各种复杂的公式。许多老师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借用他人课件,或者一份课件用多年都不更新其中的案例和内容,不熟悉课件或课件老旧,都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时刻关注本课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理论,并在每次上课前检查课件,与时俱进地更新案例,提高课件的趣味性。例如讲正态分布,可以联系当前中国老龄化和少子化加速、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现象来解释左偏分布和右偏分布,用现实案例解释统计知识,通俗易懂。

(二)拓展知识面

开拓眼界是我们常对学生说的话,作为教师,何尝不需要如此。如果囿于自己这门学科的知识,在课堂上就很难举出生动的案例,与学生的互动性就会下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了解时事,甚至可以了解一些热点话题,当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兴趣缺缺的时候,可以放松几分钟同学生聊聊时事新闻,如果能把时事新闻与统计知识结合起来就更好了。比如讲统计指数,可以先与学生聊聊物价,进而引出CPI(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概念;讲相对指标,可以先聊聊现在的二胎政策、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进而引出比例相对指标这个概念,学生不仅印象深刻,并且能迅速理解相关概念。

(三)科学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高职学生的培养应以能力为核心,教学内容应具备职业性、前沿性的特点。而我们使用的教材内容往往理论性较强、现实性不足。教师要能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对教材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加工,尽可能从企业的真实完整项目中选取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将核心教学活动与企业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通过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无论是知识准备还是思维方式都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奥苏贝尔强调:“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教师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前,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

(一)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授课前,通过查看人才培养计划,了解学生都学过哪些课程;在授课中,也可以通过谈心谈天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比如在讲授抽样推断之前,先询问学生对于概率论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复习一下概率论知识再进行抽样推断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通过作业、测验等方式了解学习效果

很多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讲的酣畅淋漓,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清楚,教师认为的重点难点,并不一定是学生认为的重点难点,应通过布置作业和随堂练习来检验教学效果,并在课堂上进一步讲解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和易错点。随堂的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计算题可以当堂检验学习效果,但还不能检验到全部学生,还应该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易错点。例如统计整理这一章的重点是将原始资料整理为统计表,而统计表有固定的表格样式和数字格式,学生虽然都能够快速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但作业中编制统计表却有许多格式的不规范,这些只能通过作业体现的问题,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一步强调和巩固。

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即使教师备课充分,讲解清晰,也仍然会有部分学生不听讲、不配合、不参与,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和课堂参与度,便成了教师常谈常新的一个话题。

(一)联系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统计学研究的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方法,如果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可以将统计方法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学生的生活和兴趣为出发点,利用真实事件安排活动。例如,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这两个章节,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获得和整理调查资料,我结合学校刚刚发放新的校园卡为背景,要求学生以“经管学院全校师生对新旧校园卡的使用感受”为主题设计调查问卷,训练学生调查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备好课就直接按照自己的备课内容照本宣科,学生鲜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因此,学生不仅容易注意力分散,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应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主场,学生也能够参与进来。例如讲统计指数时,需要先假设几种不同种类的商品的价格和销量进行举例说明,教师可以主动问学生选什么商品好,如果学生调皮地说选辣条、方便面、奶茶,就可以以这三样商品为例进行举例讲解,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爆发出阵阵笑声,课堂气氛瞬时活跃起来,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不论何种措施,都需要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观念、走出舒适区,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课件教学内容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