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蚀工程底材表面处理技术

2019-12-20 03:04陈江红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陈江红

摘 要:腐蚀带来的极大损失和危害引起了各行业的高度重视。腐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防腐施工中,良好的底材表面是防腐施工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提高底材本身的防腐能力,增加与漆膜的附着力,延长漆膜的使用耐久性,有利于漆膜的流平性及装饰。

关键词:底材处理;影响因素;底材特性;喷砂除锈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腐蚀问题越来越严重,各部门、企业对腐蚀问题带来的影响越来越重视。腐蚀不仅是金属资源的浪费,对金属结构造成腐蚀破坏,还在于使正常生产受到影响,以及因腐蚀造成的设备事故对人身安全也会带来严重的威胁。腐蚀虽然不可避免,但腐蚀可以控制和尽可能减缓。充分利用现有的防腐涂装技术,腐蚀损失可以降低1/5至1/4,防腐涂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防腐施工中要想具有良好的底材(主要是钢材)表面,底材处理是防腐施工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底材除了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之外,还必须要具有与防腐层有良好的粘接和附着力。因此,在防腐施工中首先必须要做好底材的表面处理工作。

1 底材表面处理概述

1.1 底材表面特性

底材的表面特性分为表面清洁度(锈蚀度)、孔隙度、表面粗糙度。

(1)表面清洁度(锈蚀度)。底材表面附着的铁锈或氧化皮,也常被水分、油污、尘垢等污染物污染,严重影响涂、衬层界面的黏结。表面清洁度分为6级:

0级——10倍放大镜不可见微粒;

1级——10倍放大镜不可见而肉眼不可见(颗粒直径小于50um);

2级——正常或矫正视力下刚刚可见(颗粒直径为50um-100um);

3级——正常或矫正视力下明显可见(直径小于0.5mm);

4级——直径为0.5-2.5mm的颗粒;

5级——直径大于2.5mm的颗粒。

(2)孔隙度。底材表面存在孔隙,孔内含有潮湿空气、杂质等污染物,对防腐蚀施工影响很大。

(3)表面粗糙度。底材表面适当地粗糙化,可提高黏结强度,粗糙度超过一定界限会降低黏结强度。钢砂、钢丸等表面进行工艺处理时,表面粗糙度均表现为RY23-49um(典型值25-45 um)。

1.2 底材表面处理要求

涂装前,底材的表面处理目的主要是:提高底材本身的防腐能力,增加与漆膜的附着力,延长漆膜的使用耐久性,有利于漆膜的流平性及装饰。底材表面处理是最大发挥油漆的特性、涂装作业顺利有序、保证防腐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简而言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底材材料在防腐处理前都必须要对底材表面进行处理,必须要完全清除底材表面的水分、油污、尘垢、污染物、铁锈层和氧化皮等,以提高油漆涂层的质量和底材的使用防护寿命。另外,底材表面处理的费用约占整体防腐费用的15%-25%,所以需要根据底材表面状态(如表面清洁度(锈蚀度)、孔隙度、表面粗糙度)、油漆品种和环境条件等,选择并采用最适合于涂装施工的表面处理工艺。

2 底材表面处理工艺

2.1 施工环境

一般来说,底材腐蚀过程主要是来自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越高、湿度越大、盐碱等腐蚀介质越多,则腐蚀速度越快。底材表面进行清理后,如果在环境中裸露时间越长,则再次受污染的风险也会越大。

(1)温度。涂装作业中现场环境温度必须满足于以下要求:最佳环境温度10℃-40℃,底材的表面温度要高于露点3℃以上,不高于40℃。环境相对湿度85%以下。

(2)通风。为了防止人身危害及爆炸危险,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

(3)时间。底材经过喷砂或喷丸清理后,应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4-6小时)尽快涂装底漆。

2.2 处理方法

在大气、酸、碱、盐等介质环境等外界条件下,相同的底漆面漆配套涂装施工,在涂装前经过不同的表面处理,同等的条件下经过室外暴晒后,其锈蚀程度的差别非常大。因此,选择正确的底材处理方法尤为重要。

(1)手工工具处理:用铁砂纸、刮刀、铲刀、钢丝刷及锤凿等工具进行除锈。该方法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除锈不完全、成本高,用于防腐要求不高和只有在采用其他方法有困难的条件下使用。除锈等级分为St1级。

(2)动力工具处理:是利用机械动力冲击和摩擦进行除锈。常用动力工具有电(风)动砂轮、电(风)动刷、针束除锈器等。效率高于手工工具除锈,劳动强度和成本高,噪音大,无法将腐蚀点深处的锈和污染物处理干净,除锈等级分为St2级、St3级。

(3)机械处理:以磨料作介质,按动力源的不同,分喷砂处理和抛丸处理。机械处理是涂装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利用0.4-0.6MPa压缩空气为动力,将砂子或钢丸喷到底材表面,以冲击和摩擦作用去除底材表面的铁锈和其他的油脂、污垢、氧化皮和杂物等;且增加底材表面的粗糙度(40um左右),以增加涂层的附着力。粗糙度绝不能超过涂层的1/3。同时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人身危害及爆炸危险,除锈等级分为Sa2级、Sa2.5级、Sa3级。

(4)其他底材处理方法。火焰除锈、化学除锈和除油、底材表面的钝化和磷化处理、高压水处理等。

2.3 实际应用

底材表面处理主要包括除锈及氧化皮、除油污、除杂质、除尘和表面的化学转化等方面。对有旧涂层的设备重新涂装过程中,必须将旧涂层去除后再进行表面处理。其目的是使底材表面活化,以增强漆膜中的极性分子结构对底材的附着力。

(1)氧化皮主要表现为附着力差、漆膜脱落,可采用酸洗、喷砂、抛丸等处理方法。

(2)油脂主要表现为附着力差、漆膜脱落,可采用碱性清洗剂、有机溶剂清洗等方法。

(3)铁锈主要表现为附着力差、提前锈蚀起泡,可采用酸洗、喷砂、抛丸、打磨等方法。

(4)可溶性盐表现为锈蚀、起泡,主要采用高压淡水冲洗等方法;锌盐主要表现为层间附着力,可采用打磨方法处理。

(5)锐边、毛刺、焊缝等主要表现為附着力差、漆膜薄、提前锈蚀,可采用酸洗、喷砂、抛丸、打磨等方法。

3 结语

(1)底材表面的清洁度和粗糙度差别很大,应根据底材表面的粗糙度选择不同类型的涂料。

(2)对底材表面处理的方法很多,等级越高则清除的越彻底,底材表面处理质量就越好。

(3)喷砂或喷丸后涂装时,底材表面喷射清理后,会因底材表面金属状态活泼而很快产生腐蚀,因此喷砂作业要注意选用正确的流量喷嘴。

参考文献

[1]邹德敬,赵守辉.金属贮罐腐蚀失效分析及预防措施[J].辽宁化工,2008,37(12):849-851.

[2]董事尔,何东升,张鹏,邓夕胜.双点腐蚀管道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机械,2005,(09):20-22+56.

[3]祝岩宁.城镇燃气管道阴保系统检测与维护[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2015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2015:6.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