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12-09 01:55罗宁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罗宁

【摘 要】本文阐述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利用微课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微课实施突破以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利用微课构建活动以丰富学生认知,利用微课启动训练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科学、合理、适时地启动微课程序,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微课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B-0056-02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轻骑兵,因为具有灵活、机动、精准、快捷等特点,所以能够给教师教学带来更多选择,帮助教师科学调度课堂环节,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的感知机会。微课是利用微视频形式,对教学知识点进行集中展示,给学生规划清晰学习路线,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情境之中。微课在数学课堂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利用微课创设情境、利用微课实施重点突破、利用微课构建数学活动、利用微课拓宽课堂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历练机会。

一、利用微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课堂教学发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学习机会。教师精心制作微视频、适时投放微视频,都可以切准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重要教学激发点。

(一)精心制作微课

微课具有简洁灵动的特点,一般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够展示完成。教师在制作视频时,需要深入教材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精细化筛选,找到视频设计起点。因为高中学生的数学认知基础呈现较大差异,受到多种制约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学生数学学力基础呈现差异。教师在微课视频制作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整合,找到学生最为关心的学习热点内容,通过多重优化处理,以提升微视频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契合性。

(二)适时投放微课

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微视频投放时机进行综合考虑。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学生学习很容易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此时正是微视频投放的绝好时机。课堂教学之初,学生学习关注力还没有集中起来,如果教师给学生投放微课视频,也能够起到聚拢学生关注力的作用。在课堂训练环节,教师利用微视频进行任务布设,让学生结合微视频进行训练、思考和学习实践,这样便能突出其调度效果。

如教学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简单几何体》,常见几何体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时,先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调度:观看视频中展示的简单几何体相关内容,然后归结视频主要内容,以及本节课要解决的数学学习任务。学生认真观看微课视频,可迅速形成鲜明的学习认知。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边、面、顶点等内容进行逐一展示,对边、面、顶角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使学生对微课视频中展示的内容观察更为细致。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启迪性发动,提出了更多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的学习和探究。

二、利用微课实施突破,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突破数学重点难点时,教师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助学操作,可以为学生规划清晰思维路线,启动学生数学思想,形成教学助动力。

数学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突破阶段,往往是学生学习思维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需要有充分的前瞻意识,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预判,并结合实际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信息,以更为直观的手段,冲破学生思维瓶颈,形成重点突破力量。教学重点难点面对的困难呈现多样化特征,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预设,制作微视频,为课堂教学准备更多预案。一般来说,微课视频集中解决某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教学针对性更强,具有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教师需要有更多教学应对措施的准备。在微课投放后,教师需要对微课展示进行相应的解读,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清晰的操作提醒。微课是课前准备好的预案,其适合度如何,需要教学实践来检验。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需要有整合调度意识,合理运用微课视频进行调度,让更多学生都能够从微课视频播放中形成学习借鉴的方法,甚至为突破思维瓶颈提供更多助力支持。

比如,学习《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这个章节的重点是柱体的体积公式推导,教师先讓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给学生展现微视频内容,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能够进行实物操作,逐渐推导出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开始观看微课视频,教师跟进讲解,对微课视频中的方法进行重点传授,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展开讨论和进行操作。经过思考和实践,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公式推导任务,课堂重点教学也顺利实现突破。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微课视频内容,适时给学生以帮助,并进行详细的讲解、操作,以成功激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逐渐进入系统学习之中。教师课前对教学都有较多预设方案,为课堂教学调整做好充分准备。微课助学效果显著,但在具体操作运用时,需要有随时调整的意识,以提升其教学启动性。

三、利用微课构建活动,丰富学生认知

数学实践活动启动后,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展开助学活动,也能够给学生传递更多数学信息,让学生学习呈现立体性、灵动性、互动性。

教师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调度,不仅要掌握微课设计技巧,还要对微课进行合理运用,以发挥微课的助学作用。微课以微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其直观性强。在教学活动发动时,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画面、数据、案例等信息,也可以对教学活动程序、活动过程进行统一规划和启发思考,即提升课堂教学的适合度。数学活动形式多,教师需要有筛选意识,以提升教学互动性。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数学实验、信息搜集、数据分析、生活调查等,都属于数学活动范畴。

微课视频设计有更多内容选择,微课展示形式也有不同个性追求。教师在微课助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活动形式。高中学生对生活数学认知意识已经建立,教师在活动设计时,不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之中,展开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以便形成崭新数学感知和体验。数学生活化验证活动、数学操作性实验、数学社会案例搜集、数学媒体创新使用等,都属于崭新数学活动形式,教师需要给出匹配性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互动品质。

创新数学活动需要多种制约因素的共同发力,教师和学生也需要有良好配合。如教学《垂直关系》相关内容时,教师先与学生一起探究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以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然后以视频形式为学生布设数学学习活动。比如,为了理清垂直关系,需要对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等多种定义和定理进行相关验证,需要利用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进行相关操作。这就需要观察身边各种物品,找到一些简单的实验道具,对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进行具体操作比对分析,自然形成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相关认知。

四、利用微课启动训练,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数学课堂训练设计中引入微课视频,不仅能够极大提升训练直观感,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训练启发。如果教师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投放微课视频,那么可以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数学课堂训练设计时引入微课内容,势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直观的信息。数学训练任务需要创新和改革,通过制作微视频、音频、幻灯片等展示教學内容,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训练活动。高中数学与学生生活有更多接轨点,这无疑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开展延伸性课堂训练时,要能够接轨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学调度,利用微课视频形式进行拓展训练操作,这样学生接受更为自然,助学效果也会更好。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有创新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对微课视频制作、投放、应用等各个环节要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微课助学效果。

在学习《直线与直线的方程》相关内容时,教师通过搜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数学信息,为学生设计视频性训练任务:视频展示一座石拱桥图片信息,这座石拱桥圆拱跨度为 AB=20 m,拱高为 OP=4 m,在建造时每隔 4 m 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 A2P2 的长度。教师在微视频上展示了示意图,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数学生活认知基础,对视频内容进行多重筛选处理,以形成适合度更高的微课内容。因为有原图信息,也有示意图分析,所以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视频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学调度,将学生学习思维成功激活,那么课堂训练效果自然就好。

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形式展开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师教法体系,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知机会。高中数学呈现较强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微课视频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等特征,可以发挥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以成功激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形成课堂教学崭新成长点。微视频的广泛应用,将数学课堂教学无限延伸,拓宽学生数学学习域度,对全面塑造学生学习品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微课视频制作、投放、应用都有自身规律,教师对此要有理性认知,科学、合理、适时使用,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钟杰荣.高中数学微课切入视角探微[J].中学课程资源,2019(3)

[2]王琴琴.简析高中数学微课教学[J].甘肃教育,2019(2)

[3]林鉴强.利用微课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