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思考

2019-12-22 19:43□王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21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方式技能

□王 琦

根据2018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 年6月30日,我国国民上网人数已达8.02 亿,其中学生网民群体占24.8%。网络已经成为“90后”和“00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接收信息、汲取知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给广大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希望通过对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他们网络学习行为的特征,结合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以此提出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

一、背景介绍

2016年以来,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为增强学生的发展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教学方式探索朝着开放、分享、融合的方向持续推进,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成立了“智慧检院”建设领导小组,建设服务器虚拟化及云桌面平台,建设了数据中心平台。2018年6月,学院联合腾讯智慧校园、中国联通郑州分公司、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新型智慧化校园生态圈,已完成无线网络的全校覆盖,具有录播功能的全激光投影多媒体教室已在建设。这些举措为推行网络学习、开展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奠定了硬件基础。2019年,学院《经济法》《刑法学》等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正在建设中,逐步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学院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此外,一批教师已经开始率先使用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APP,利用翻转课堂、慕课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经验。

二、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网络学习行为分析

通过对在问卷星上发放网络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搜集,分析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在互联网中自主学习的情况。问卷有效填写人数为380 人。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具有多样性。

1.网络学习的意愿较高。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上网时会接触和浏览学习类网站,在利用互联网学习时表现出多样化的动机,这些动机不一定都是围绕专业课程开展的,也不是单向地汲取知识,他们在网络上会表现出非常活跃的双向沟通现象。如有41.6%的学生是为了参与线上讨论并提出建议,有39.1%的学生在互联网上是为了“提问”,也有37.8%的学生是为了“上传有用的共享资料”。不过,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不希望教师通过“留作业、查资料,并与成绩挂钩的方式督促其在网络上学习”,但是也有16.1%的学生赞同。

2.网络学习时间分配偏低。调查数据表明,有70%的学生每日平均上网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有17.63%的学生上网时间高达5个小时,但有49.86%的学生每天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仅为20分钟。大多数学生的上网时间被社交软件、视频影视类网站、购物网站等占据,而学习类网站,如慕课、网易云课堂、新浪公开课等所占比重最小。所以说,虽然大学生上网时间在日常活动中占较大的比重,但网络学习并未占据大学生上网的主要部分。

3.网络学习的坚持性较差。虽然有大部分学生在上网时会接触和浏览学习类网站,但能够持续完成网络课程的较少。数据显示,有70.79%的学生通过网络课堂进行过学习,但是完成全部所选课程的仅为19.21%。

4.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善于搜集专业知识信息也是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在利用互联网学习时存在的一大特点。有48.8%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学习“信息量太大,经常难以找到所需的信息”,另有43.7%的受访者认为利用互联网学习时“形式太过自由,注意力难以集中”;同时,调查还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希望在利用互联网学习时要有教师的指导,这样可以掌握专业知识信息及判断理论准确与否。具体需要程度分别为:66.2%的学生认为需要教师发挥作用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有18.0%的学生认为很需要教师指导,仅仅2.7%的学生认为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可见,尽管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但教师在指导引导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5.上网方式以智能手机端为主。随着计算设备的升级、进化和移动网络速度的提升,人们的上网方式从电脑端过渡到手机端。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必定会对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造成重大的影响。智能手机的交互性、便携性和时效性等优势,使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学习知识和日常生活情境融为一体,碎片化学习成为常态。

三、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讲解、黑板的板书和多媒体呈现,将教学内容单向灌输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程居于中心主导地位。以往学生也习惯于这种讲授式教学方式,但长期处于这种被动型的学习结构中,容易导致学生主动性不足,思维被束缚,难以发挥学习积极性。在互联网时代,旧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各个高职院校也都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硬件上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媒体,鼓励教师学习微课、慕课的制作,开展线上课程,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APP等,但是目前出现的问题依然较多。

1.多媒体教室设备简易。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里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大部分是简单而基础的设备,存在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不足、多媒体教室结构不统一、教师操作难、功能闲置、校园无线网络未全覆盖等问题。

2.互联网资源使用效率低。互联网技术资源丰富,提供了海量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但有部分教师仅仅是从网上下载课件,若教师只知道点几下鼠标播放课件,课堂就变成了课件观看课,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多渠道、多类型的教学方式,学生和教师都应当扩宽对互联网的使用,不能仅仅把互联网当做PPT模板的下载库或者是论文资料库,应学会互联网检索,提高利用率。

3.教学类APP不统一。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有不少教师开始使用教学类APP。教学APP的使用更便于和学生互动,便于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便于提供线上答疑以及作业批改,为教师节约时间。但是目前教学APP的使用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就是教学APP的选择上。目前数个大网络平台公司都研发了教学APP,包括“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如何选择APP是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其次对APP的使用需要培训和适应,更需要激励,尤其对年纪较大的教师,APP本身功能复杂,如何进行媒体一体化的编排设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收集利用等都需要精力重新学习。

四、基于教学改革的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措施

1.灵活的课堂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学内容、方式、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知识,终结了以黑板和粉笔作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时代。依托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等现代化、多样化、便捷化的教学手段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网络课程、微课程、慕课等的兴起也进一步改变了现代课堂的形式。互联网的普及促使知识的获取途径具有开放性,教室和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更便捷地访问各种学习资源,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们可以选择本校的在线课程,也可以在慕课课程平台上选择名师讲座,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进度。只要有智能设备和无线网络,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摆脱了只能在教室中学习的限制,同时也可以多次反复的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讲一次的弊端。互联网时代,课堂不再只是知识传播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为学生解惑答疑的场所。同时,网络资源的共享使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跟上时代,采用灵活的课堂形式,摆脱对黑板和粉笔的依赖,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完善技术支持。高职院校要注重网络硬件平台建设,满足高职学生实际需求,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教学的网络化提供硬件支撑。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互联网学习场所,建设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及公共机房等。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在全校范围内普及无线网络,降低学生的网费。建设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和学习平台,同时进行全面普及,不断提升平台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最后,要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只有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水平, 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合理使用教学AAPPPP。教学APP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时代新的教学工具的优势,结合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一次突破。使用教学APP,从课前上传微课、PPT等教学资源,督促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课上利用教学APP,查看出勤情况,进行随堂测验、随机提问,进行头脑风暴、查看弹幕,协助完成课堂上的所有教学环节。课后,更可以通过APP布置作业,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掌握学习进度。更重要的是教学APP可以通过收集资源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资源利用率、活动参与度等,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总结将起到较大作用。

五、结语

以计算机及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正在经历一场系统的革命。网络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迫使传统学校的角色发生巨大变化,进而推动未来教育模式的改革,这都将对传统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能力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知识视野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高职院校教师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更应当以互联网的发展大潮为契机,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借助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结合传统教育和在线学习的双重优势,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的行为特点,利用多媒体、在线视频、多种教学APP进行互动教学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发展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教学方式探索朝着开放、分享、融合的方向持续推进,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方式技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