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莱芜梆子的传承与发展

2019-12-23 12:18
人文天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梆子莱芜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积淀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它的申报、传承和保护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联系密切,是人类生活样式的一个扇面,展现了民族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追求,蕴含着伦理、道德、正义等人文因素。“莱芜梆子”因其独特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体现了莱芜人民的创造力和精神活力深受人们喜爱,并在历史的演变中流传下来,在当地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和文化魅力。莱芜梆子在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作为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的莱芜梆子该如何立足实际、把握时机,更好地担负起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是新时代莱芜梆子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莱芜梆子的源流与形成考辩

莱芜梆子原名“靠山梆子”,又称“溜山梆”“莱梆”。 因其男女腔尾音多带“讴”,又称“莱芜讴”,流行于莱芜、泰安、新泰一带。莱芜梆子高亢激昂,豪迈奔放,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山东梆子剧中一个极具时代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代表。莱芜梆子不仅传承了一些经典曲目,还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走在山东地方戏曲发展的前沿,对山东文化建设影响深远。由于莱芜梆子多采用莱芜方言,贴近群众生活实际,且剧目与当地民俗文化因素和精神需要紧密结合,如《送猪记》《借闺女》《王华买爹》等,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同时,莱芜梆子唱腔挺拔奔放、粗犷高昂、刚劲豪爽,符合当地群众笃厚爽直、耿直刚强的性格特征和朴实无华的审美特点。但由于年代久远,莱芜梆子的传承变得困难,特别是由于解放前长期的战乱灾荒和解放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梆子演唱者日趋减少,曲牌和曲目也失传很多。因此,关于莱芜梆子的起源和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另外,有人认为莱芜梆子是由鲁西南的梆子腔演变过来的,有人认为是由徽戏班传授的,也有人认为是二者的结合。如李顺发在《莱芜梆子的形成、流传与发展》中认为:“莱芜梆子由秦晋的梆子腔传入山东形成,同时,在历史上与徽戏有长期同台并存的过程。”

(一)莱芜梆子与梆子腔、徽戏的关系

顾名思义,莱芜梆子具有梆子的特色,它在莱芜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在山东也有很多这种叫法,如枣庄梆子、章丘梆子等。因此莱芜梆子的名称是由指示地域概念的“莱芜”和所属的声腔类型的“梆子”两部分构成。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其用硬木梆子击节发声而得名。梆子腔最初被称为“秦腔”,起源于陕西、甘肃一带。据李磊在《莱芜梆子研究》中考证,莱芜梆子与梆子腔在板式、调式、伴奏乐器、行腔和曲目等方面存在血缘关系:莱芜梆子与鲁西南地区流行的山东梆子和大平调在板式上都采用慢板、流水板等,莱芜梆子的调式与梆子腔都是“5”调式,即徵调式,莱芜梆子的伴奏乐器和梆子腔一样多采用定弦的大胡琴,行腔和剧目在很大程度上也相似。

徽戏产生于明嘉靖年间,在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明末清初四大声腔而发展起来。其人物特征鲜明、情节紧凑、热闹有趣,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徽戏形成之后,随徽商的足迹走南闯北。由于泰山庙会吸引了徽班驻足,同治十三年的小阳春班就与莱芜梆子剧组同台竞技。据考证,莱芜梆子确实有部分与山东梆子不同,如莱芜梆子剧组供奉的是唐明皇,而山东梆子供奉庄王,莱芜梆子的念白也有一定的“湖广音”成分,如把“欢乐”念为“欢劳”。

(二)莱芜梆子的兴与衰

从清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爆发(1886-1937)的五十年间,靠山梆子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该期间莱芜梆子蓬勃发展。莱芜梆子扎根于莱芜及周边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发展基础。从演出区域上看,剧组蔓延到泰安、沂蒙山区,东至日照,南到临沂以南,西到平阴,北到济南、淄博一带,流行的地域得到增加。从剧组数量、演员和演出上看,有十多个科班,三四百名演员,上演剧目约300出。然而,抗日战争的爆发使莱芜梆子遭受了严重的摧残,著名的莱芜战役打响,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莱芜梆子活动区域,导致剧组被迫解散,艺人进入漂泊时期。直至解放战争结束,莱芜梆子演员才慢慢集聚重新走上舞台。新中国成立之后,莱芜政府和热心人士开始对这种民族艺术进行抢救。

