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想象与趣味的心理分析

2019-12-18 16:12刘利娟辽宁财贸学院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物性格表象趣味

□刘利娟 辽宁财贸学院艺术学院

艺术家呕心沥血地创作,将艺术表现与美的追求统一起来,使艺术王国被营造成美的芳草地;美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美的奥秘,在艺术中找到了美的宝藏。于是,艺术与美相伴相随,万古如斯。美渗透着艺术家的心灵,带有艺术家的艺术趣味,艺术家将艺术趣味表现出来,美就光彩夺目地诞生了。因此,艺术想象在服从生活逻辑、抒情需要的同时,还必须体现一定的艺术趣味——既体现想象主体的艺术趣味,又要考虑想象的成果即艺术品与欣赏者的艺术趣味。

确切地说,艺术想象受制于艺术趣味。毋庸赘述,艺术趣味不等同于生活逻辑,前者是主观的追求,后者是客观的规定,但艺术趣味和生活逻辑制约着艺术想象,它们之间存在主客观矛盾。其实这种矛盾只有在它们各自的质的规定性理论中才被提出。生活逻辑总是具体地体现在各种生活现象中,以感性存在的形式出现。而在艺术中,它要有艺术存在的形式,要有艺术表现,要表现得有艺术趣味。想象主导的表象与艺术趣味相适宜,在想象中存在主导作用的表象,在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人的想象以视觉表象为主,如画家。这种主导表象以主导的位置在想象中形成,是艺术主体从别处习得,或在自己反复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心理定式的结果,而这当然与艺术趣味有关。由于主导作用,表象与想象主体的艺术趣味具有适宜性,所以用这类表象体现这种艺术趣味,或用这种艺术趣味表现这类表象,两者比较和谐。

此外,某一类表象在想象中起主导作用,就会产生将其获得的其他类表象转化为这一类表象的趋向,这与定式决定的定向反应有关。例如,莫扎特以声音表象作为主导表象,因此能够轻易地把视觉表象转化为声音表象。

艺术趣味制约着想象。艺术想象须服从生活逻辑,在有关情节的想象中,服从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不过,生活逻辑或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只是一种趋向性规定,一种质的规定。每种趋向都有多种可能,每一种质也都有多种形式。如很多人要从沈阳到北京,这是一种行动趋向,但从沈阳到北京的方法多种多样,乘飞机、乘火车、乘汽车、骑自行车、步行等,每种方法又有多种情形。想象也是如此,在任何具体情况下,符合生活逻辑、符合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的想象不止有一种。例如,一名大学生,离家读大学快半年了,突然见到来看望自己的母亲,相见时,大学生的行为有多种可能,或欢呼,或跑过去,或走过去,这些可能都符合生活逻辑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再如,安娜·卡列尼娜性格的悲剧趋向是确定的,但在她艺术表现中不一定要死去。人物性格并没有这种严格的规定,这一角色在其他作家的笔下可能会出现其他的结局,可能不直接写出角色死亡,而让读者推敲出角色的命运。因此,就安娜的自身规定性来看,她不是非死在作品中不可,托尔斯泰一定要让她死去,而且死得那样惨,使人物在“受净”时就被装入了艺术趣味的“试管”,人物在“试管”中发展、变化,成为符合生活逻辑的想象,彼此协调,而形成了“暂时联系”,这种“暂时联系”又经过多次同类实践的强化,而趋向于自动化。两者协调配合,就有了理智与审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艺术想象过程。

心理学家将想象的类型分为两大类:消极的想象和积极的想象。追求可信是一种本质的判断,即求真,安排情节要近情理,就是按照现实生活的事物联系展开想象。

我们可以把生活逻辑对艺术想象的规定性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艺术想象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规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规定,他们进行着不同的性格活动,这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二是艺术想象要符合生活的总体发展趋向。对于这种生活逻辑,艺术主体在生活实践中,在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把握。当艺术主体运用生活表象材料进行艺术想象时,它或许比较明确地或潜移默化地成为想象的依据。

总之,艺术想象对生活逻辑的服从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作为一种经验依据具有极为广泛的心理定式。我们强调艺术想象有服从生活逻辑的必然性,但不是各种艺术想象都是同等水平的服从生活逻辑,这里有一定的程度之分。

猜你喜欢
人物性格表象趣味
表与里
表与里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透过表象看公式
午睡的趣味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解读《愤怒的回顾》中吉米愤怒的原因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