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费教育师范生现状及诚信履约研究

2019-12-20 03:04周紫莹南麒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违约

周紫莹 南麒

摘 要:师范生公费定向培养计划是省委省政府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民生、攻坚扶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发生了部分公费师范毕业生未履约状况,本文通过对公费师范生诚信履约情况分析,找出公费师范生违约的原因并提出适当的建议与对策,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能为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提供帮助,能够有效减少违约的发生。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履约;违约

1 四川省公费师范生政策背景

为进一步推进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改革,加强我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四川省教育厅联合省委编办、财政厅、人社厅下发《关于开展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川教[2013]44号)文件,从2013年起在我省开展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为我省农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院定向培养师德高尚、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着力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矛盾,改善师资结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2016年以来,结合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有关政策和深度贫困县人才定向培养工程,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实施范围拓展到全省“四大片区”贫困县、民族地区或享受民族地区待遇县、革命老区县、艰苦边远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公费定向培养了一批急需紧缺的大学本、专科生,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2 四川省公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现状

2013年我省启动了师范生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原称“免费师范生”),全省有19个市州共119区(市)县纳入实施范围,参与培养省属院校6所。2016年改称“公费师范生”,实施范围扩展到22个市(州)的143个县(市、区),参与培养省属院校增加到13所。截至2018年9月,共培养本科、专科层次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学前教育教师、农村彝汉“双语”教师、藏汉“双语”教师15000名(含在读师范生)。已毕业服务当地教师共计4000名。

3 我省公费师范生概况

3.1 基本情况

2013-2018年来,我省共培养了15000名公费师范生,其中为甘阿凉地区培养公费师范生占全省公费师范生的18%,巴中、达州、宜宾、南充等地区的公费师范生数位列前茅,成都、眉山两地仅有1%的公费师范生(见图1)。

3.2 各类型教师培养情况

3.2.1 本科层次教师培养情况

截止2018年,本科层次公费师范生总数共计10679人,其中农村义务教育教学阶段10022,占94%;特殊教育阶段355人,占3%;“双语”教育教师327人,占3%;学前教育0人(见图3)。

3.2.2 专科层次教师培养情况

截止2018年,专科层次公费师范生共4321人,其中农村“音、体、美”教师1480人,占比36%;农村幼儿教师1540人,占比36%;乡村学校“一专多能”教师960人,占比22%;“双语”教育教师341人,占比8%(见图4)。

3.3 在读、毕业生情况

截止2018年,我省共培养了15000名公费师范生,其中在读公费师范生11000名,占73%;已毕业公费师范生4000名,占27%(见图5)。

4 公费师范生就业履约情况

虽然政策上对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并享受在校期间每学年10个月生活补助(600元/生·月);优秀公费师范生按有关规定可同时享受奖学金资助政策;公费师范生毕业即进事业编制;服务期内,可在本县域内相应层次和类型公办学校间流动;鼓励在职读研等优惠政策。同时也对未按培养协议履约从教的,要退还培养金并缴纳违约金,从2018年起,违约的公费师范生5年内参加公招考试成绩无效等限制。

但由于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地区多为农村偏远贫困地区,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教育教学水平相对滞后,职业发展相对受限,入职初期工资待遇偏低,公费师范生个人报考动机及各自的职业规划不一,公费师范毕业生能否按照培养协议规定诚信履约,安心乐教,关系到公费师范生项目是否有效順利实施。有必要对违约公费师范生违约情况及原因开展进一步分析研究。

4.1 毕业生总体履约情况

截至2018年9月,已毕业公费师范生4000名,违约人数84人,违约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2.1%,履约率97,9%。(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全省已办理违约手续的公费师范生有84人,还有部分公费师范毕业生未报到或就业后未办理违约手续已离岗,受限于调研人力物力限制,仅以调查的84名违约对象进行分析。)(见图6)

4.2 违约公费师范生地域分布情况

4.3 违约公费师范生院校分布情况

5 公费师范生违约原因分析

5.1 工资待遇偏低是违约重要原因

公费师范毕业生违约的主要共性因素是工资待遇偏低,88.75%的违约公费师范生都认为工资偏低,农村义务阶段新入职教师月收入仅2000余元,远低于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平均4000元的水平。虽然相关政策规定要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且要求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但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师的实际收入仍然偏低。付出与收入不对等,是导致部分公费生违约的重要原因之一。

5.2 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违约人数较多

从违约公费师范毕业生市州分布图可以看到,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及部分市(州)边远贫困地区违约人数约占违约总数的47.5%。分析原因:甘阿凉属偏远贫困地区,各种基础硬件、设施落后,生活条件相对艰苦。而大学生普遍向往高质量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特别是在校期间,体验了相对优质的生活学习环境后,部分学生难以再接受落后地区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