(三)现代的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在莱芜扎根之后,科班的艺徒大多是莱芜人,同时为了适应观众的欣赏品味,增强戏剧效果,在借鉴其他艺术的基础上,莱芜梆子在唱腔、板式、念白等方面逐步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现代的莱芜梆子剧目分为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两部分:传统剧目代表性作品有《两狼山》《八件衣》等;现代剧目有常演的《三定桩》《送猪记》等,还有一批2008年新创作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剧目,如《儿行千里》《桃花红桃花白》《汶水谣》《沃土仁心》等。

二、莱芜梆子的发展困境及原因

近年来,莱芜市政府更加重视莱芜梆子的发展,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均给予莱芜梆子剧团以大力支持。莱芜梆子剧团自身也在不懈努力,增强自身创新创作能力,结合新时代精神和人民的实际需求创作了《沃土人心》《养老榜》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作品,获得了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此,对于莱芜梆子的发展成就不再赘述,重点调研分析莱芜梆子目前的发展困境,并试图针对其困境探索合理的发展路径。

2008年,莱芜梆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方面,这意味着莱芜梆子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莱芜梆子的发展情况不再像以前一样乐观。目前,我们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莱芜梆子面临着新的生存困境,而突破藩篱、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成为莱芜梆子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课题。

(一)剧团主体:人才补充面临危机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而莱芜梆子作为地方小剧种,方言、生活方式都是影响其创作的重要因素,传承人也就成为莱芜梆子的重要人物。莱芜梆子剧团的演员年龄跨度较大,出生时期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都有,五代同堂演出,满足了不同角色的需求。但是老一辈艺术家正在慢慢老去,新一辈年轻演员补充不足成为莱芜梆子剧团面临的重大困境,一人分饰两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其一,对于老一辈传承人的重视不够。老一辈莱芜梆子传承人带头创立各种班社,为莱芜梆子曾经的辉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新一代年轻演员的榜样和参照者。目前,老一辈传承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剧团的发展和年轻演员对剧团的认识。

其二,没有专业的培训学校或学科。莱芜梆子是专业性极强的艺术表演形式,从创作到舞台表演都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培训,但是目前并没有针对莱芜梆子设立的专门性培训机构。目前对于莱芜梆子的培训主要集中于艺术学校的暑期培训和剧团开办的小型培训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三,新一代年轻人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愿从事戏曲行业,尤其是地方小剧种。另一方面,现代职业种类越来越丰富,莱芜梆子被看作是传统的代名词,仿佛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很多年轻人自身不想从事这一行业。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老一辈艺术传承人在老去的同时,新一代年轻演员补充不足、专业素质不够,人才结构断裂,阻碍了莱芜梆子的发展。

(二)剧团受众:年轻观众锐减

莱芜梆子直接面向群众,观众在莱芜梆子中接受地方文化的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因此,观众接不接受、认不认可是评判莱芜梆子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而年轻观众减少是戏曲发展面临的大趋势,再加上莱芜梆子使用方言表演,受众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普通话正在逐渐代替方言,使用方言创作的莱芜梆子更是“深受其害”。除此之外,在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普及、物质和精神生活丰富的快节奏时代,快文化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群体的青睐对象,流行歌曲、电视电影、网络游戏、短视频充斥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得多样而简单。相比之下,莱芜梆子便成为人们舍弃的对象。莱芜梆子剧团近年来多次在市政府广场、各乡镇组织演出,但是驻足的观众大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往往对此不屑一顾。在组织事业单位人员观看的场次中,观众被指定,在这种“带着任务”的观看中,鲜少有人是发自内心的想看、想听。

(三)剧团创作:传播新技术亟需增强

近年来,莱芜梆子创作越来越结合人民大众的实际情况,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实现了教育人、引导人的目的,同时传承了莱芜地方文化传统。但是,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仅仅在剧目创作上下工夫还是不够的,面对各种自媒体、网络平台的兴起,面对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如果莱芜梆子不在传播技术上下功夫,就可能被各种各样的娱乐形式所淹没。

