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社团优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研究

2019-12-24 01:17郭斓高华兵
青年时代 2019年31期
关键词:途径研究

郭斓 高华兵

摘 要:红色社团,是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学生理论型社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针对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可依托红色社团优化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其主要途径有:建立保障体系,提升社团活动吸引力度;拓宽学习途径,提升党建学习吸引力度;聘请社团导师,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方向;发挥社团张力,打破学生党员培养壁垒。

关键词:红色社团;高校基层党建;途径研究

高校基层党建肩负着巩固青年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和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等多重任务,是高校负责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阵地,也是高校进行综合改革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可以依托红色社团,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发展。

一、红色社团概述及主要特征

红色社团是高校青年学生自发组织,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学生理论型社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治立场坚定

该类社团定位明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其根本要求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它把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为工作目标,协助学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注重政治性、知识性、思想性和教育性。

(二)时代性鲜明

在不同时期,该类型的红色社团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与担当。20世纪90年代,部分高校就已经出现理论学习型社团,学习毛泽东思想,可视为目前存在的红色社团的前身。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后,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社团也相继出现。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研究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色社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在高校掀起了学习新风。红色社团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在党的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

红色社团一般是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而成立的,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一系列理论探讨或实践活动。与以往基层党组织的党性教育学习和社团的文娱活动有一定区别,红色社团从以往的传统讲座授课转换为到实地调研学习,撰写相关报告;从一起分享观看红色电影的心得体会,转换为自己拍摄微电影、小视频,全方位把握时代脉搏,使理论学习与实践高度契合。

二、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度待提升

部分高校基层党支部开展的党性教育、红色教育和时政学习活动多集中在“五四”“十一”国庆等节庆期间,平时活动却少之又少,且活动千篇一律,多为专题学习、报告会和讲座为主,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震撼不够。参观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讲团下乡、支教团下乡等学生喜爱的活动较少,且活动与当代青年学生热衷的抖音、微博、贴吧、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契合度不够,导致活动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很多学生为了加学分,为了早日入党,才去参与此类理论学习活动,并非自觉、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所以成效不佳。

(二)实践活动的思想指导需增强

部分高校开展党性教育活动还停留在表层,即带上党旗、党徽,到社区进行卫生打扫,派发传单,或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进行拍照录像,固定程序走完即结束活动。很多学生把外出参观学习当旅游,心态不端正,教育活动缺乏相关马克思理论指导,不能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学生党员的培养壁垒难突破

由于当今大部分高校偏向应用型教学,侧重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企业见习时间长,且入学新生年龄逐年偏小,给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带来难题。很多列为重点考察对象的都是临实习或毕业的学生,考察期满时,部分学生己经奔赴企业见习,直到吸收为预备党员后,很多学生已经离校进行实习或走上工作岗位了。导致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作用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学生表示,自己接受的红色教育主要来源于课堂、班会、各类宣讲会等,外出参观学习、演讲赛、户外素质拓展等实践教育活动主要面向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大部分普通学生参与机会较少,红色教育呈现出活动覆盖面不全,教育成效不均衡性等问题,培养壁垒难突破。

三、依托红色社团优化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

(一)建立保障体系,提升社团活动吸引力度

红色社团有其自身优势,能够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意识形态紧跟党走。要建立红色社团保障体系,探索社团长效发展机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量化考评制度,让红色社团在保有活力的同时纳入轨道化管理。例如社团的会员管理、负责人换届、会费管理、经费支持、活动审批都应该按照制度进行,社团主要负责人对照条例查找自身不足,开列问题清单,寻找提升途径。同时,高校要把红色社团活动的学生参与度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当中,给予一定经费保障。要重视红色社团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其成为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鲜明旗帜。

同时,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渗透到红色社团的文化和活动当中去,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受到思想洗礼,从而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提高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红色社团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这就需要寓教于乐,在红色社团中开展一系列学生喜欢的活动。例如,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交流论坛”、开展“重走长征路”系列调研活动、党的基本知识竞答赛、抖音红色小视频拍摄大赛、红色歌曲合唱、社团团建活动、影评书评、“我心中的马克思”系列人物传记分享等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健康、向上、积极的活动开展愈多,吸引越多青年学生参与,就愈能把基层党组织提倡的思想和文化灌输、渗透、融化进去,使红色社团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坚实堡垒。

(二)聘请社团导师,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方向

选派党建专员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担任社团导师,关心红色社团发展,将意识形态贯穿到社团各类活动全过程。该导师需具备科学丰富的理论储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社团工作中,社团导师要充分发挥好“掌舵手”功能,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方向,对社团成员加强理论指导,定期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把广大学生吸引到红色社团中,引导社团成为党联系、教育和团结新时代青少年一代的重要纽带。

社团导师要把握时代脉搏,保持红色社团时代性的鲜明特点,带领社团成员学习最新的理论成果。同时,统一协调和指导社团新媒体的网络育人功能,抢占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组建微博、微信、QQ、贴吧、抖音等宣传队伍。做到净化社团环境和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负面言论和思想的侵蚀与影响,抵制非理性文化的倾向,引导学生朝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发挥社团张力,打破学生党员培养壁垒

社团与党支部相比,其张力与活力显得尤为突出。社团成员来源广泛,以学生自愿形式参与,与党支部相比,成员更为多元,工商文理学科交叉,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群众均可参与,不再拘泥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特殊群体。社团活动并非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来主持组织活动,而是由学生自行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时便不再拘泥,在各种发言中敢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我。在活动和交流中,可以建立社团考核机制,以动态视角关注培养对象,丰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从而积极发展符合各项条件和要求的优秀学生入党,帮助解决党支部考察时间紧、次数少等问题。社团与党建的结合,可以打破不同专业、学院、年级的党团员之间的隔阂,打破传统基层支部间的壁垒。红色社团这种打破常规的,以团带生,以生带生的形式,便于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共同体。

红色社团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校园文化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独特的优势。红色社团与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必将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带来突破口,为未来党建工作的发展目标带来新动能,为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带来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刚,王力岩.依托红色社团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探析: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182-187.

[2]袁媛,施小明.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服务育人效应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5(2):87-90.

[3]孙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2.

[4]刘英姿.基于认同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党建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5]聂邦军.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建立的途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4):36-37.

[6]汤雪峰.学生党建进社团、公寓、网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0):17-18.

[7]姚勇.高校學生社团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8]郭建东.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基层党总支建设工作研究”,编号:18DJYB077。

作者简介:郭斓(1997—),女,江西宜春人,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苏区史; 高华兵(1977—),男,江西宜春人,副教授、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途径研究
高校学术期刊创新实力提升的途径探析
将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途径探究
中学语文合作教学研究
新时期企业党建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途径探索
心理训练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及其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