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图书馆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

2019-12-23 05:48王钧钰
图书馆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分校安娜研究生

王钧钰,李 玲

0 引言

“Publish or Perish(不出版即灭亡)”一直是科研人员的学术信条,已渗透到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刚刚进入研究领域,面对发表论文的压力,迫切希望提高出版能力与素养。学术出版素养(Scholarly Publishing Literacy)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科研人员出版与传播学术成果的综合能力。许多研究生的出版经验来自导师,较少有针对性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培训,这被看作是信息素养教学的“教学空白(instruction gap)”[1]。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高校馆”)是信息素养教育和学科服务的提供者和推动者,提供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既是扩展信息素养教育阵地的举措,又是创新服务的重要手段。

国外高校馆参与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的实践起步于2005年科罗拉多大学图书馆“Publish Not Perish:The Art and Craft of Publishing in Scholarly Journals”在线教程,此后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馆陆续开展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国内高校馆也开始探索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开设“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投稿”课程,北京大学图书馆将“学术出版支持服务”纳入学科服务和科研支持服务内容[2],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开设“学术伦理与论文写作”“外文核心期刊与投稿指南”讲座[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开展“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与SCI收录期刊投稿指南”培训[4],东南大学图书馆定制不同层次的期刊投稿指南[5]。总体而言,与国外高校馆相比,我国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处于起步探索期,没有系统构建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体系,而是掺杂在其他环节之中。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与图书馆出版服务、信息素养、学科服务等领域紧密联系,是高校馆亟待深入探索的领域。

调研国外高校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的最佳实践经验,可为国内高校馆开展同类服务提供借鉴。面对不断变化的学术出版环境,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图书馆(以下简称“安娜堡分校图书馆”)意识到研究生对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的迫切需求,积极设计并开展教育活动,从2012年初次尝试教学以来,经过不断摸索和迭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访谈方法,从“规划、设计、推广、教学、评估与改进”等角度就密歇根大学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体系从无到有的构建流程,与安娜堡分校图书馆负责研究生学术出版素养教育体系设计和实际教学的学科馆员Alvarez B 进行交流访谈,她还提供了相关教学课件,帮助笔者获得了第一手详实资料。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深入探究该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体系的运作方式和组织方式。

1 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流程

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教学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形成较成熟的运行模式,笔者将其归纳为“规划-设计-推广-教学-评估-改进”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构建流程(见图1)。

图1 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全流程管理体系

1.1 规划环节

面对研究生与日俱增的出版压力和迅速变化的学术交流出版环境,2012年春季学期,安娜堡分校图书馆计划在出版领域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服务。为了解学生对此类培训的需求程度和期望学习的知识内容,馆员选取人文学科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开展学术素养培训表示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该馆面向人文学科设计了一场1.5小时的学术出版试点研讨会,研讨会主题包括查找潜在出版物、论文提交、同行评审及应对措施和提高影响力等研究生广泛关注的出版问题。研讨会邀请一位刚刚从商学院博士毕业的初级教师,该教师熟悉不同类型出版物,丰富的出版经验和多年的学生身份使他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出版的困惑。通过试点课程的评估反馈结果,该馆认为在全校范围开展研究生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具有可行性。

1.2 设计环节

在试点基础上,2012年秋季学期图书馆创建“Publish Not Perish:Tools for Success”系列培训[6]。该系列培训在设计中主要考虑培训类型、辅助学习指南和师资团队三个要点。

1.2.1 培训类型设计

系列培训包括学术出版入门讲座、系列培训讲座和经验研讨会。入门讲座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科领域,由学科馆员讲授,目的是帮助研究生建立对学术出版过程的基本认知,为研究生提供解决学术出版最基本问题的途径。系列培训讲座由于馆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全部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并不现实,因此教学团队整合现有学术出版讲座,重新组织和安排,纳入系列培训,学术出版系列培训讲座的目的是利用1~2小时集中的时间着重解决学术出版周期中某一细节问题。经验研讨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围绕学术出版进行交流的机会,包括经验分享和提问交流两个部分,最大可能地解答研究生差异化的学术出版问题。三种类型的培训共同形成“整体-局部-个体”的多层次学术出版素养教育体系。

1.2.2 辅助学习指南设计

考虑到培训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安娜堡分校图书馆版权办公室和出版部开发了大量关于学术出版的在线指南,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日常学习。指南内容包括出版指南、版权指南和科研影响力指南三个类别。考虑到指南质量问题,每一个在线指南都由相应领域权威的学科馆员或者专家负责资料收集、组织和更新,如版权指南基本上由法律专业出身的版权专家负责制作,《健康科学学术写作与出版指南》由健康科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作,《参考文献撰写指南》则由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生联络馆员制作。

1.2.3 师资团队组建

教学团队重视与学术出版相关部门进行合作,采用多部门合作机制(见图2),使图书馆在增加学术出版教学任务的同时不给任何馆员或部门带来太多负担[7]。

图2 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合作机制

(1)图书馆。安娜堡分校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由图书馆的出版部牵头负责。

(2)出版商。密歇根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商身份加入,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出版商的出版经验是许多学科馆员所不具备的。

