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渗透核心素养教学的策略

2019-12-17 15:23索朗达吉
赢未来 2019年3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课堂小学生

索朗达吉

西藏林芝市朗县中心小学,西藏林芝 860400

1 创建授课情境,提起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致

常言道“兴趣是最佳的老师”,可见作为语文课程教师若想提升授课质量,首先应尽可能地激起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致,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落实教师所设计开展的课程活动。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授课期间,课程教师应当借助班级中的电教设施,为学生创建出语文情境,用以汇集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语文授课情境之中。与此同时,运用电教设施辅助课程活动的开展,还能够扩展课程教师的授课资源,引领学生深度挖掘课文内容的价值内涵,继而使学生慢慢地形成语文素养。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开国大典”这一课时,教师就应在备课阶段,借助信息技术设计编制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借助班级中的电教设施,将预先准备好的课件为学生播放出来,在这种环境下,便可以使学生感知到开国大典时,国内民众的激动心里、自豪情感,如同自己也在其中一样。自此之后,让学生伴着此时的情感与情绪,朗读课文内容,并且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标识出来,这样一来,便可激起学生想要学懂课文内容的欲望,从而可以将个人的关注力始终投放在教师的授课环境之中,有益于学生减弱学习难度,扩展学生的思考范围,深度剖析课文内容,最终学懂更多的语文课程内容。

2 更新教学观念,创建出宽松的授课环境

基于小学生的岁数比较小,生性贪玩、好动,倘若教师创建出的语文课堂氛围过于严谨、凝重,学生就会渐渐地失去了学习语文课程内容的兴致,进而影响到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师,应当一直将课堂环境维持在灵活有趣、宽松的状态下,这样才可以顺应小学生天性。此外,考虑到小学生大都酷爱做游戏,如此一来,课程教师便可在课堂授课期间,借助游戏教学法,为学生设计出多种新颖的课程活动,赋予枯燥无趣书本内容以有趣的灵魂,这样才能激起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致。

3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挖掘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

纵观语文教育情况来分析,自主学习属于一种新颖的授课模式,并且其也将会成为今后素质教育的主流方向。现如今,小学语文课程教师,应当摒弃老旧的授课观念,更新授课模式,正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性,同时将课堂归还于学生,在课堂授课期间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自主学习,尽力为学生创建出优质的课堂环境,以此引领学生形成和增强语言表述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实际运用能力、语文素养。

4 开展实践活动

从实际情况来看,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构建与运用语言,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授课教师为学生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就应参照现实情况为学生开展实践课程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果学校有条件,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北京圆明园遗址进行参观,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圆明园的景观,然后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果学校没有这个条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任务,让学生自主调查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通过书籍,然后做一个简单的报告在课堂上汇报,完成教学。

5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在新时期视域下,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不再仅仅向学生教授书本内容,大都将教育重点落于如何帮助学生增强综合实力之上。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作为课程教师应当获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展多样有趣的课程活动,以此提起小学生的参与兴致,凝聚小学生的关注力,使其可以自觉加入到学习队伍里面,这样一来,就可以促使小学语文教育体系日趋完善,进而增强小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使学生能够渐渐地形成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课堂小学生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我是小学生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