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用之不是北漢人

2019-12-18 14:06陳尚君
中华文史论丛 2019年2期

陳尚君

譚用之,《全唐詩》卷七六四存詩一卷,傳云:“譚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爲詩而官不達。”大體妥當。其詩源自《樂府詩集》卷九二、《唐詩鼓吹》卷九和《吟窗雜録》卷三三。今人李成晴撰《弘治本吴江志所載宋詩輯録》(刊《常熟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從《弘治本吴江志》卷二一輯出其佚詩《垂虹亭》:“隔江鶴語夜淒涼,露倚闌干俯渺茫。一碧無痕天在水,雙明滯濕月浮霜。釣竿未拂蘆花白,客路重來橘陣黄。明日吴王臺上望,北風應笑鬢毛蒼。”詩風近似,大體可信。

譚氏爲五代末至宋初一大作手,所作《秋宿湘江遇雨》中“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二句,尤爲傳誦。然其事迹,頗撲朔迷離。《全五代詩》卷一列入北漢,後人或從之,然詳加追究,不能無疑。尹洙《河南集》卷一二《王曙神道碑》載:“考景純,少客燕地。感家世儒者,不當用材武進,乃南遊嵩洛,得左嵩、譚用之者爲之友,寖以文稱。還太原,至境上,時劉氏方據其地,嘆曰:‘天下将定,以區區一方支天下兵,此危國也。’遂不入,止上黨。帥延致幕府。府罷,不復作吏,購四方書,或手抄之。晚年書數千卷。端拱中終京師。”王景純與譚用之交遊,應在後周至宋平北漢前。景純是否依北漢劉氏,尚難確定。然其與譚交往,則在其“南遊嵩洛”時。譚詩中《寄左先輩》,殆即左嵩。其後景純欲依劉氏,至境而不入,更不涉譚氏。《宋史》卷四三九《文苑·鄭起傳》云“開寶初有穎贄、董淳、劉從義善爲文章,張翌、譚用之善爲詩”,時距宋受周禪不及十年。用之其時已有詩名,則出生於五代後期,也可認定。《輿地紀勝》卷一六一有其撰《修昌州記》,《蜀中名勝記》卷一七題作《榮昌記》,知曾遊蜀。其詩中亦可見形迹頗廣。

《新唐書·藝文志》、《崇文總目》、《宋史·藝文志》均著録《譚藏用詩》一卷,今佚。《四庫全書存目》卷一七四載江蘇巡撫采進本《譚藏用詩集》一卷,稱爲姑蘇吴岫家藏元鈔宋版。附集外詩一卷,則同《全唐詩》所録者。提要以爲出元時依託,可作結論。《江蘇采輯遺書目録》有《譚藏用詩集》三卷,抄本,今不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