(3)院系教师。院系教师既具有专业的学科背景也具备丰富的出版经验,有些教师还担任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了解同行评审的流程和论文录用标准,这些教师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最直接的出版技巧,缓解研究生初入学术出版领域的焦虑。

(4)版权专家。版权专家的参与弥补了学科馆员缺乏版权法律基础的问题,为研究生普及版权知识,提高其版权素养提供了帮助。

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将教学内容与教师团队成员的特长和知识储备巧妙组合,发挥了“1+1>2”的效果。事实证明,研究生对多方合作教学的培训课程更感兴趣。

1.3 推广环节

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利用各种线上和线下手段进行培训课程的宣传推广,让有需求的研究生第一时间获悉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课程的出席率。教学团队首先利用图书馆网站、博客、推特等线上方式扩大系列培训的影响力;然后学科馆员面对面向院系宣传,通过研究生导师将新开设的培训课程直接向研究生推广;还将学术出版素养系列培训放到密歇根大学开放式研讨会注册系统中,使整个校园的学生在注册其他培训时都可以看到这个新的培训课程,增加课程的曝光度和影响力。每个学期初,图书馆出版部网站的主页上也会对学术出版系列培训内容进行宣传介绍。

1.4 教学环节

1.4.1 培训讲座

(1)入门讲座。安娜堡分校图书馆每学期都会安排面向自然科学、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的学术出版入门讲座(见表1),其中选择出版物、同行评审、版权许可是三大学科领域内研究生在学术出版过程中普遍关注的内容,入门讲座帮助研究生形成对学术出版的整体认知。

表1 学术出版入门讲座的知识单元

选择出版物:选择合适的出版物是学术出版成功的第一步。为研究生提供选择适合本学科领域和符合个人研究内容的出版物是教学难点所在,因此在培训课程中设置相应的课堂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培养相关技能。

同行评审:同行评审是学术出版的关键环节,评审标准和流程以及应对审稿意见的策略是本单元的教学核心,馆员将复杂的评审过程进行模块化和图像化的展现。

版权许可:版权许可是学术出版周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很早就重视版权教育,举办过各种版权研讨会并制作过版权指南,因此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入门讲座关于版权许可的介绍比较简短,提供了版权资源与服务的相关链接。

除共同主题外,不同学科领域也有特色内容。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科研数据,在论文出版后,科研数据的管理和出版是很多研究生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且论文和期刊的影响力评价对自科领域的研究生而言也较为重要。人文社科领域的出版周期一般较自科领域发表周期长,因此人文和社科领域作者较多关注论文的出版周期内容。

(2)系列培训讲座。在研究生对学术出版有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系列研讨会关注刚入门的学术作者可能面临的具体出版挑战,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着重解决学术出版中某一细节问题(见表2),如开放获取、图片版权问题。系列研讨会对学习者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与学术出版入门讲座共同形成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体系。

表2 系列培训讲座

安娜堡分校图书馆每学期会举办版权主题研讨会,为学生参与有关版权问题的实践和学习增加机会[8]。本校学生通过预约网站进行预约,外校人员通过电子邮件与图书馆预约。研讨会结束后,版权办公室将研讨会信息按照年份进行归档和整理,并提供研讨会PPT 和相关资料下载[9],表3列出2018年秋季学期的版权研讨会内容[10]。

表3 安娜堡分校图书馆版权教育培训(2018年秋季学期)

(3)经验研讨会。相比于前面两种培训形式,学术出版经验研讨会更具个性化和互动性,而且为了兼顾不同学科,教学团队特意邀请来自多个学科具有丰富出版经验或同行评审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分享(见表4),以解答不同学科研究生差异化的出版问题,与前两种培训类型共同形成“整体-局部-个体”的多层次学术出版素养教育体系。

表4 学术出版经验研讨会

1.4.2 辅助指南

在出版指南方面,既有针对综合性学科的指南又有针对特定学科的指南,内容主要围绕学术出版生命周期,包括出版物选择、论文写作与提交、同行评审、论文出版等环节,还区分不同的出版物类型,包括学术专著、学位论文、数据和数字出版等,满足研究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版权指南涉及的主题包括版权基础知识、版权许可、作者权利、合理使用与参考文献撰写等,还根据文本、图片、音乐作品、影像制品等不同类型对版权与合理使用知识内容建立不同的网页;科研影响力指南聚焦影响力指标和评价工具。这些辅助学习指南聚集大量的资源链接,包括图书、期刊、软件工具、视频资源和图像资源,如在《学术出版指南》中,利用校园漫画PhD Comics的方式帮助研究生理解开放获取概念[11]。

表5 学术出版在线指南

1.5 评估环节

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培训重视评估的作用,采用“前测后测”方法进行教学评估。在培训前,团队会对研究生进行课前调查,以提前了解研究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准确性,使培训内容与学生需求相匹配;培训结束后,相关团队会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评估,以衡量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为教学改进收集证据。除对培训课程进行评价外,教学团队还为在线辅助指南提供评估问卷[25],问卷包含满意度调查和相关建议。安娜堡分校图书馆通过教学评估与改进形成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教学的双向互动,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点灌输。

