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情境中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方法探究

2019-12-11 10:09唐锡亮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1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项目学习小学

唐锡亮

[摘 要]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学习时要按照真实的情境进行,使学习的效率得以提升。在问题研究项目中独立建构,提高语言生成项目中的个性创造能力,在创造性设计项目中表现出他们的创造性,这些项目应该根据情境的真实性实施展开,以获得更好的参与效果。

[关键词] 小学;项目学习;真实情境

项目学习指的是一个行动项目在创办时,项目的行动要求学生加入其中,并在这一进程中推动学生综合才能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期盼学生赢得更好的成效,就需要引导学生介入项目学习之中。不过,项目学习在小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存在问题,就是引入的项目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关联不大,造成了学生胡编乱造的情形。因而,在项目学习进程中,学生参与的活动应该是在真实情境的情形下对知识进行获取,综合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重视问题研究项目,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何谓问题研究学习的项目?意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紧紧围绕某问题进行,使学生在独自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选择中对信息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处理并用来进行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指导这种项目学习开展的全过程中,需要有真实情境的创建,以利于学生全面认识生活中现实性的存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发展。

如《麋鹿》这篇课文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写作调查报告。教师组织学生对当地的动物园进行参观,学生的观察可能会选择在观察动物的习性。身边常见的小动物,如狗、昆虫、小鸡、猫等,并依靠网络的帮助查询有关信息,获取他们的生活习性,再进行实践观察,做好记录。最后就是写出调查报告。在观察中,学生重点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作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思考猫是不是在夜间活动的问题,他进行了仔细观察,观察了猫的昼夜活动的地点、范围以及活动的能量等,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猫作为夜间活动的动物进行了肯定。学生通过这一生活中普遍存在疑虑问题的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不是以独立的个体出现,而是将自己当成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独自地对问题进行解决,获取深刻的体验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二、珍视语言生成项目,提升学生参与技能

在项目学习的活动中,语言生成的项目是其不可分离的一个方面。这类活动与语言的生成活动如语言沟通、模仿延续相关,其重要程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构建和运用技能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在设计项目的进程中,教师在建立项目时依据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在进行语言交流的活动中紧扣生活的主题进行,并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学习的语言知识,编辑和创作具有个性化的主题活动,进而使学生的参与技能得到提升。

如学习《明天,我们毕业》这一课,教师可组织学生介入关于语言生成项目的学习,要求学生为即将到来的学生毕业典禮写出一篇稍许出色的讲演稿。当学生的毕业离校愈来愈近时,采用这一方法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生活意味很浓,学生的兴致很容易被激发。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写下他们想对同学和老师说的话,这样的活动也测试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三、注重创意设计项目,营造真实主题情境

创造性设计项目是指允许学生个性化完成项目设计。学生要了解主题,了解自己的创作目的,使自己的创作成果可以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学生的设计就会在真实情境中有更突出的主题。

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文学习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下面创造性的设计项目:“有一个图书馆的馆长采购了很多的新的图书,他需要用吸引人的文案和图画让学生前来阅读,你能进行设计吗?”活动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实际,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关联极大,也很有创意。在文案和图画设计中,学生对书的主题首先归纳,再进行以阅读兴趣为主的主题的挖掘。有的学生在海报中画上了诸多古人画像,在文案设计中,抓住主题“历史”做文章:“迈步跨进图书馆,你在任何时候,跨越世界,找到历史名人。”广告词的吸引力很大,学生的创新也可见一斑。这样设计的完成,得益于学生大量的知识储备。这种创造性的设计当然需要有真实的情境才能实现。

总之,在小学项目学习过程中,应注重情境认知策略、角色体验策略和实践创新策略,抓好项目学习和生活的关联,促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的体验,同时在实践创作中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这样的设计方案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项目学习小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应用探讨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