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DA的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研究

2019-12-24 07:21王新民漆建武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陇东区域空间

王新民,漆建武

(1.天水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741001;2.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旅游经济在助力地区产业结构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缩减贫富差距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1]国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主要以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为主,内容多以旅游经济效益转变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分析旅游经济造成的影响,并对不同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Anne Zahra 探讨了新西兰地区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2]Sudhiani Pratiwi 分析生态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参与程度及数量,发现二者间差异悬殊;[3]Tussyadiah等人主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形成的空间演进过程。[4-6]

国内学者对区域旅游经济的研究多选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等,以区域间和区域内为研究尺度重点阐述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范涛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方法比较了新疆15 个地州市的旅游经济特征及差异;[7]彭睿娟采用Gini 系数研究了甘肃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规律;[8]汪德根等运用泰尔指数研究了我国不同省域之间的旅游经济水平;[9]冯迎等运用ESDA 研究了新疆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规律。[10]综合来看国内学者衡量差异的方法相对单一,研究区域集中于沿海旅游经济发达省份,对西部贫困地区旅游经济的研究相对较少。[11-20]笔者以陇东南31 个县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陇东南地区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评价了陇东南地区2010~2018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并通过核密度分析和ESDA探究了陇东南旅游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研究旨在为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和旅游资源合理布局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陇东南地区主要包括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和陇南市,面积为80759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0.71%,区域内总人口1115.04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43%.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森林覆盖面积高,河流水系丰富;地形地貌多为河谷、丘陵、盆地等;独特的地形和气候使得陇东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着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陇东南境内3A 级以上旅游景区2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 个,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个,星级饭店个数43 家,旅行社81 家,旅游综合收入达460.79 亿元,年旅游接待人数达10388万人次。

1.2 数据来源

以陇东南地区31 个县区为研究区域,选择2010~2018 年陇东南地区旅游业数值为面板数据,数据通过《甘肃省发展年鉴》(2011~2018 年)、甘肃省国民统计和社会经济发展公报(2010~2018年)、《甘肃省A 级景区数量名录》(2018 年)、《甘肃省星级饭店数量名录》(2018 年)、陇东南地区各县区统计年鉴和统计部门相关网站获得。[21]部分数据如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通过换算获得,并有部分缺失数据根据ARIMA 模型预测获得。[22]陇东南行政区划边界、地形图等均来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数据库下载裁剪获得。

1.3 研究方法

ESDA 是以数理统计和图形表达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空间数据分析,获取空间研究对象的属性特征的一种空间可视化算法。ESDA 又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主要分析内容包括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全局自相关主要是计算全局Moran's I,局部自相关是对局域GpGi统计量的计算,前者统计量主要是描述旅游经济在空间上的关联水平,后一统计量是用来计算旅游经济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并通过计算准确判别旅游经济的冷热点区域。[23]

1.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n 为区域个数;RIp为p 县域的旅游经济发展指数;RIp表示q 县域的旅游经济发展指数;-RI 为旅游经济发展指数的均值;s 表示RIp与均值的方差。wpq为由最邻接规则创建的空间权重。[24]

Moran's I 根据自由状态下的E(I)值确定,当显著性水平给定,Moran's I>0,则表示旅游经济发展指数高值区或低值区在空间上相近;Moran's I<0,则表示旅游经济发展指数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差异性。

1.3.2 局部空间自相关。全局自相关分析忽略了空间分异的隐域性或不稳定性问题,因此采用局部Moran指数和局域GpGi统计量来测度各县域之间的关联程度,以进一步分析研究各县域间的邻接或邻近关系对全局自相关性的贡献率。[25]局域GpGi统计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Ip表示县域q 的观察值。若Gp*G*i>0,则p县域的旅游经济发达,为热点区;若Gp*G*i<0,则p县域的旅游经济落后,为冷点区。

2 陇东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2.1 指标构建

从社会经济发展、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确定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分别为人均GDP(A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A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A3)、总人口(A4)、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A5)、旅游综合收入(A6)、旅行社数量(A7)、星级饭店数(A8)、A 级以上景区数量(A9)、旅游客运量(A10)10项指标。[26-28]指标体系及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2.2 结果分析

运用熵值法对2010~2018年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数据分析,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避免分析过程中受到不同量纲影响。[29]通过综合指数评价计算得到2010~2018年陇东南31个县区旅游经济发展指数如表2所示。

