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班级管理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

2019-12-20 03:04卢瑞民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专院校班级管理现状

卢瑞民

摘 要:班级实现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形式,同时也是院校管理的主体,是实现学生高效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大专院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班级管理质量与效率,引导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因此班级管理成为了大专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大专院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就相应的解决策略,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专院校;班级管理;现状;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大专院校教学中,班级管理作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建设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学生们参差不齐的素质水平,对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无限制的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为了加强大专院校的教学管理效果,教师需要针对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1 大专院校班级管理现状的分析

1.1 为了管理而管理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的大专院校教学中,大部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将目标设置为“不惹事”“不逃课”“听话”就行,而班会的开展,也只是形式主义,大多简单总结一下班级考勤、卫生等方面的表现和不足,勒令学生进行整改,所谓的“班级管理”,就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很少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也很少会组织学生进行单独的班级活动,最终造成班级凝聚力和文化态度的缺失,反而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1.2 将放手视为放任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力“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师应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放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目前的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中,部分教师受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限制,将所谓的“民主放手”实践成了“放任自流”,严重影响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大专院校班级管理问题的分析

2.1 班级的管理氛围不够浓厚

首先,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定位出现偏差。大专院校的学生基本都已成年,身体、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发育也均已成熟,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再像高中时期一样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管制与约束,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内心感受,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发挥。然而,在目前的大专院校中,部分班主任依然将班级管理工作当成常规教学的附属品,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进而严重限制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其次,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缺乏明确的规定,使班级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在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工作职责与评价机制是决定管理工作开展方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保障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的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对于相关制度和规定,太过模糊与宽泛,评价的标准也太过单一化,使其实效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最后,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氛围的营造不够浓厚。高效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进行通力配合,统一协调各方面因素,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班级管理工作都是班主任在孤军奋战,其他教职员工和学生都缺乏自主参与、配合的意识,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2.2 班主任专业水平整体偏低

在目前的大专院校教学中,对于班主任或指导员的选拔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教师们对于班主任的认知也比较功利性,因为这是一项“苦差事”,权力不大、琐事不少,很多教师都是能躲则躲,因此很多大专院校的班主任选拔都是新入职的教师,经验和历练都不足,整体专业水平较低,非常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大专院校录取分数线本就偏低,近年来随着教育政策的改革,大专院校的招生范围一扩再扩,适龄生源却越来越少,因此录取分数线也是一降再降,导致大专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出现明显的下滑。并且随着社会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普遍受网络影响较深,缺乏共享意识和合作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这些都是影响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3 大专院校提升班级管理的策略

3.1 转变班主任的管理理念

新课改形势下的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師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明确意识到学生才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对象,从而能够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寻找班级管理的切入点,充分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此来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2 建设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

完善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实施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因此在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并加大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管理工作的贯彻与落实。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大环境的改变,对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其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强.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基于X学院的个案调查[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2]张妮娜.关于如何做好大专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8,(04):107.

猜你喜欢
大专院校班级管理现状
分析大专院校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试论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浅谈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