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新科108优质菇生长二氧化碳浓度比较试验

2019-12-09 08:11靳荣线李峰马玮超刘震宇胡宁
食用菌 2019年6期
关键词:现蕾菌柄新科

靳荣线 李峰 马玮超 刘震宇 胡宁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0)

平菇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肥厚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菌类,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对肝炎、胃溃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是21世纪健康饮食“一荤一素一菇”中一菇的重要食用菌品种。我国平菇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平菇总产量达546.39万t,现今是仅次于香菇、黑木耳的第三大食用菌品种。

菇体形状秀巧、食用口感鲜嫩为平菇主要优点,优质平菇是近几年平菇市场热销产品。优质平菇菌盖直径3~4cm,菌盖厚度1~1.5cm,菌柄长2~3cm,菌柄直径1~1.5cm,这种平菇因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销售价格在8~10元/kg。平菇新科108是201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品种(鉴定号:豫品鉴食用菌2018003),为河南省首次组织食用菌品种鉴定中产量最高、综合表现最好的平菇品种。新科108属于中低温型品种,具有出菇期长、现蕾多、朵大、子实体叠生、柄短、灰黑色、菌盖较厚、韧性强等特点,生物转化率最高可达150%以上,单朵子实体数量平均在60~70个,容易培育出个体小巧的优质平菇。二氧化碳浓度对平菇现蕾数量、子实体性状、品质和产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1-3]。研究在新科108子实体生长期设置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观察测定二氧化碳对平菇新科108子实体生长的影响,探索平菇新科108子实体生长最宜二氧化碳浓度,为栽培优质平菇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平菇新科108,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栽培袋采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栽培原料玉米芯、棉籽壳、石灰等在当地食用菌原料市场购买。

1.2 试验处理

试验设置4个处理,

处理1:出菇期二氧化碳浓度400~600mg/L;

处理2:出菇期二氧化碳浓度600~800mg/L;

处理3:出菇期二氧化碳浓度800~1000mg/L;

处理4:出菇期二氧化碳浓度1000~1200mg/L。

每个处理50袋,3次重复,取试验数据平均值。

1.3 出菇袋培养

栽培料配方:玉米芯78%,棉籽壳20%,石灰1%,石膏1%。拌料机拌料(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后使用冲压式自动装袋机装袋(18cm×35cm,厚0.005c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一端开口,套环封口。每袋湿料重约1.2kg,折干料重约0.45kg。装袋结束4h内尽快进行灭菌,以免培养料酸化。常压灭菌法灭菌,温度100℃保持16h。料袋出锅后立即移入接种室(接种室预先消毒),料袋温度降至28℃后开始接种(固体栽培种),接种量在15%左右。接种人员衣服、接种工具、菌种袋接种前使用75%酒精严格消毒,接种前一天对放置好物品的接种室密闭烟雾消毒。

菌丝培养:发菌场地预先彻底消毒。于24~26℃避光发菌,保持发菌场地内空气清新、无异味,空气相对湿度60%~70%。接种7d、15d后进行挑杂工作,仔细检查菌袋是否感染杂菌,并及时清除杂菌污染菌袋。

菌丝培养30d左右即可长满袋,菌丝长满袋7d左右移入出菇房进行催蕾出菇管理。

1.4 出菇期二氧化碳管理方法

刺激现蕾:去掉袋口的套环盖后,清除料表面老菌皮和菌种块,将套环拉至袋口,待菇蕾长至0.5cm大小后,再去掉套环,并挽起袋口。催蕾期,保持温度10~20℃,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光照强度100~300lx,二氧化碳浓度1200~1500mg/L。

原基分化后,按照试验设置移入不同出菇房,并保持出菇房温度10~15℃,空气相对湿度80%~90%,光照强度100~300lx,出菇房内利用可调节通风次数和通风时间的自动通风设备调节二氧化碳浓度,并使用二氧化碳测定仪进行定量检测和校正,同时使用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湿度测量仪随时测定各环境参数并校正,保证环境条件稳定。

及时采收:菇体长至菌盖直径3~4cm时,及时进行采摘,采摘时左手按住料面,右手托住菇朵,稍用力扭转整朵采收。

1.5 考察测定方法

坚韧度判定:每个处理,分别随机取3朵子实体,从1m高度将子实体自由落体在平整水泥地面上,观察菌盖破裂程度和单朵子实体分裂程度,计算菌盖破裂所占整体数量比例。菌盖稍破裂但不破碎、菌盖破裂个数占整体数量比例不超过50%、单朵子实体几乎不分裂的为比较坚韧;菌盖不破碎、菌盖破裂个数占整体数量比例不超过30%、单朵子实体不分裂的为相当坚韧。

测定方法:每个试验重复随机选取5个菌盖直径3~4cm叶片,离菌盖边缘1cm处,用精确度为1mm的量具,测定每个叶片菌盖厚度,得出菌盖厚度范围。

每个试验重复随机选取5个菌盖直径3~4cm叶片,从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开始至菌柄末端,用精确度为1mm的量具,测定菌柄长度,得出菌柄长度范围。

每个试验重复随机选取5朵子实体,统计菌盖直径3~4cm的子实体个数,计算出平均值,得出平均现蕾数量。

统计每个试验重复的前2潮产量,计算得出平均产量,计算得出每个试验重复的平均生物学效率。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出菇期二氧化碳浓度对新科108子实体的坚韧度、现蕾数量、菌盖直径、菌柄长度、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二氧化碳浓度600~1000mg/L时菇体最坚韧,400~800mg/L时平均现蕾数量最多,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菌盖变厚、菌柄变长,600~800mg/L时新科108子实体菌盖直径、菌柄长度最符合优质菇标准,并且产量也较高。

图1 不同处理新科108子实体形态

表1 不同处理新科108产量及子实体性状

3 结论

综合考虑子实体各种性状指标,新科108优质菇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600~800mg/L最适。

猜你喜欢
现蕾菌柄新科
Introducing voids around the interlayer of AlN by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羊肚菌菌柄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低温春化与光周期调控对普通白菜抽薹性状的影响
灵芝新品种南GL11
主要气象因子对火龙果开花结果物候期的影响
豫西山区野生平菇菌株DUS 评价研究
新科空调逆势增长200% 2019年销售目标200万套
低温春化对乌塌菜抽薹开花的影响
不同光源对青梗菜现蕾和开花的影响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n Levels of Heavy Metals in Brazilian Mushroom(Agaricus blazei)in Funan,Anhu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