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解析

2019-12-10 09:28吴丹迟生茂
学理论·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吴丹 迟生茂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学说在中国的实践经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形态后,进入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属性、价值指向和实践动力,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和理论灵魂。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生成属性;价值指向;实践动力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1-0004-03

人民主体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基所在,无产阶级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曾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品格是与人民具有一致的利益,要依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首位实现者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防止官僚主义作风,善于表达群众的利益诉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者更是将人民主体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标志,毛泽东同志用种子和土地的关系来比喻共产党人和人民的关系,强调共产党人所肩负的任务就是给人民以看得到的物质福利;邓小平同志强调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因心怀人民,把人民的呼声作为实践的指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改革开放,实现了人民一个又一个愿望,为人民开创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中依旧保持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扬人民旗帜,创立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开创了无产阶级人民主体思想新的理论境界,依托新的实践维度,开创了无产阶级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新境界,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在以实现人民愿景为价值取向中不断发展,依靠人民的力量,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属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40,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生成主线,是国家治理实践中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初衷源于使工人阶级获得幸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带给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使命和初心。最初的中国共产党从《共产党宣言》中领悟到无产阶级政党最直接的任务是为工人阶级谋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领悟到要为工农阶级谋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和建设中领悟到要为全体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开拓社会主义实践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2]57习近平总书记在担当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政治智慧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当好为人民谋幸福的引领者、社会主义制度应如何创新为人民谋幸福的路径、人类社会应如何共同营造为人民谋幸福的环境这三个重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获得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主线。

人民的获得感是人民的需求和期待得以实现,是人民根本利益的满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主线,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1,“我们的工作和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3],保障人民利益,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是获得感的外在表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所以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11,这一清晰判断源于将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实践的核心,是将人民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化作为审视基础、把人民的新诉求作为价值实现标尺的成果,解决这一矛盾的实践又是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实现人民的获得感要求社会的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终极目标。”[5]将人民的获得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领域谋发展的新理念,使全体人民共同获得和体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所带来的成就。

人民当家做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遵循准则。马克思指出在理想社会中“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是一个现实的实践行为,而不仅仅是一整套完善的制度程序,“要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1]29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1]8。坚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政治权利属于人民的准则;强调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有选举权、民主决策权、民主管理权、民主监督权,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民主权利属于人民的准则;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6]78,将物质财富紧紧把握在全体人民手中,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经济权利属于人民的准则;强调在治国理政时要实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1]292,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社会治理权利属于人民的准则。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指向

价值性是人类实践活动和理论产生的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指向就是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人民在各个阶段的美好愿望设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性价值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活动由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构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就是实现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人民的幸福感也来源于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内涵就是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就是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八个表述是为人民创造美好物质生活的保障,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为提升社会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保驾护航;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表述使人民有了一致的价值认同,有效整合了人民的思想和意识,为人民提供了精神支撑,激发了人民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构筑精神家园的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阶段性价值追求是实现中国梦,使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立足于世界。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从“中国梦”的内涵层面解读,国家富强目的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民族振兴目的是提升中华民族的世界地位,为人民的民族自信提供保障;人民幸福最直接地体现了“中国梦”是以现实的人的现实追求为出发点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是要在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时提高斗争本领,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矛盾进行斗争,保护全体人民利益;建设伟大工程是要求全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勇于清除非无产阶级政党思想,提高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推进伟大事业要求坚持实现中国梦,保障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道路环境、理论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高价值命题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人民逐渐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手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是共同体所生产的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在此基础上人民获得全方位的自由和才能,从而得以全面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使用实践力量。”[7]这里马克思所说的思想是纯粹在大脑中的主观意识,也就是空想,或者是只有思想的设计没有现实的行动,为了实现全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要有行动,而这种行动又要在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因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个理论的特点是“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也就是说,理论要以人本身为核心,为人本身服务、以人本身为价值取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以人本身为逻辑起点,并且以人本身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归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就是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为人民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积蓄物质条件和优化发展手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3。从国内发展而言,注重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优化生产力格局,在补短板的前提下提升薄弱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就国外发展而言,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基础上与各国进行多领域合作,扩大和加深国内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力度,使国内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展现的国内国外互联互通理念共同为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着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动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伟大实践中生成并指导人民实践创新的理性认识,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于行的进程中离不开人民的力量,以人民为中心是这场伟大实践的保障和动力。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2]66,“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6]367。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规律的遵循,把党的事业、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与人民命运联结在一起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实践的全权保障。只有清楚人民反对什么才能肃清不良因素的侵扰,为思想的落实开辟清正的实现环境;只有清楚人民痛恨什么才能重拳出击,为思想的落实肃清重重障碍;只有倾听人民呼声才能在思想的实现中不断完善政策主张;只有回应人民期待才能保障思想落实的民主性;只有惠及人民利益才能为思想的落实赢得人民的力量;只有尊重人民创造才能拓宽发展渠道,为思想的实现注入驱动力。

人民美好生活能否实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的现实检验。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致力于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他们将作为无产阶级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得到解放作为斗争的检验标准,把是否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检验标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作为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1世纪的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精髓,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6]28,是保证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力量的源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对党的工作的评判具有客观性,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6]426;检验政治工作是看人民民主的政体落实是否使人民感受到当家做主的美好;检验经济工作要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否使人民感受到享有丰富物质财富的美好;检验文化工作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是否使人民感受到精神生活的美好;检验社会工作是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果是否使人民感受到社会主义的美好;检验生态保护工作是看绿水青山的建设是否使人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基在人民,是在人民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在其不断壮大的历程中依然要依靠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要依靠十三亿多中华儿女的拥护与支持,要依靠全体人民智慧的滋养和勤劳的灌溉,要依靠各族人民的信仰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6]。在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标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要依靠全体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要依靠全体人民树立大局意识、具有开创精神;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要依靠全体人民学法、用法、守法、护法、敬法;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要依靠全体人民履行好监督的权利;在构建新型大國关系中要依靠中华儿女作为坚强后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依靠中华儿女与世界人民共商共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要依靠中华儿女与世界人民相通相融,实现美美与共的大美世界。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价值生发而言是人民主体思想;从价值目标的实现而言是为了人民的发展;从实现力量而言是依靠人民的力量;从体系构成而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都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蕴;从理论实现的实践途径而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倡导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简政放权,精准扶贫等等都凸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考量。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引领下,新思想必将带领中华民族在新征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新时代的丰功伟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30(2).

[4]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DB/OL].(2016-09-29)[2019-05-04].http://www.xinhuanet.com/pol

itics/2016-09/29/c_1119649745.htm.

[5]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6.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收稿日期:2019-05-2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体理论视阈下的当代社会发展研究”(15BKS047);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齐齐哈尔大学科研项目资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策略研究”(135209514)

作者简介:吴丹(1979-),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及其教育研究;迟生茂(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集中体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
构建产权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路径选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