1.6 改进环节

教学团队会利用研究生的评估结果,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以满足研究生需求,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术出版素养培训之中。安娜堡分校图书馆每学期都会开设学术出版系列讲座,在多学期讲座内容的安排上充分参考学生评估结果,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增删或者根据需求设计新的培训内容。相关实践表明,学生的建议对于课程改进有很大的帮助,如学生们反馈希望更多以学科为重点开展学术出版素养的培训,因此教学团队在之后的内容设计中,提供了3个主要学科领域(人文、社科和自科)的学术出版入门讲座。尽管知识点安排上和一般的学术出版入门讲座没有很大差别,但是以学科为重点进行宣传推广还是增强了相关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出席人数也较之前学期有所上升[7]。

2 启示

2.1 选择适当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模式

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培训内容庞杂,工作量大,开发新的教育培训会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在设计前需要进行规划。不同高校馆在人员和资源上各有差异,应根据本馆情况选择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形式。安娜堡分校图书馆为不同类型的高校馆提供不同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培训类型参考。规模较大的高校馆,可以调动图书馆和校内其他部门,共同设计新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培训课程;规模中等的高校馆,先充分利用现有讲座,将学术出版讲座培训按照一定顺序重新组织安排,纳入学术出版素养教育体系或在现有信息素养教学中适当嵌入学术出版素养知识单元,在达到教育目的的同时减轻馆员压力;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高校馆,可以先从制作学术出版指南或开设试点培训课程入手,通过聚合现有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日常的出版帮助,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培训活动。

2.2 构建系统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内容

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形成“整体-局部-个体”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并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辅助指南,教学培训和在线指南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研究生学术出版素养的提升。我国高校馆多通过讲座进行学术出版零散知识点的讲解,缺少明确的逻辑主线,不利于学生对学术出版过程的理解。未来高校馆一方面可以在教学之前,通过调查了解学习意愿和需求,根据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能够最大范围涵盖大部分学习者需求,同时兼顾个性需求,设置针对不同类型出版物、不同学科的培训内容;另一方面,借鉴安娜堡分校图书馆的方式,先通过开设入门课程帮助学生从全局把握学术出版流程,然后再针对其中的重难点或者需求较大的知识点开展相应的培训讲座。高校图书馆也应该有序组织辅助学习工具,做好导航目录,使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帮助研究生快速锁定学术出版环节中的特定内容。

国内高校一般以院系为单位开设研究素养课程,研究素养关注的是科学研究整个过程中科研人员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其中包含学术出版素养。因此,国内高校馆可以借鉴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在教学内容上避免重复的做法,开展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培训时可以在研究素养课程基础上能够有所区分和侧重,避免资源的重复与浪费。

2.3 设计全面的学术出版素养辅助学习工具

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围绕着学术出版,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指南。这些指南聚集了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科馆员或者版权办公室的专家收集的高质量资源。在资源类型上,有图书、期刊、软件、视频、图像等多种类型;在知识内容上,涵盖综合性和特定学科领域和各种类型出版物的出版知识及版权知识;在资源展示方式上,充分运用可视化手段展示大段文字内容,趣味化展现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阐释复杂内容,为研究生提供了全面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辅助学习指南。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术出版教育服务时也应意识到教育培训的局限性,建立相应的辅助学习工具来支撑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体系。

2.4 重视学术出版素养培训推广

我国高校馆培训讲座出席率不高与宣传推广不到位和不符合学生需求有关系。学生不了解新开设的培训、不熟悉学术出版素养这一新概念,都亟需高校馆加强推广宣传。高校馆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学校论坛等线上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可以直接面向学院和教务处宣传推广,通过导师向研究生直接宣传相关培训课程,让学生意识到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还可以在培训前通过问卷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术出版素养需求,使培训更有针对性。

2.5 科学评估学术出版素养教育

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需要在评估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实现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安娜堡分校图书馆重视学生教学评估,利用“前测后测”的方法进行教学评估,并对辅助教学工具也制作了相应的评估问卷。我国高校馆教学评价多以总结性评价为主,未来在学术出版素养教育中应该更加重视教学评估的作用,可以多多借鉴国外的这种过程性评价方法,重视学生反馈结果,积极使用教学评估结果改进培训,形成“教学—评估—改进—再教学”的循环生态链。

3 结语

国内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高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网络技术和开放获取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术出版环境,同时研究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出版压力,亟需专业化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来提高学术出版知识与技能。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形成的包含“规划-设计-推广-教学-评估-改进”六个核心环节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构建流程,可以为我国高校开展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活动提供全流程的参考经验。我国高校馆在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环节中应重视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系统构建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内容,合理设计避免资源重复,同时建立配套的教学辅助学习工具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重视新教学培训的宣传推广,建立有效的学术出版素养教育评估机制,促进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致谢本研究得到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图书馆学科馆员Alvarez B的帮助,谨致谢忱!

猜你喜欢
分校安娜研究生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你的眼睛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省实验分校简介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