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为主、螺旋改进”

2019-12-20 03:04安群单庆新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典型案例教学改革

安群 单庆新

摘 要:本案例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例,以“思想引领、沟通分享”作为凝心聚力突破口,明确“各有分工、整体推进”工作制度,制定“设计在先、螺旋改进”工作原则,确定“建用结合,以用为主”工作要求,强调理清“一个关系”、明确“两个主体”。通过搭建校企共建课程平台、开展混合课程设计培训及经验分享、研讨课改评价指标等,开展以用为主、螺旋改进的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精品在线开放课;典型案例;教学改革

1 案例背景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是2017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的省级双高建设院校。《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双高建设方案》中明确:到2020年,建设三门国家级、若干省级、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任务。此项任务由学校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建设。经过近一年的探索,资源管理中心形成了《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遴选了19门拟建课程,但建设工作未开展。2018年9月初,随着学校机构调整和岗位变动,在辽宁省高职院校还没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也没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的建设标准前提下,本案例负责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作为学校一级项目负责人,接手此项工作,开展长达一年多的建设与实践,取得了很好成效。

2 案例内容

2.1 学习国家、学校文件,开展校内各级人员调研

为使项目开展有据可依,案例负责人重点研读国家文件及《实施方案》,认真审阅《课程建设申报表》。为梳理进展缓慢原因,案例负责人分别与二级项目负责人沟通课程建设情况。为找到制约建设的关键点,案例负责人深入教学院,对各层面教学与管理人员代表开展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了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建设目标与建设进度不清晰、没有建设经验、没有录课场所、缺少指导与培训、资金使用与团队待遇不明确等。

2.2 追加补充规定,确定工作目标,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案例负责人在分析问题原因基础上,经与二级项目负责人反复论证,草拟了《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补充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补充规定》确定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目标,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细化了资金使用办法,明确了课程建设团队的待遇等。2018年11月,《补充规定》经学校党委会讨论通过,第二阶段精品在线开放课建设与实践工作正式实施。

2.3 联系合作企业、建MINI录播间,为课程建设搭建平台

为更好地遵循《补充规定》中确定的课程建设时间表、路线图,案例负责人会同二级项目负责人,分赴沈师软件学院、东软信息学院出版公司、大连通科技术有限公司、超星公司等企业,洽谈合作,搭建校企共建课程平台。为给企业及校内课程团队提供方便条件,案例负责人向学校申请,建设MINI录播间。联系《爱课程》等大型課程平台企业,为 2020年我校课程参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设条件。

2.4 开展混合课改培训,选派代表参加课程建设研修班

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依据《补充规定》,案例负责人协调各级项目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分五期赴清华大学,参加混合课程设计培训。为提高培训效果,案例负责人组织前三期人员与第四、五期即将培训人员的互动活动,由已培训人员进行培训经验分享。同时,案例负责人组织学校各级项目代表,赴长春等地参加“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通过培训与研修,令所有参建人员坚定信心、牢记使命、边建边学、动态改进。

2.5 时刻关注课程应用情况,及时反馈课程应用效果

自2019年3月起,我校37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爱课程”“智慧职教”及“清华教育在线”平台上线应用。自应用以来,案例负责人时刻关注课程应用情况,及时向课程团队反馈效果。广泛征集意见,制定《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评价指标》)。通过对《评价指标》研讨,促进各课程团队创新混合课程教学方法,回归课程育人本质,促进课改提质增效。

3 创新之处

3.1 以“思想引领、沟通分享”作为凝心聚力突破口

案例负责人利用各种机会作动员,希望大家明确,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一项关乎学校未来发展的任务,具有高度政治性。对于前后批建设的课程团队、前后批参训的教师,案例负责人抓住每周一下午教研活动时间,推出精品教研活动,动员各教学院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主线,全领域、多视角开展研讨,通过研讨创新思路,解决课程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以凝心聚力,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3.2 明确“各有分工、整体推进”工作制度

为充分发挥团队效能,案例负责人在《补充规定》中,提出课程团队成员尽量由三类人组成:学校教学设计高手+学校教学教法骨干+企业信息技术专才。目的是为了让课程团队树立“整体推进”思想,即课程建设要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及“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结合,抓住课堂主阵地,通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改进、信息技术融入,整体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3.3 制定“设计在先、螺旋改进”工作原则

为提高工作效率,案例负责人制定“管理者管理设计、建设者建设设计先行”工作原则,不落入“急事急办”误区。在设计先行的同时,遵循“螺旋改进”原则,对在应用中发现问题的课程,要针对薄弱点做出调整,在循环检验中,紧紧围绕关心学生成长这一主线,对课程不断完善,以达到最佳育人效果。

3.4 确定“建用结合,以用为主”工作要求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与课堂应用结合起来。建设中要理清“一个关系”,明确“两个主体”。理清“一个关系”,就是理清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关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都是资源建设,而课堂教学才是核心。一切不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都是低效的建设。明确“两个主体”:教师是课前教学设计主体,学生是课中自主学习主体。只有明确了这两个主体,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才能方向明确且有的放矢。

4 取得的成效

(1)拟建6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有4门课程已经过评审,在《爱课程》平台应用。

(2)拟建31门省级、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已上清华教育在线SPOC平台,且均进行了混合课程改革。

(3)促进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成为2018年度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备选库第二主持校。

(4)我校参与课改的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提高,出勤率、上课抬头率、与教师互动率等明显高于其他课堂。

(5)参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教师团队参与科研、教研比例明显提高,所撰写论文获奖率明显提高。

(6)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师能力大赛中首次以课程团队为单位获得省赛二等奖。

(7)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推进了现代学徒制进程,今年九月,我校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验收。

(8)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助推我校成为拥有三个项目的“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5 体会与启示

经过一年建设与实践,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体建设任务已完成,而对于一年多一直不停歇的精品在线开放课建设之路,总结启示有五:一是,调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法保;二是,思想引领和目标统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提前;三是,从问题出发开展工作,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四是人人具备整体大局观,是提高工作质量的重点;五是发挥团队成员各自优势,是使事半功倍的利器,也是完成工作的难点。

参考文献

[1]李真.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职业,2016.

猜你喜欢
典型案例教学改革
典型案例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中的功能
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产品设计课程典型案例分析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贸实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