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综艺节目《朗读者》,开展中职语文“朗读者”活动的策略

2019-12-20 03:04涂啟凤
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朗读者中职语文活动

涂啟凤

摘 要:在中职语文“朗读者”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探索朗读的文本资源,将“朗读者”活动融入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朗读,扩大阅读量。

关键词:《朗读者》;中职语文 ;“朗读者”活动

《朗读者》是央视推出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教师可将节目中蕴藏的教学资源引入语文教学中,借鉴节目的形式与创意,开展“朗读者”活动,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1 开展中职语文“朗读者”活动的背景

综艺节目《朗读者》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让大家重拾起了朗读的习惯,“朗读亭”每到一地,来到“朗读亭”的朗读者络绎不绝,朗读者们排队数小时,仅为3分钟的朗读。“全民朗读”的热潮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启示,教师可以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者”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进行体验感悟,感受朗读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探索朗读的文本资源

2.1 探索《朗读者》节目中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推荐朗读文本

在“朗读者”活动中发现,有的同学有朗读的意愿,但是缺少朗读的文本。《朗读者》节目中出现的很多古今中外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理想、修养、人生感悟等方面的朗读文本和节目的文案、经典语录,都可以用来推荐给学生,作为朗读文本。这些高质量的读本具有触动心弦的力量,能让学生得到启示,受到鼓舞、感染与教育,获得正能量。

(1)结合教材中的课文,为学生推荐《朗读者》节目中出现的同类型文本。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传达的情感,推荐传达相似情感的篇章作为学生的朗读文本,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如课文《我的母亲》(老舍)中传达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感,可推荐节目中出现的《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写给母亲》(贾平凹)等文章作為学生的朗读文本。

(2)推荐易于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篇章作为学生朗读的文本。

节目中出现的有关青春、勇气等主题的作品,易于引发情感共鸣,带给学生鼓舞与启示,可作为朗读的文本。如著名作家麦加在访谈中谈到他的儿子在青春期特别叛逆,他陪着儿子承受青春期的痛,这些体会易于让青春期的学生们产生共鸣。麦加朗读了自己写的《致儿子》,字里行间有对儿子的叮咛嘱咐、对生活感悟的分享、对人生的探讨和浓浓的父爱,可将此文推荐给学生,易于让学生产生思考,获得启迪。

(3)推荐《朗读者》的文案、经典语录作为学生朗读的文本。

《朗读者》每一期的札记、开场白、结束语,主持人与嘉宾的金句,嘉宾朗读文本中的经典句子都可以作为学生的朗读文本。这些句子充满哲思意味,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生活的智慧,能给人以启迪。

2.2 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文本

除了教师推荐的文本,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动自己的散文、诗词、书信、电影台词、歌词等作为朗读文本。教师可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如让学生摘抄喜欢的好句好段,督促他们扩大阅读量,以甄选朗读文本。朗读主题词的确定也可以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围绕作文训练的主题确定主题词,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原创作品作为朗读文本。

3 开展中职语文“朗读者”活动的实施途径

3.1 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朗读者”活动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个开展“朗读者”活动的环节,在学完一篇课文或是一个单元的课文后,让学生就所学的课文来进行朗读,谈一谈或是写一写朗读的缘由,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调动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可采用设置情境的方式,例如:如果被邀请参加《朗读者》节目,你会选课文的哪一段进行朗读?为谁而读,为什么?

3.2 朗读自选文本,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者”活动

(1)定期开展“朗读者”活动。

每周开展一次“朗读者”活动,由几名同学围绕同一主题上台朗读,或是每次语文课前推选一名同学, 利用课前三分钟,围绕主题进行朗读,可以朗读教师推荐的《朗读者》节目中的文本,也可以自由选择文本,分享有关朗读的故事、感悟。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并将参与情况作为语文平时成绩的考察部分,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朗读”不是“朗诵”,不以追求朗诵的技巧为目的,教师要多鼓励内向的同学上台朗读,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2)开展“朗读者”比赛活动。

除定期开展朗读活动外,还可以开展“朗读者”比赛活动,以赛促读,促使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提高朗读水平。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定朗读的主题词,制定朗读比赛的方案,评选出优秀朗读者。

(3)利用APP开展朗读活动。

利用APP开展朗读活动,如:喜马拉雅FM ,该应用有一个版块是“全民朗读”,可供学生选择朗读文本、进行配乐朗读、上传作品。学生可将朗读作品分享至班级QQ群,教师再组织同学们收听、点评,评选“好声音”,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4)结合作文训练,开展“朗读者”活动。

在选择朗读主题词时,可以选择易于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主题词,还可以围绕作文训练的主题确定主题词,学生围绕主题词选择文本进行朗读,积累好句好段,这对他们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启发,有利于在作文中表达他们的理解与感受。

《朗读者》节目在为观众构建汲取养分和力量的精神家园,传播优秀文化,两季嘉宾朗读的作品有一百多篇,很多观众列出了《朗读者》的书单,开始一本一本地阅读经典作品,这一现象也体现了主持人董卿推广的阅读理想:通过朗读爱上阅读。我们也希望通过在我们的教学对象——中职生中开展“朗读者”活动,探索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助力这些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们扩大阅读面,积累写作的素材,从人物故事中、优秀的文本中去获得情感共鸣,获得启示,汲取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钟陈威.语文类电视节目蕴含的教学资源及其利用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2]朱雪婷.朗读类节目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8):233-234.

猜你喜欢
朗读者中职语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