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方法的发展脉络

2019-12-13 20:54
创造 2019年9期
关键词:理政领导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蕴含着的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防患未然的底线思维、蹄疾步稳的辩证思维、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靶向发力的精准思维、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判断法,织就了习近平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鲜明的执政风格。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卓越的领导能力,集中全党智慧,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工作思路新、招法实、规矩严、效果好,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科学思想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与一定的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相适应,对习近平科学思想方法形成过程的研究和把握,是学习其思想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培养领导干部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萌芽期:知青时期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讲话中曾提到,“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那个年代无法回避和逆转的社会形势。1969年以来,约有2.6万多名北京知青到陕西省延安地区插队,每一个知青虽然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但都有共同的际遇,虽经受了艰苦的人生磨砺,却也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导致了后来的“回不去的城市,留不下的农村”。当年,年仅15岁的老初一学生习近平,父辈受迫害,家庭被分割破裂,年龄最小的他和众多知青一样到陕北黄土高原开始了7年艰苦而特别的遭遇和时运。作为他人生中的第一站,在年纪那么小的时候却在黄土高原扎扎实实干成了很多不容易干成的事情,他系好了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也正是把自己当做黄土地的一部分的这7年,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处事沉稳自信的青年。“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不负众望,勇挑重担,积极参加农村的生产,他将自己完全融入农民之中,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只有在基层吃过苦才知道百姓之所疾,从普通知青到梁家河村支书,习近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带领群众改变穷苦的生活面貌,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为人民服务。了解基层社会的真实状况,知道百姓的所需所求,才能够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做事方法和领导方法。

“习近平曾说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1]插队到条件艰苦的农村,习近平感同身受了农村的艰难,群众的疾苦,他深切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加深了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正是因为他了解农村最大的实际,谈到脱贫工作,他能讲得那么细致深刻,他的精准扶贫思想反映出的精准思维无不与他在农村插队的经历相关。从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到法治、生态,民生始终是习近平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这些无不和习近平7年知青生涯中萌生的“人民观”“民生观”相伴生。“我们走的路,我们自己选择。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靠的是和群众生活在一起,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当村支书之前,习近平就总为村里着想,考虑着打坝、修梯田等。被推举为村支书后的他,敢担当,善做事,公道正派,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和群众同吃同住的他,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等,切实解决百姓的生活需求。提供保障,把人力解放出来,更多投入到生产中,反映出的就是现在他强调的“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的改革创新思维。喜欢读书,不放弃学习和思考的习近平,崇学尚读,利用农村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他坚持读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理论素养,七年磨一剑,促成了他今天讲话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信手拈来。不论是和其他知青,还是和当地的老百姓,都能说到一块儿,聊在一起,这都源于他知识丰富且待人随和,亲和力就特别强,群众喜欢听他讲,他也乐于分享自己所知道和了解的,太学生腔没法跟群众沟通,七年的知青生涯练就了他讲话实在,接地气的语言风格。

人民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他自己对知青岁月的回忆来看,七年知青岁月,为他治国理政思想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起点,让他深刻地理解了“人民”,正如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时说到“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在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人民”二字在梁家河就已经深深镌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正是那7年间,习近平的科学思想方法得以萌发,他的为民情怀、求真务实的作风、稳健的风格、接地气的语言风格都能在他陕北插队的7年中找到源流。

