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审美心理的培育

2019-12-17 15:23庄娜莎
赢未来 2019年34期
关键词:培育小学生心理

庄娜莎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安厚中心小学,福建漳州 363707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的入门性的学习过程,真正的让小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审美体验和真正的审美心理,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获得知识学习的乐趣,更多时候也能够获得知识学习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掌握得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又要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其能够真正的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美感。由此才能够真正的使得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审美性,不断的塑造更为良好的学习状态。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的心理培育的几个重要维度

1.1 注重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联结

语文学习从来都是与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的,在实际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互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二者的相互联系之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美好的心理感受。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笔者就联系现实生活,让小学生感受对母爱的审美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通过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互联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感知能力以及文字感知能力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恰恰是让学生的审美心理得到培育,以及真正的锻炼学生的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维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的起点和逻辑支点。

1.2 良好的审美心理要在交流中实现与展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很多时候都依赖于在相互交流中实现与展开。这种交流的过程,既包括教师与小学生的交流,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充分的交流才能够更全面的实现其审美心理的培养。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用得当与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与展开,只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引领学生,使其审美心理的培育能够在学习之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方法上的温度,让学生们心理的培育真正的具有科学性的基础。

1.3 良好的审美心理培育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所谓的教学相长指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将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这方面能够从学生的学习之中寻找到自己的教学差距,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以及对教师的学习中找到自己学习的归宿感。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教学相长的目标,应当在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培育中得到贯彻和认真对待。通过教学相长的目标的实现,能够更好的使得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心理得到真正的贯彻,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审美心理的发生基础和审美心理的展开逻辑,使其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既增强自己的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强化自己的审美心理的培育过程,更好的实现其审美心理的健康与有序发展。

2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审美心理培育的方法

2.1 生活反思式的教学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心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进行其审美心理的培育。例如,在《田家四季歌》的教学中,笔者就让小学生各自描述四季的美景有哪些特点等等。很多语文知识都是与具体生活相互联系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往往也应当在这样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培养与重视。所以通过反思生活式的教学方法就能够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的时候,能够得到更多启迪,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审美基础。

2.2 知识背景讲述法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很多时候小学生的认知过程也充满不同。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求教师将知识背后的背景讲述出来,让学生通过明确知识背景的过程来达到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审美心理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培养小学生的这种审美心理,就需要教师将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背景向学生讲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背景的理解来达到其审美水平的提升和审美观念的更新。实际上这也对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将知识点讲透,讲熟。通过让学生来透彻的理解知识点来培养其审美心理和审美状态,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学过程真正的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与价值。

3 结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与系统性的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明确审美心理的培养基础,也要明确审美心理教育的几个重要维度,由此才能够使得小学生的审美心理在小学语文的科学教育中得以培养并真正的确立起来。

猜你喜欢
培育小学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理感受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是小学生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