绘制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指数雷达图如图1所示。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空间上存在显著的不平衡趋势,2010 至2018 年间陇东南县区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明显,从时间序列来看其变化是稳定同步增长的,但旅游经济高低值整体差异较大。总体来看,天水市、平凉市各县区旅游经济指数较庆阳市和陇南市各县区高,且陇南市各县区旅游经济发展缓慢。2010 年陇南市旅游经济发展缓慢,除武都区外其他县区旅游业发展停滞,旅游经济空间发展差异较大,空间发展形式单一。2010年陇南市A级旅游景区只有7个,占陇东南地区A级景点个数的14%;拥有星级饭店17 家,旅行社12 家,分别占陇东南地区总数的22.97%和15.38%;旅游综合收入11389 万元,占陇东南地区的15.49%.2018 年天水市A 级旅游景区数量达37 个,星级饭店个数为36 家,旅行社数为26 家,分别占陇东南地区总数的43.02%、36%和32.91%.平凉市A 级旅游景区数量达14 个,星级饭店个数25 家,旅行社数为27家,分别占陇东南地区总数的16.28%、25%和34.18%.天水市和平凉市已成为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的核心发展区。

表2 2010~2018年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指数

图1 2010~2018年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指数雷达图

表3 2010~2018年Moran’s I指数

3 陇东南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

3.1 旅游经济空间演变格局

通过GIS空间可视化及核密度分析,对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空间发展水平空间测度,发现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呈现两大特征。

(1)总体呈现“五点一轴双核心”空间分布格局。2010~2018年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空间呈现以秦州区、崆峒区为主要核心区,以秦州区、崆峒区、麦积区、西峰区、武都区为五个旅游经济增长点,以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华亭县、崆峒区、泾川县、西峰区、武都区、成县为旅游经济发展轴的“五点一轴双核心”空间格局。

(2)局部呈现天水——平凉为高值区,庆阳、陇南为低值区。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天水市、平凉市等县区,占陇东南地区29.03%. 平凉市旅游经济指数值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增长原因是由于政府部门对于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力度增加,对于区域资源要素引导经济价值转化进程进行了宏观干预,区域差异逐步减小;天水市旅游经济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对于旅游新动能和中心功能区的形成和培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陇南市旅游经济低值区域逐年减少,低值区占总区域的12.9%;陇南、天水等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其旅游经济高效快速发展,成县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共同推动下逐渐成为陇南市新的旅游增长动能区,成为辐射陇东南区域的重要旅游经济节点。

3.2 全局空间自相关

通过Geoda1.10 创建最小临近距离权重矩阵计算出不同年份陇东南地区Moran’s I 指数如表3 所示。2010~2018年陇东南地区Moran’s I指数均小于0,表明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呈较明显的负的空间自相关;Moran’s I 指数先减小后增大,表明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空间分布分散且空间差异总体呈现减小趋势。陇东南县区旅游经济H-H 区域占19.35%,L-H 区域占38.71%,L-L 区域占32.26%,H-L 区域占9.68%,表明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水平普遍较低且分散性较强,空间关联性较弱。

3.3 局部空间自相关

Moran’s I 指数均为负,局部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空间已经形成L-H 与L-L 交替发展的空间格局,高低值区分布如表4所示。H-H区域包括秦州区、崆峒区;L-H区域包括康县、两当县、张家川县、清水县、崇信县、泾川县、宁县,该区域远离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缓慢;L-L区包括文县、宕昌、合水县等,该区域自然条件较差且经济发展缓慢,旅游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缓慢或停滞状态;H-L 区域包括武都区、成县等区域。

表4 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高低值区分布

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冷热点分布如图4 所示。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冷热点分布比较集中,热点区域数量高于冷点区域数量,逐步形成了“冷点区—热点区”交替演化的格局。旅游经济热点区在2010 年至2018 年显著增多,由2010 年的2 个增长到2018年的8个,冷点区从12个减少到8个;表明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逐渐加快,旅游经济落后区由于空间带动作用发展显著,旅游经济整体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

4 结 论

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整体处于中低等发展水平,空间上表现为负的空间自相关,旅游经济空间集聚性不强,空间差异正逐步减小。旅游经济空间上形成了以秦州区、麦积区、崆峒区、西峰区和武都区为旅游经济增长点,秦州-麦积-秦安-华亭-崆峒-泾川-西峰-宁县-武都-成县为节点的旅游经济发展轴,秦州区和崆峒区为发展核心的“5+1+2”的空间模式。

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局部表现出“东中高南部低”,“冷点区-热点区”交替演化,高低值差异明显的特征。旅游经济局部形成低值被高值围绕(LH)、低值被低值围绕(L-L)的局部发展格局;旅游经济热点区域逐年增加,旅游经济整体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同时旅游经济发展区对旅游经济落后区的空间联动作用逐渐增强。今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构建陇东南旅游经济网络,不断向旅游经济落后区输送促进其旅游经济发展的资源和条件,共同推进陇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陇东区域空间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空间是什么?
分割区域
创享空间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区域发展篇
区域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