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生态新格局下特稿的守正与出新

2019-12-20 09:47杨红
记者摇篮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传统纸媒新媒体融合

杨红

【摘 要】纸媒特稿随着都市报的诞生发展而兴盛一时。随着网络平台的搭建,新媒体的兴起,依托于市场的都市报被冲击,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稿由盛转衰。在融媒体时代,特稿还有生产发展的价值和空间吗?本文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为例,对新闻特稿的发展之路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闻特稿   传统纸媒   新媒体   融合

关于新闻特稿,从通俗认知上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深度报道。

新闻特稿是顺应纸媒走市场而蓬勃兴盛起来的。1996年《华西都市报》以每日一版的气势推出特稿(当时叫特别报道)版面,引起广泛影响,催生了一大批纸媒推出特稿版面。而今,华西特稿因多种原因已经改版,尚在坚守特稿版的纸媒除了《中国青年报》等,所剩无几……

特稿走过一段什么历程?它的未来该向何处去?笔者以《华西都市报》《中国青年报》等纸媒的特稿发展转型历程为例,就融媒背景下的特稿生存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纸媒市场化,促进了特稿的蓬勃发展

1996年7月,《华西都市报》开设特稿版面。因为其良好的市场效应,很多报纸也纷纷开设了特稿版。特稿在增加报纸可读性、提升宣传功效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

1.特稿以“热点新闻+文学手法”特性,实现多种宣传效果,提升了报纸的市场占有率

以《华西都市报》为例,该报是川报集团下属报纸,是四川省的党委机关报《四川日报》的延伸和补充。从1995年元旦创刊之日起,它就走向市场,以普通读者为衣食父母。

1996年7月,《华西都市报》推出“特别报道”(后改名为特稿),每天一个长篇报道,这在全国日报中都是首创。《华西都市报》的创始人在谈到特稿时曾说:“这是我们在研究读者市场后推出的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栏目。”华西特稿创刊之时就提出“四大题材”和“四性要求”,即“案件、人物、事件、热点”和“故事性、可读性、真实性、政策性”。及时传达热点新闻信息,满足读者求知欲、好奇心,保证真实性、及时性和贴近性;同时,用文学艺术手法表达,但比小说具有真实性的优势。这是纸媒新闻特稿区别于《知音》《读者》等期刊文章的一个重要特征。

华西特稿版问世不久,取得显而易见的成效:“一是很多读者养成阅读定势,拿到《华西都市报》先读这个专版,不少家庭老少抢着读;二是一些报道反响强烈,读者来信来电不断;三是省内外有几十家报刊纷纷转载,有的稿件还引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采访……”

很快,全国各报纸纷纷效仿开辟特稿版面。当时,成都、重庆的多家报纸都是每天一篇长篇故事;与《华西都市报》同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四川农村日报》学习借鉴华西经验,也于彼时推出特稿专版,吸引了大批基层读者的关注。

2.华西特稿以“高稿酬+签约作者”模式,催生造就了一大批特稿作者,报纸与作者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特稿是市场化的产物,其生产过程也引入了市场元素。特稿与一般的通讯相比,篇幅更长,形似文学,俗而不媚,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具政策导向功能;所涉及的人或事物比較复杂,同时有大量的细节和情感穿插在其中,对文字要求也很高;此外,还要做到在全国范围内挖新闻抢独家。

如何保证稿源?华西的办法是全国约稿,要求是首发独家,开出了千字千元的高稿酬;在全国范围的作家、记者、文艺爱好者、骨干通讯员队伍中进行选择、联系、组织、培养,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供稿队伍。同时,省内外数十家报社与华西签约购买稿件,实现了多方共赢。这一阶段纸媒对特稿需求旺盛,一些专职作者仅靠采写发表特稿,就可以获得优厚的报酬。

笔者供职的川农报特稿一周发一个整版。虽然川农报的特稿稿酬只比一般的新闻稿件稍高,但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也常常是安排不完。而采写过特稿的本报记者或者通讯员,其采访功力、谋篇布局的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能得到明显提升,其特稿作品屡屡得奖。

作者队伍的强盛也反映出特稿的兴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特稿市场的繁荣。

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特稿渐渐失去生存空间

欣欣向荣的特稿市场背后是强劲的读者市场需求和活跃的作者队伍。当时代、市场和作者都开始转向时,纸媒特稿渐渐由盛转衰。主要有两个因素:

1.互联网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收缩

上世纪90年代,电脑在办公室和家庭普及,新闻网站相继出现。1997年,人民网、新华网创办;1998年,搜狐、新浪成立;紧接着,传统新闻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

这阶段的新闻网站更像新闻信息的“搬运工”和“快递员”。传统媒体是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的主要生产者。特稿为避免被抄袭和盗稿都不上网,保障了作者和报纸的利益。纸媒特稿持续保持热度。

自2009年起,面对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传统媒体渐显式微;2013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迎来新一轮的新闻客户端建设热潮。澎湃新闻、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加入竞争行列;从2015年开始,《华西都市报》把重点从纸媒转移到网络平台封面新闻的运营上;风起云涌的自媒体纷纷致力于对信息产品的打造和传播。传统新闻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纸媒在新闻传播、广告经营发行等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冲击。纸媒失去市场,纸媒特稿的热度和公众关注度少了,影响力自然降低了。加之传统媒体纷纷开始摸索融媒之路,先网后报、首发、转发量阅读量大等新规追逼着传统媒体转型,耗时耗力耗钱的特稿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了。一批特稿作者开始寻找新的生产生存空间,转战新平台。