5.3 入读院校及学生思想变化原因

从违约公费师范毕业生培养院校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和成都师范学院,毕业学生违约情况较多。三校公费师范毕业生违约人数约占违约总人数的77%。一方面这些学校承担的培养人数较多,违约人数占比相对高。也应看到:这些学校录培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好,多数为本科生,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公费师范生相对比较优秀,职业期望和就业地域期望值相对较高,面临毕业后只能定向到贫困艰苦地区就业的现实,心理落差大。

同时,与同届非定向培养的同学相比,相同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甚至比其他同学更优秀,但是不同的命运走向,心理不平衡导致部分公费师范生较难安心到服地相对艰苦的地方履约从教。

5.4 异地就业也是违约原因之一

调查显示,22.75%的违约学生生源地户籍与服务地不一致。政策上优先录取纳入实施范围县市区的生源,生源不足时在全省生源中根据考生报考服务地志愿择优录。从实际录取情况看,确实存在本地生源不足的情况,出现了生源地户籍与服务地不对应的情况,这类群体属异地就业,面临着远离亲友、在陌生环境独自生活工作的现状,有很多诸如生活不便、习惯不一致、交通成本高、难以照顾家庭等的困难,这也是公费师范生违約的原因之一。

5.5 个人对政策理解偏差

据调查显示,21.25%的违约公费师范生存在政策理解不到位情况。比如,报考服务地为成都的学生,以为毕业后会在成都市中心城区或近郊就业,但2013年成都地区纳入实施范围且当年申报培养计划的区县为邛崃市和大邑县,急需教师的学校多为山区及“偏远”农村地区。面对农村地区学校师资不足、教师专业水平相对较低、进修和外出学习交流机会不多的现实,相对弱势的职业能力注定今后没有多少机会能进入更好条件的城镇学校工作,这部分学生难以安心履约就业。

6 对策建议

6.1 政策制定及宣传方面

一是加强公费师范生培养就业政策宣传。教育部门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宣传资料等媒体手段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相关政策,特别是实施公费师范生计划的地区的学校,应组织学毕业生及家长充分了解政策内容,引导更多学生报考“公费师范生”,同时让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参与该项目后,应当履行的义务和将要承担的责任。避免学生仅为被大学录取而盲目报考。

二是对纳入实施范围县市区的生源(简称“本地生源”)实施更加优惠的录取政策。在严格执行“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优先录取本市州纳入实施范围县市区的生源”之规定情况下,如果生源不足,建议采取“降分录取”加学生志愿申请的方式尽量录培本地生源。对异地报考生源建议在录取前进行面试,并加收书面申请。

三是增加招生录取阶段面试环节。通过面试,进一步掌握学生报考动机和对公费师范生政策了解情况,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要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协议,将真正有志于投身艰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能够诚信履约的优秀学生确定为培养对象,从源头上减少违约现象的发生。

四是严把大学毕业出口关。对于不能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和不能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除因病等特殊情况经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另行处置外,均以违约论。

另外适当增加违约金,提高违约成本。对于拒不履行协议、不办理违约手续、不缴纳违约金等恶意违约行为,除扣留档案外,将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

6.2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面

区县教育部门作为使用和管理公费师范毕业生的主体,要加强对公费师范生的就业管理,进一步明确其责任,建立诚信履约档案,给予解约学生一定程度的限制。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更要给予关心,要特别注意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可考虑制定对服务期满教师流动交流机制,并辅以各种形式的精神激励,比如对履约完成服务期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方面予以更多的倾斜等。

6.3 院校培养教育方面

大力开展公费师范生师德诚信教育。针对公费师范生,应该教育他们真心想为当地服务,而并非被各种外在条件束缚在当地。要让公费师范生从内心里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而不是一个投机者。要让作为未来的师者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品质。学校应该加强师德教育,培养师范生的诚信品质,塑造诚信人生和职业忠诚度。学校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教师需切实提高诚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将公费师范生培养成为师想品德高尚、业务能力过硬、诚心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潘小春.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实施情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1):28-31.

[2]李健敏.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3]张兵.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9).

[4]201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数据分析报告.

[5]2018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猜你喜欢
违约
劳动合同违约情况下的法律责任判定探究
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思考
论旅游合同违约之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
浅析承运人无单放货的法律性质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
关于债券违约现状及前景的探讨
医事仲裁制度研究
后违约时代:浅论信用利差走向、风险路径及政策建议
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断裂与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