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16 08:15刘文利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0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应用效果

刘文利

[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介入治疗的82例肿瘤患者作为此次实验观察对象,根据单双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介入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介入术后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临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文字描述评估量表(V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VAS、V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介入术后,针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疼痛护理;肿瘤介入术后;疼痛程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0(c)-02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pain nursing on post-operational pain after tumor intervention. Methods Altogether 82 patients with cancer who underwent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ccording to the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individualized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The post-operational pain degree, quality of life and total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nd verbal description scale (VDS) score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scores of VAS and V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scores of each factor in the SF-36 sca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tum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tients′ post-operational pai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which achieves remarkable effects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clinically.

[Key words] Individualized pain nursing; Tumo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Pain degree; Application effect

肿瘤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应在循证药学指导下合理应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肿瘤介入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案,手术中通过应用大量抗癌药物,对患者机体血液系统进行有效中断控制肿瘤细胞,避免肿瘤组织不断扩大[1]。疼痛是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常见症状,长期剧烈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及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目前我国疼痛管理正处于空白阶段,且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很难将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内,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加强患者术后个性化疼痛管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痛苦,还能够提升患者恢复水平[3]。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肿瘤科进行介入治疗的8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介入治疗的82例肿瘤患者作为此次实验观察对象。手术类型:介入化疗术27例;支架置入术30例(其中贲门支架术7例,食道支架术23例);扩张术25例(其中贲门扩张术1例,吻合口扩张5例,食道扩张19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1周内出现癌性疼痛;②患者年满18岁且具备小学及以上文化学历;③患者意识清醒且自愿加入此次课题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患者的预期生命<6个月;②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③神志不清或有精神病史的患者。

根據单双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51~87岁,平均(68.82±4.63)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48~89岁,平均(67.35±4.7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介入术后进行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影像学检查、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4]。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加强基础护理。术后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按时补充药液并做好患者输液护理工作,调整患者饮食[5],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密切监测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6]。②心理疏导。多数肿瘤患者会对介入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持怀疑态度,遵医行为较差,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询问患者机体疼痛状况,了解疼痛的部位及性质,根据患者心理状况及文化程度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7-8],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缓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信心及治疗依从性[9]。③健康指导。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基础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说明术后可能出现症状,若患者出现疼痛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镇痛处理[10]。④物理镇痛。患者术后物理镇痛以热敷为主,具体操作时使用毛巾包裹好热水袋,置于患者疼痛部位来提高疼痛部位肌肉组织的松弛度[11],缓解患者机体疼痛感。⑤药物镇痛。对患者疼痛部位、性质及疼痛时间进行评估决定是否给予患者药物镇痛,若患者疼痛感较轻则使用非阿片类药物与辅助药物镇痛,若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则使用弱阿片类药物镇痛,若患者疼痛感剧烈则使用强效阿片类药物镇痛,用药后对患者的精神状况及睡眠状况进行记录,及时调整患者镇痛药物及使用计量[12]。⑥放松疗法。可在患者病房内放置书本、杂志,让患者通过阅读、听音乐、看视频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感及负面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深呼吸放松机体,也可缓解患者疼痛感[13];让患者培养一两种健康的兴趣爱好,保持心情的愉悦也能够减轻患者机体疼痛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质量满意度。

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让患者在游动标尺上标出自己的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根据文字描述评估量表(VDS)评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自身描述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无痛为0分,有轻微疼痛但不影响患者睡眠为1分,疼痛较明显且对患者睡眠产生影响,但能够忍受为2分,疼痛较剧烈并且影响患者食欲及睡眠为3分,疼痛剧烈患者难以忍受为4分。

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躯体功能(PF)、生理角色(PR)、身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社会功能(SF)、生命力(VT)、情感角色(RE)以及一般健康(GH)。

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满分100分,>94分为非常满意,85~94分一般满意,<8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VAS、V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V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V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VAS、V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后SF-36各维度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F、PR、BP、MH、SF、VT、RE、GH等SF-36量表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肿瘤治疗难度大,周期长,加之很多药物会使患者产生毒副作用,导致患者机体出现疼痛症状,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带来巨大的痛苦,处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外,还会减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进行双重干预,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4]。

本研究中,我院对肿瘤介入术后的观察组患者实施给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疼痛产生原因,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根据疼痛症状及自感程度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使用相关药物进行镇痛,还通过放松疗法及物理镇痛措施缓解患者疼痛感。本研究结果提示,施行个性化疼痛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VAS、VDS评分低于对照组,PF、PR、BP、MH、SF、VT、RE、GH等SF-36量表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15],说明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确保镇痛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肿瘤介入术后实施给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芝.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2):148-151.

[2]何红,占晓兰,许晓丽,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降低肝癌介入术患者应激水平及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 41(18):2222-2224.

[3]郝晓玲,李玲梅,杨翠芹,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175-176.

[4]赵红霞,孙利国,刘艳红,等.肿瘤介入术中护理[J].临床研究,2016,24(5):148.

[5]翁飞燕,黄兹丽,符冰.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个性化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45-47.

[6]周劼.护理工作在肿瘤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S1):101-103.

[7]蔡冬姣,唐玉平,梁玉,等.肝癌介入治療术后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1):3782-3784.

[8]刘国莲.肝癌介入术后护理干预总结[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8):996-997.

[9]林雪棉,郑淑华.疼痛强化管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8):91-93.

[10]王莺泛.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163, 168.

[11]赵艳,焦峰军,施大为.循证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化疗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34-37.

[12]苏颖颖,于惠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62-64.

[13]陈钰,邵波,滕灵方,等.延续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1):67-68.

[14]司二冉.介入治疗肿瘤的护理[C]//2014年河南省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护理管理培训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河南省护理学会.2014.

[15]唐云飞.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64-65.

(收稿日期:2019-02-26  本文编辑:孟庆卿)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应用效果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舒适护理在100例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