2.公众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巨大改变

新媒体时代,更快更新更全,不仅体现在新闻产品的供给上,也体现在读者的阅读口味和习惯的转变上。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用户规模已达3.9亿。新闻客户端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第一渠道。

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渠道更多,海量的信息让读者眼花缭乱,大众关注热点转换也更快。近两年来,短视频快速发展,直播普及,公众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更是发生巨大变化,碎片化、个性化、社交化、视频化等成为阅读新趋势。反观新闻特稿,成本高、生产周期长,而其报道的及时性和深度广度,已经被网络平台的快速反应和多样化多视角呈现所替代。

在这个大背景下,一批都市报、晚报等面向市场的纸媒纷纷谢幕,传统媒体开始探索融媒之路。2016年,《华西都市报》特稿版面撤销;2017年川农报特稿改版为人物版,而此前《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等纸媒深度报道组已相继被撤……今年6月开展的2018年四川省新闻奖副刊评选活动显示,各报特稿报送数量和佳作不多。有评委表示,从当前很多报社的人力配置和版面配置来看,特稿基本上已经退出了纸媒的舞台。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特稿生存发展之路

2019年8月,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在新的生态环境下,特稿还有安身立命之本吗?未来它向何处去?

1.坚守内容为王,创作有原创性的优质作品

新闻资讯流向网络平台,尽管大众接受度很高,传播效果很好,但它毕竟不能代表记者和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科技的进步,已经使监控信源、一键转发、机器写作等功能日渐成熟,加上政务信息发布渠道的增多,预计不远的将来,绝大部分单纯信息性写作和发布,将由机器代替。

同时,对热点新闻、社会新闻等的思考和探讨,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不是靠几个短视频、几条转瞬即逝的资讯就能完成的任务。媒体的竞争,还是应该体现在努力创作出更多有原创性的优质作品上。从这个思考上看,特稿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具体该怎么做?不妨看看《冰点》带来的启示。

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设《冰点》特稿专栏,这是国内最早的特稿尝试。《冰点》一周一期,至今已走过25年,刊发1100多期。《冰点》为什么可以延续至今?“一个社龄近30年的老记者这样说:‘生活方式、传播方式总在变,但人性和人情还是没有被改变,我又想起《冰点》在创办之初受到读者喜爱的理由,那就是打动人。”

《冰点》不同于一般的特稿,它的出发点不是热点、焦点或爆款文章,而是“基于最深切的情感关怀、命运关怀的深度报道……它从关注人的命运出发,维护的是善良坚韧、悲悯同情、正义自由等最基本的价值,萃取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意象,阐释着这个时代的演进逻辑”。在追新逐热的新媒体语境中,《冰点》的关注点和报道方式有着独特的价值。

高品质的产品总有市场。坚持回到内容,回归思考,创作有原创性的优质作品,特稿可以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用好多媒体平台,探索多种表现方式

新的媒体生态环境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机会。特稿能不能顺势而为,找到新的生产生存方式?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搭建“特稿+网络”模式,把特稿延伸到网络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人都可以是资讯的发布者,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内容生产的能力优势更为明显。将这种优势和新媒体优势结合,可以为特稿寻找到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媒体都拥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和相应的公众号。通过网络平台推送传播,扩大了特稿的“朋友圈”,也产生了更大的社会效益。

2018年12月,《冰点》刊发了《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文后,被公众号推送、朋友圈转发,阅读量超10万+,引起从教育部门到学生家长等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15年《新京报》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剥洋葱people”推送深度报道,《“痞子”妈妈和她的104个孩子》等特稿报道均超10万+的阅读量,显示出深度报道牵手网络平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二是非虚构写作网络平台,让特稿生产找到新阵地。在新媒体环境下,一些特稿写作平台如腾讯谷雨、地平线、正午、人间等先后出现,致力于内容打造,不断地推出高质量的特稿产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

这些特稿平台致力于打造优质内容,不拼速度和时效,为深度报道的产出量身定制了作品推送平台,为创作者提供创作资助等服务,聚焦了一大批优秀的撰稿人,也贡献出一批高质量的特稿。有的稿件阅读量惊人,访问量甚至高达几百万……在新闻同质化碎片化的情况下,有个性、有故事、有态度、有思考的文章总会有一席之地。非虚构平台为特稿的产出搭建了展示的舞台。

三是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让特稿的表述方式适应新语境。传统特稿往往是几千字的长文,不适应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特稿必须借鉴新媒体的手法,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一些视频如同视频版的特稿,有深度、有内容、有故事。反过来,特稿也可以借鉴视频方式,展示内容;被称为“手机版国家地理”的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文章不仅传递价值观和人文情怀,图片应用同样精美,真正实现了图文并茂,圈粉无数,每一篇文章推送后都是几百万的阅读量。

新媒体下的特稿,要注意文章中图片、视频、音频、链接等的穿插使用。相比传统媒体,图片、视频可以使阅读界面更活跃,内容更丰富多彩,观感更直观生动,能多方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巧用链接,可以为有进一步阅读需要的读者提供延伸阅读的空间和便利。

总之,融媒大背景下的新闻特稿,只要立根于读者喜怒哀乐,坚守内容生产,找到适合的平台,就会走出一条适合时代也适合自身的生存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四川农村日报)

【参考文献】

[1]艾丰.特色报道的特色与经验[J].新闻界,1997年第一期.

[2]徐百柯.冰点,有温度的故事[M].冰点特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

[3]中国青年报社会责任报告(2018年度)[I].中国记协网.

[4]胡佳丰.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人物报道创新[I].人民网研究院,2019年01月07日.

猜你喜欢
传统纸媒新媒体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重新定位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用互联网基因盘活传统纸媒资源
传统纸媒转型的盈利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