二、发展期:奋斗的青年时代

1979年,习近平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担任当时国防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耿飚的秘书。对一般人来讲,给国防部长当秘书是一件多么光荣、多么有前途的事情。然而,习近平在梁家河树立了“为人民办好事”的理想,这个理想始终没有改变,实践的过程也始终没有停止,因此他主动提出到基层去。1982年3月,他到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再次回到基层,回到群众之中。在《知之深爱之初》一书传递出了习近平对正定这个“第二故乡”爱之深沉。基于这份感情,主政一方的习近平肩负重任,扎实工作,造福一方。三年多来,他以“高、新、实”要求领导干部,要求其学习现代化的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能力,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战略头脑,通观全局,科学安排各项工作,工作上不仅要有战术措施,更要有战略思维,全县“一盘棋”,拧成一股劲;要求领导干部要做促进经济起飞的实干家,抓实事,求实效;要求严格干部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把责任定细定实,奖罚分明。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正定县思想活、方法新,简政放权,落实承包责任制、放宽政策、搞活经济,呈现“听不见人人喊改革,但处处在改革”的局面。方法来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正定县的三年多实践很好地促进了习近平的科学领导方法的形成,比如,在1984年6月29日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一是领导方法要适应改革形势,实行“四保一活”的方针;二要做清醒的领导者,多调研,多学习,改革的步子要大要稳;三是改革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而起;四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改革的“保护伞”,凡是努力于改革,一律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2]。除了领导方法以外,习近平的科学思想方法也在这一时期初露锋芒,比如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方面反映出来的战略思维,他认为立足中央提出的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战略性指导思想,就一个县来说,搞经济、搞大农业,需要多一些战略眼光,时间上看远一点,空间上要看宽一些,举例说起福建念“山海经”,甘肃念“草木经”等,鉴于上海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河北也可能成为“北斗七星经济区”……还提出,河北要走经济区的发展路子,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支援城市,互为依存,同步发展[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习近平提倡中青年干部要敢于发挥自己的优势,锐意进取,创出成功路,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人才任之”,习近平认为人才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不可估量,要落实好《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做好人才开发工作。“官之至难者,令也”,最难做的官是县官,县级领导必须具有各方面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同时基层也是最能积累工作经验,是干部锻炼的好课堂,古人语“宰相起于州郡”。

“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985年至2002年的17年期间,习近平先后履职副市长、地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等,为官一场,造福一方,职级越高,身上的责任和担子也就越重,得到的实践也更加强而有力。过去采取的很多有效的办法,习近平像一场接力赛一样,一棒接着一棒,脚踏实地,行动至上,不断发展出新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比如他提倡“滴水穿石”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精神、“弱鸟先飞”的不畏艰难发扬首创精神的意识,杜绝形式主义,真正把心放在群众身上。“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习近平多次强调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要“以百姓之心为心”,面对民生疾苦,要像对待“腹心之疾”一定要彻底解决,否则就是只求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字,自媒体有宣传的形式主义。“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与群众结友交心,干部的基本功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办事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针对宁德县的实际情况,他主张要集中各方力量,突出经济建设的这个中心,来个“经济大合唱”,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有整体战略意识,追求1+1>2的整体功能效益。习近平将领导者的责任,比喻成“桥”和“路”,要求既要顾全大局,又要结合本地实情,既不能强调特殊性而不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又不能搞“一刀切”,要有保有压,有促有控。说到扶贫工作,习近平提出:“我主张敢为天下先,敢于冒一定的风险,不吃别人嚼过的馍,树立起‘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闽东风格。”[4]关于闽东经济发展,习近平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即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六种关系的协调处理,不难看出,习近平的处理全局与局部、紧缩与发展、增加收入与搞活企业、多办事与量力而行的唯物辩证观[5]。谈及自己从政经验,习近平告诫青年干部“四忌”,即忌急于求成、自以为是、朝令夕改、眼高手低。提倡“为官四要”,一是为官之本在于造福人民;二是为官之理在于奉献;三是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四是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有敢闯敢试、急流勇进的精神,也要有权衡大小缓急、稳扎稳打的状态,审时度势的功夫,随着改革的深入,要把握好汇总大改革的次序,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另外,“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要保持定力、保持清醒、保持从容。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保持一份定力,表现在治国理政中就是“战略定力”,一旦作出决议,就要不为一时议论所左右,待到问题逐步解决,各种非议自然会平息,总之重大关头要立场坚定,态度明朗。

