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异常气候对露地甜樱桃生长结果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2019-12-09 15:16张德合张颜春刘文林刘文先李仁芳
烟台果树 2019年4期
关键词:雌蕊原基平度

张德合 张颜春 刘文林 刘文先 李仁芳

(1 山东省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平度266700;2 平度市农业局,平度266700;3 平度市绿洲植保中心,平度266700;4 平度市云山镇观里村,平度266700;5 平度市福临家园,平度266700)

近几年,各地异常气候频繁发生,直接制约了对气候反应敏感的甜樱桃种植业的发展,明显影响其生长结果, 大幅度减少果农的经济收入。 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就异常气候对露地甜樱桃生长结果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简单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 异常气候及造成的影响

1.1 冷冬与暖冬加重病虫害发生程度

据山东省平度气象站资料, 从2009~2018年共发生5 次冷冬、5 次暖冬。 每次冷冬发生后果树物候期均较常年推迟,而且伴有腐烂病、流胶病严重发生。当暖冬发生后,由于气温较常年偏高,因而有利于病(褐斑病、干腐病等)、虫(红蜘蛛、绿盲蝽等)害越冬,增加其越冬基数,加大了翌年的防治难度。因此,不管是冷冬还是暖冬都会对甜樱桃生长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留下减产的隐患。

1.2 萌芽期倒春寒造成雄蕊败育

生产发现, 暖冬之后发生倒春寒的机率比较大,造成的危害也比较严重。尤其在甜樱桃萌芽时(适宜气温8~18 ℃)发生倒春寒,不仅造成花粉形成数量的减少,而且降低质量,造成雄蕊败育,成为无效花,不能进行有效地授粉受精,出现大量落花。近几年来,萌芽前后多次发生倒春寒,是很多甜樱桃出现“满树花,坐果少或不坐果”的一个主要原因。

1.3 花期高温、低温、大风与降雨,造成大量落花

在平度, 露地甜樱桃盛花期多在4 月中下旬,历时7~10 d。多年来在这一时段,气温经常忽高忽低,而且时有大风,偶有降雨(中雨以上)。这样的气候给处于盛花期的甜樱桃带来诸多的伤害。此时若温度(适宜温度18~20 ℃,最高不能超过22 ℃)过高(超过25℃),不但缩短花期,减少授粉时间,而且造成柱头过快干枯,减少花粉黏落的机会,降低发芽率。另一方面,落在柱头上的花粉即使发芽,也会因高温造成花粉管极短或失去活力,不能进行有效地授粉受精。另外,花期低温、大风、降雨同样会造成花粉不落柱头、发芽慢而少、花粉管生长异常等授粉受精障碍,而且这样的不良天气还抑制了授粉昆虫的出巢访花活动(蜜蜂出巢适温16~18 ℃,壁蜂14~16 ℃),错过授粉良机,造成大量落花。

1.4 谢花后(幼果期)高温干旱,造成大量落果

在平度,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甜樱桃谢花后便进入了幼果生长期,其适宜温度为12~22 ℃。但近几年,这时段经常持续高温,干旱少雨。 很多时间气温超过30 ℃,甚至达35 ℃。尤其在果实第2 生长期(胚发育、核硬化期),高温干旱天气有碍于甚至制约了胚的发育和核的硬化,不能形成正常种子,出现大量落果(或旱黄落果),建在向阳坡面山地果园中的弱树, 更容易发生落果现象。

1.5 着色至果实成熟期高温、降雨,造成果实提早成熟、集中成熟、果个小、产量低、裂果多

甜樱桃成熟期的适宜温度白天18~25 ℃,夜间12~15 ℃,昼夜温差10 ℃左右,土壤相对湿度60%~70%,这样利于增大果个,促进上色,提高糖度,减少裂果。 平度露地甜樱桃多在5 月中下旬至6 月上旬成熟。此时刚进入初夏阶段,但近几年气温变化大,好像从春天一下子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常有30 ℃以上的高温和较大量的降雨,并且夜间温度高(15 ℃左右),昼夜温差小。这种昼夜持续高温和过多降雨气候促进了树体的营养生长,加快了果实夜间呼吸强度,过多地消耗了树体的有限营养。 与此同时,过高的温度又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果个小、产量低、着色差。 相反,却促进果实提早成熟、集中成熟。另外,较多、较大的降雨明显增加了果实的吸水量,造成果肉快速膨胀,撑破果皮(此时已停止生长),出现形状不同的裂口,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减少了经济收入,丰产不丰收。

1.6 雌蕊原基形成期高温干旱,翌年产生大量畸形果

露地甜樱桃谢花后一般20~25 d 开始花芽生理分化, 采收后30 d 左右进入形态分化期(苞片形成期、花原基形成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及雄蕊原基形成期、雌蕊原基形成期),8 月至9月上旬形成雌蕊原基。正常情况下,每朵花只有1 个雌蕊,但在雌蕊原基形成期(8 月至9 月上旬)遇连续高温天气,1 朵花可分化出2~3 个雌蕊,翌年开花结果后形成畸形果。据平度气象站资料显示2015~2018 年,每年8 月至9 月上旬超过30 ℃(含30 ℃) 的高温天气分别为21 d、32 d、20 d、25 d。这样连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翌年都产生不同数量的畸形果,其中2016 年高温持续时间最长(32 d),因此2017 年畸形果发生量最大。其次分别为2019 年、2016 年和2018 年。在雌蕊原基形成期高温持续时间越长, 翌年畸形果发生越多,反之则越少。 由此可见,雌蕊原基形成期连续高温天气是产生畸形果的一个主要诱因。除此之外,还与品种有关。生产发现,在同样环境条件下,红灯、红蜜产生的畸形果多于美早、先锋等,这可能与其花芽分化程度、抗高温能力有关。

