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改进路径研究

2019-12-20 03:04崔利宾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高职生

崔利宾

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院校数量和规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日益扩大的高职在校生规模,研究基于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生;不良习惯;路径

作为类型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其综合素养,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目前高职学生的整体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认识意识强,但行动差。在生活习惯方面,存在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差,卫生习惯不良的现象。学习习惯上,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盲目,学习纪律差的现象。此外,当前大部分高职学生整体不注重节约,缺乏社会公德,文明意识差。高职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严重影响着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不断增加,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慢慢暴露出来了,必须探索改变高职教育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路径措施。

1 高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

1.1 过分强调自我

目前高职在校生已经以00后为主,受中外文化交融的影响,与前几代学生相比更追求“个性”与“自由”,加之中学阶段多数家长几乎包揽了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一切琐事,导致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处于养尊处优中,从而养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更有少部分大学生出现极端个人主义现象,处事总以自我为中心,较少顾虑别人的感受,责任意识较为淡薄。

1.2 自制力较差

目前高职学生年龄阶段正处于成年早期,此时他们的心理发育仍然处于不稳定的发展阶段,好奇心较强,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表现出自制力与自律能力差。具体表现在:在墙上、书桌上乱写乱画,破坏公物;教室里随处乱丢垃圾等。课堂学习方面出现的习惯问题表现在:课堂参与热情缺乏、上课不认真听讲、低头玩手机,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等。在日常行为中,有些学生经常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吸烟、酗酒等等。

1.3 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高职学生入学分数相对较低,整体素质不高,学习没有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弱,导致他们在思想上有强烈的失落感和逆反心理,学习很被动,课余时间大多以娱乐放松为主。不良的自主学习习惯问题集中表现在:缺乏学习动力,课余时间没有合理利用;没有学习计划,拖延情况较为普遍;课外阅读较少,阅读量不够等。面对专业的学习,表现出学习状态不佳,专业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2 高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路径

针对高职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1 完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可以从学生课堂管理、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一套贯穿大学始终的行为规范标准及制度体系,明确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生综合成绩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加强宣传和教育,从制度执行中养成好习惯。

2.2 完善奖惩机制

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既需要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让学生在批评声和掌声中不断改进和成长。对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既要耐心与之沟通,又要采取多鼓励的策略,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其感受到被肯定的喜悦,从而逐渐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对一些态度不好且屡教不改的学生,不能一味纵容也不能一票否决,应该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罚,让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引导和鼓励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且加以改正。

2.3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帮助学生重建信心,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4 完善考评体系

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最终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每学期末,学生首先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其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是在学期与家长的定期沟通与联系中家长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另外,合校纪班规和学期末的量化考核,以多方综合得到的评价和分数作为学生最后的成绩。这种多渠道的考评体系,不仅是学生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而且是落实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

3 结语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学生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付诸实践,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的积极引导和共同努力。高职学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准确把握他们的行为习惯,及时發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同时制定正确的方针和对策,才能最终提高其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静静.高职院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

[2]刘慧予.浅析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良好习惯的对策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2).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高职生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