“干在实处怎么干?走在前列怎么走?”习近平自述2002年到2007年在浙江工作期间一直孜孜以求地思考和探索这个中心课题。山越高越难爬,车越快越难开,来到浙江工作的习近平一如既往谦虚谨慎、铆足干劲、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他坚持调研开局、问计于基层,几年下来,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在此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为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期间,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短论232篇,这些短论传递出了习近平关于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主张,及时回应了民生诉求,这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光辉篇章,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是比以往更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习近平强调调研工作务必求真务实,要求“深、实、细、准、效”,即深入群众、基层,作风实,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实招。谈到后备干部的培养,习近平主张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对后备干部要注重在艰苦岗位、复杂环境中去锻炼和识别。并且选贤任能要多双“眼睛”,选人用人要坚持原则,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一把手”要引导、鼓励班子成员表达不同的观点,形成一致的正确用人意见。说到领导行为,习近平主张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作为“一把手”,总揽不是包揽,不是事必躬亲,要到位而不越位,要善于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科学决策,防止独断专行,对一些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豁达一些,在合作中共事,相互支持中增进团结,形成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此外,“一把手”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以世界眼光去认识政治形势,放眼全局谋一域,不断提高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说到领导艺术,习近平认为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6],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用多种声音和一首乐曲来比喻“一把手”的领导艺术,他认为“一把手”要有容人之气度,纳谏之雅量,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做好乐队的“指挥”,善于把多种声音协调成一首乐曲。领导干部要“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相互要补台不拆台,同舟共济,共演一台“二人转”的好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近平认为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切忌瞎子摸象和纸上谈兵,防止工作方法的不当,为政者就要善学善思,善作善成,不断充实自己,知行合一。谈到群众观,习近平提出“不求‘官’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他把帮扶困难群众始终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为民把好事办好,心无百姓就不要为官,为官不要想着当“满票干部”,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习近平从最基层的村支书干起,从为人民办好事的具体实践做起,不断扩大实践范围,不断深化实践层次,不断在实践中夯实思想方法、工作和领导方法,并把这些方法提升为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战略战术。美国前驻华大使亨茨曼评论习近平是继邓小平以后最具有转型色彩的中国领导人,他稳健的风格中散发出自信,吸引了全世界思想领袖的目光。

三、形成期:党的十八大以来

作为第一位出生并成长在新中国的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从大城市一落千丈到最艰苦的农村,从高干子弟到“黑帮子弟”,但他却在困境中脱胎换骨为群众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实现了精神升华,涵养了深远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从梁家河到1979年在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再到1983年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从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不同的工作岗位一样的为民情怀和日臻完善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从村支书到党的总书记,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的历练和经验的积累,形成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他继往开来,勇担历史使命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带领党和人民锐意进取,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聚焦“四个伟大”担负起新时代的崇高使命。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会见中外记者时,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7]。“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人可以从水中看到自己形象,从百姓的精神面貌看出为政一方的治理状况。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这句话,把人民比作可以照见治乱的水,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话”。习近平履新之始就将“人民”作为其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8]。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9]。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10]。2015年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获得感”,“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11]。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提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好民生工作,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领域,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集中力量做好兜底性、普惠性的民生建设,尤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要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责任。2016年5月,习近平在黑龙江调研时指出,财政等公共资金配置使用要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要保住、切不可随意挤压。要突出重点,针对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脱贫等问题发力[12]。“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井冈山上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革命时期人心向背的关键。今天,要实现共建共享共治,更要提高思想认识,习近平提出,严格衡量尺度,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应该细致到“丝发”和“毫末”的程度,就像拿着显微镜看民生疾苦、看“四风”顽疾。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到一个社会的有序,小到一个组织的运行,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是不易察觉,日积月累的怠惰。习近平在新疆考察工作时引用这句话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深谋远虑,治于未病,看到的问题要从容应对,全局统筹,暂时难以看清的要密切关注,未雨绸缪。治理国家千头万绪,深化改革繁重复杂,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具备怎样的领导能力和方法?习近平有着系统的把握和深入的思考,他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来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老子《道德经》 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其的诠释各有分说,有认为“小鲜”不能任意翻动,否则会烂,对应之治理,制度设计不能朝令夕改。也有认为烹饪“小鲜”,首先要了解“小鲜”的特点,才能留住本味,对应之国家,施政要有国情意识、尊重规律、励精图治。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要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这是治理国家的前提。治理国家,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大事,从习近平身上不难感受到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对于治国理政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习近平有着系统的把握和独特的风格,从统筹中央和地方、国内和国际、当前到长远的战略思维,到“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的底线思维,他谈安危、讲大局、明根本、抓重点、道时机等对执政之要的辩证认识,伴随着他的执政脚步日益发展成熟。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是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结晶,同时又创新发展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理政领导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신시대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