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在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2019-12-16 08:15温剑芸刘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0期
关键词:焦虑抑郁生存质量

温剑芸 刘敏

[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在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肿瘤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癌痛护理应用于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规范化癌痛护理;肿瘤晚期放化疗;焦虑抑郁;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0(c)-024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cancer pai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hemoradiotherapy. Methods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4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op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tandard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opt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ain level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in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weak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tandardized cancer pai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degree of pain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Standardized cancer pain nursing; Advanced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人們普遍认为癌症很可怕,其实晚期癌症的主要痛苦来自于癌痛。癌痛是一种常见的癌症伴随病症,可能来自于癌症本身,也可能是因癌症转移而导致,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精神状态,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倾向[1]。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主要采用生理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其目的不仅在于改善患者的病情,也重点强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规范化癌痛护理是一种有效的癌痛控制护理方法,通过评估癌痛情况,并针对性地开展治疗以及护理干预[2]。本研究针对肿瘤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评价其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肿瘤晚期放化疗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0~74岁,平均(51.02±5.65)岁;疾病类型:胃癌12例,肝癌9例,直肠癌11例,乳腺癌10例,其他2例;学历:初中15例,高中及大专18例,本科及以上11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32~76岁,平均(51.00±5.59)岁;疾病类型:胃癌10例,肝癌12例,直肠癌13例,乳腺癌7例,其他2例;学历:初中文化12例,高中及大专15例,本科及以上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病理以及影像学检查,均被确诊为晚期肿瘤癌痛患者[3];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患者;③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④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痴呆性疾病和原发性精神障碍者;②不能自觉配合本次治疗与护理者。

1.2方法

两组均对症用药以及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以及癌痛护理,入院后开展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饮食方法,严格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癌痛止痛用药方法用药治疗,并告知患者用药禁忌方面知识,同时耐心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定期复查血常规,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设立评估癌痛小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立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7],从患者疼痛开始持续记录到疼痛干预0.5 h后。②加强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培训,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针对护理人员进行疼痛护理知识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疼痛发生的基本知识、对生活质量影响、评估方法、疼痛对应的护理方法以及非药物镇痛方法。更新护理人员的疼痛控制理念,加强疼痛监测与管理,是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重视疼痛护理工作开展。③疼痛具体干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护理人员在告知患者遵循癌痛止痛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癌痛其他基础护理。中医认为,癌痛是因瘀血阻滞、毒火结聚、气机失调而导致的经络不通,应用针灸、中药热奄包、穴位贴敷等中医治疗方法,实施中医特色治疗,可发挥疏通经络作用,改善患者疼痛;保证患者住院环境的安静,让患者佩带眼罩,缓解患者疼痛;疼痛剧烈以及应用药物不能控制者,可结合催眠、暗示疗法,并通过物理止痛方法,改善患者疼痛;其次,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对应的心理护理。在建立癌痛评估小组同时,安排2名专业的心理疏导人员,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心理疏导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用药不良反应在停止用药后便可消失,告知患者需注意事项。针对子宫肿瘤、丧失生育功能的女性患者,可通过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的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情绪自我调节方法。在癌痛患者心理档案中,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诱因、针对性心理疏导。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加入到护理工作中,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关怀、被理解尊重,更好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质量。①根据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4-5]评价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每项量表分别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1~4分,总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抑郁,评分越高,则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②根据WHO评价标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6]。0度:无痛;Ⅰ度:轻微疼痛,不需用药镇痛;Ⅱ度:中度疼痛,影响患者休息,需应用镇痛药物;Ⅲ度:重度疼痛,不用药不能缓解;Ⅳ度:疼痛且合并明显的血压、脉搏变化。③根据FACT-G[7]评价两组的生存质量,共27个项目,包括生理状况(7项)、家庭社会状况(7项)、功能状况(7项)、情感状况(6项)。采用5级评分法评价:0分为一点也不;1分为有点;2分为有一些;3分为相当;4分为非常,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疼痛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不良生活习惯的演變,癌症发生率也持续升高。多数患者发病初期无典型症状,病情恶化确诊时已为晚期。疼痛为癌症患者的最常见症状,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则更为明显。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抑制患者的食欲,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严重者还会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倾向,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如何及时处理癌痛,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临床研究者的主要课题。

针对癌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常规的癌痛护理模式,是遵照医嘱要求提供的护理服务,用于改善患者的癌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而规范化癌痛护理是针对癌痛患者制定的护理方式,不仅能为患者提供对症的药物治疗,还严格要求护理人员自身的仪表得当,拉近与患者的距离,积极与患者交流,疏导患者的紧张焦虑情况,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治疗[9]。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规范化癌痛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以及焦虑、抑郁程度。多数癌症患者确诊治疗时已经为晚期,癌痛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恐惧癌痛再加上疼痛影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生存质量[10]。因此需要规范癌痛护理干预措施,首要内容是癌痛评估,这是开展镇痛护理的基础。综合评估癌性疼痛,是为了明确疼痛性质以及疼痛程度,便于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疼痛为一种主观感受,在评估过程中注意语气,评估由专业的管理人员操作,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疼痛评估对病情治疗的影响[11-12]。整个评估过程,不仅局限于初始阶段,而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从评估、开展治疗护理、疼痛护理、健康宣教到随访等一系列规范化过程。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在经过规范化癌痛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癌痛规范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癌痛。

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晚期肿瘤的一个重要目标。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情绪感受。因此,在临床开展镇痛治疗的同时,需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13]。加強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癌痛治疗重要性的认知,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操作,旨在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生存质量。建立癌痛护理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的癌痛护理操作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整体癌痛患者的护理质量,针对性开展疼痛干预护理,同时改善患者的癌痛症状以及负面情绪[14-15]。本研究提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以及心理情感,有利于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晚期肿瘤放化疗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惠莉.癌症疼痛护理工作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173-1175.

[2]刘宇,邱峰,张涛,等.癌痛管理中规范化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126-129.

[3]刘红军,金毅,陈映霞,等.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CRPC,2017年版)解读(一):难治性癌痛的定义[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7,13(6):403.

[4]胡铭,杨秀华,管章蒙,等.护理干预对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25(15):1698-1700.

[5]孙振晓,刘化学,焦林瑛,等.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2):198-201.

[6]河文峰,杨小兵,许蕾,等.五生酊外治配合WHO三阶梯镇痛方案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0):31-35.

[7]杨贺,郑振东,周丽娟,等.对晚期癌症患者开展强化姑息照护的临床应用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18,32(1):51-52.

[8]周兴平,屈伟娇,方仙芬.规范化流程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癌痛发生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94-96.

[9]曾晓红.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晚期肿瘤癌痛治疗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248-249.

[10]汪淑英.无痛病房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1):185-187.

[11]贺静,蒲小静,王淑妙.癌痛护理干预模式对肝癌患者焦虑状况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 21(2):363-365.

[12]王丽双,邹婷婷,孙媛,等.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4):532-535.

[13]张艳英.癌痛规范化病房的创建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18-220.

[14]李玲玲,梅丽,斯谦.规范化疼痛评估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102-1104.

[15]杨志定.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5):174-176.

(收稿日期:2019-04-08  本文编辑:焦曌元)

猜你喜欢
焦虑抑郁生存质量
综合医院神经科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心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焦虑抑郁情绪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