1.7 降雨季节干旱无雨或过多降雨,有碍于花芽分化

露地甜樱桃采收后不久便进入了当地的雨季, 此时正是其花芽生理分化与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适宜的墒情有利于花芽分化,但近几年气候异常,数十天干旱无雨成为常态,瞬间暴雨倾盆、 沟满河淌屡见不鲜。 这种忽干忽涝的天气,不但加剧了病(腐烂病、流胶病)虫(红蜘蛛)害的发生,而且降低了光合产物的形成积累,更为严重的是伤害了根系, 减少了对土壤营养的吸收。 因此, 这些综合因素明显抑制了花芽分化,甚至造成死枝、死树现象的发生。

2 预防措施

2.1 积极预防极端温度发生

2.1.1 对低温的预防 首先要在背风向阳平坦处选址建园, 并在建园前科学规划好防风林(带),利用其春季可提高地温、夏季能降低气温的特点调节果园温度, 避免或减少低温或高温造成的危害。其次,在合理使用肥(少用氮肥)水(生长季节浇好花前、花后、采收前3 次用水)、保护好叶片、建造健壮树体的基础上,入冬前对根颈培土、树干涂白,并浇好封冻水。 有条件的可对幼树或初果期树的主干进行薄膜包扎,或进行地面覆草(或玉米秸、小麦秸秆等,但要注意防火),以减少树干与地面的热量及水分的散失,提高其抗寒能力。

在萌芽至开花前后发生倒春寒时, 在其来临之前可进行果园浇水或树体喷水,也可熏烟(6份锯末+3 份硝酸铵+1 份废柴油), 或喷防冻剂(天达2116、碧护),或喷200 倍CaCl2(推迟花期),提高园内温度,防止或减少低温造成的伤害。

2.1.2 对高温的预防 在萌芽期至开花前进行浇水,之后划锄,这样,既改善了土壤墒情,有利于根系生长,又增加了空气湿度,有利于降低园内温度,从而保证了花粉正常发育,防止或减少了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生。其次,结合盛花期喷硼和谢花后喷叶面肥进行温度调节。这样,不仅及时补充了开花结果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而且有效地调节了花期前后的园内温度, 确保授粉受精正常进行,有利于开花、坐果及果实生长。另外,有条件的果园可在树冠上方50~60 cm处支撑遮阳网,能有效减少阳光透射量、降低园内温度(可降低地温3~5 ℃、气温5~6 ℃)。 高温过后,及时拆除遮阳网,恢复自然温度,以防产生不利影响,也可利用喷灌有规律的喷水(忌在花期使用),通过水变气带走热量来降低园内温度。

除此之外,结合甜樱桃生长结果习性,抓住其关键时期(萌芽期芽顶变绿、谢花后10~15 d、采收后7~10 d),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方法,形成枝量适宜、角度开张、风光通透的阳光树冠,避免和减少空气不流动、光照差的郁闭角落,以更好更快地调节高温,预防发生伤害。

2.2 及时供水排涝,创造适宜的根际环境

甜樱桃对水分反应敏感,既不抗旱,也不耐涝。 因此,在建园规划时就要做好沟渠的合理布局,以保障供(排)水畅通。 同时,要起垄栽培,这样既增加根部土壤厚度,又能较快提高地温,有利于苗木成活,而且垄底又便于浇水或排水,为后期生长结果创造适宜的土壤墒情。 另外,在长期干旱、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尤其山地果园),可通过穴贮肥水(在树冠外缘挖4~6 个深40~50 cm、 直径30~40 cm 的坑,坑内纵放满草把后加入适量化肥,浇足水后在坑上覆膜)的方法,增加根部供水量,同样可提高树体的抗旱能力。 同时, 特别注意谢花后10~15 d(果实第2 生长期)和采收前7~10 d(果实第2 速生期)的水分供应,以免发生“旱黄落果”和采前裂果,降低果农的经济收入。

为防止雨季(7~8 月)过多降雨,长期积水造成死树,在雨季来临之前,在树冠下覆黑色薄膜或无纺布,及时将过多的雨水排出园外。这样既避免和减少了积水死树,又可杀灭园中杂草,同时还防止了水土流失, 减少了有限营养的无效消耗与损失。 另外,生产发现,果园生草同样具有防涝作用。 为防止露地甜樱桃果实成熟期遇雨发生大量裂果, 有条件的果园可进行避雨栽培,利用伞形薄膜(单体或联体)将过多的雨水及时排出园外,避免果实接触雨水,降低果肉膨压,可明显减少裂果。

猜你喜欢
雌蕊原基平度
植物最漂亮的部位——花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尖顶羊肚菌原基形成期菌丝指环结构的发现与分析*
野生山樱桃花芽分化进程及开花物候的研究
高温影响水稻颖花育性的生理机制综述
花期和幼果期低温对玉露蟠桃花果器官的影响
发现平度之美
“食在平度”举办美食大赛引爆全域旅游
杏鲍菇栽培技术四问
玉米宝宝的“红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