我们发现90后中有一部分人并不知道莱芜梆子这一剧种,还有一部分人虽然知道莱芜梆子这一剧种存在,但是并未听过,00后的情况更是不乐观。以《儿行千里》为例,我们邀请了90后年轻人通过网络视频观看《儿行千里》这一演出,剧情真实贴近大众,其节奏鲜明不拖沓的风格也非常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在这之前,这群90后并没不知道“莱芜梆子”是什么,或者仅限于知道但没有听过“莱芜梆子”。相比之下,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电影、短视频、综艺节目、娱乐八卦,大家聊起来头头是道。大家并不是特意去关注这些内容,而是这些充斥在网络信息里的内容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到大家。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里,搭台唱戏已然不能吸引大众,因此,莱芜梆子必须和互联网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才能走出去,被更多人熟知和接纳。

三、莱芜梆子的发展路径

前面已经提到,莱芜梆子目前通过多方面努力来实现自身的突破发展,比如结合实际创作新的剧目、吸收新元素等。现在,我们主要就其发展中的困境进行合理的路径探索。

(一)储备人才:增强老一辈传承人的荣誉感,培育专业性年轻一代

莱芜梆子的传承人问题可以说是制约其长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莱芜梆子的后续发展储备人才,需要从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增强老一辈传承人从事这一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对于他们的工作业绩要适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让老一辈传承人更加坚定地为莱芜梆子的发展和后续人才培养出谋划策,也能使年轻一代以他们为榜样,看到莱芜梆子的前景,增加年轻一代对莱芜梆子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年轻一代莱芜梆子演员。可以通过剧团与学校、剧团与社会联合的方式,充分挖掘有天分的年轻学生,以专业化、长期化的培养模式代替非专业化、短期化的培养模式,培育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莱芜梆子演员。同时,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莱芜梆子剧团。形成一个新老接续、充满活力、传承与创新同在、统一与多样同在的剧团组织。

(二)加强传播:借助媒体进行传播

“互联网+”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莱芜梆子也不能避开互联网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迫在眉睫。莱芜梆子剧团成员是在艺术表演方面的专业人才,却不是新媒体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政府要加大对莱芜梆子剧团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支持力度,引进新型人才;或促使莱芜梆子剧团与其他宣传部门、技术部门相结合,形成通过新媒体传播的良好成效。在新时代下,莱芜梆子已经难以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需要,莱芜梆子要走进人民大众,不仅要体现在剧本创作上,也要表现在传播形式上。通过电视、电脑、广播、手机等进行传播,可以方便观众和听众,扩大受众群体,同时还可以及时得到他们的反馈,以此来完善莱芜梆子的创作和演出。另外,媒体要加大对莱芜梆子的宣传力度,举办相关综艺节目,唤起大众的兴趣,让莱芜梆子走出去。

(三)培养观众:扩大群众市场

观众是促进莱芜梆子发展的动力,只有培育广大的观众市场,才能实现需求对生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面对莱芜梆子观众锐减的情况,要以不同受众为目标,培育观众市场。对于中小学学生,实施莱芜梆子走进中小学课堂的策略,创作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剧目,编写校本课程,让中小学学生从小接受地方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高等院校学生,莱芜梆子剧团要与高校联手,走进高校,举办演出活动,开展相关培训,挖掘可造人才。对于城市中青年,可以通过剧团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的办法,适时举办贴近人民生活的演出。对于老年人,剧团可以与社区联手,走进社区,走到老年人的身边,为他们举办演出。对于农村群众,要经常举办下乡演出,把与农村群众相关的剧目放到农村群众中去演出,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梆子莱芜
山东孙子研究会赴莱芜、泰安等地开展党史参观学习活动
梆子《捉放曹》的表演艺术特色
莱芜:40年变迁缩影
公羊爸爸
莱芜白花丹参施肥技术规程
市域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初探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
试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深山再次唱响300年山梆子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