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2019-12-24 01:17陈玉飞
青年时代 2019年31期
关键词:创新理念社会治理研究

摘 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转变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是文化自信视角下基层社会治理的任务和目标。本文对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进行探究,以期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研究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新时代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基层社会群众,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制定城乡社区规划和布局,详细了解人、地、事、物等基层社会生存发展情况,按照便于治理与服务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网络化治理为依托,进行集成化、精准化、智能化治理,进一步改革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健全因地制宜治理、因需治理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将有效的行政管理、综合防控、监管执法、公共服务有机整合为“一张大网”,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使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新的跨越。

一、文化自信视角下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由于基层党组织统领基层工作的能力不强,一些基层领导班子成员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服务基层的能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极不适应。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单一,村委会仍然是基层社会的事务的主要管理者,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社区职能村行政化倾向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与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管委会体制在性质和功能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基层组织行政负担过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部分用于支撑管理服务费用和本村的公益共公事业费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待完善,给基层社会治理造成了困惑。

(二)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不高

基层群众是社会基层治理的最基本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基层群众受传统观念和文化知识水平的影响,对参与社会基层治理不感兴趣,参与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一些基层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人口管理压力、房屋拆迁、土地征收、环境污染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的部门多,问题具体,化解难度非常的大。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程度不高。

(三)基层社会治理资金缺口大

基层社会治理不可能完全依靠群众的自愿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实行有偿治理。例如基层环境卫生治理,它是一项持久性的群众基础性工作。街道的清扫、垃圾的清运、洒水除尘、花草养护等工作,都必须实行有偿服务。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这些关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达到治理目的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二、文化自信视角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策略

文化自信视角下,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要以服务为导向,将基层治理寓于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个性化的服务之中。用科学专业化的服务,满足基层社会治理主体个性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需要。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专业服务化的经验,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以政策倡导协助基层社会治理部门制定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思维,通过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制,重建居民的治理主體责任,明确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目标,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文化,培育群众的治理参与意识,进一步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促进基层社会幸福、和谐、稳定发展。

(一)改变传统治理理念,让人民群众在治理中更加幸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层社会治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常态、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必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相适应。基层社会治理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约定公众满意度,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群策群治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

基层社会治理要按照共建共治、群策群力的要求,完善基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制保障的社会组织,承担起社会治理的部分职能,在引导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整合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依法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推动社会组织规范自律,有效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基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

(三)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基层社会治理是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基本结合点。基层社会治理不仅直接影响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提。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方向,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将基层社会治理同党建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四)科学研判工作形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随着网络社会发展迅速,网络安全漏洞多,基层社会管控难,村社力量不足,一些基层群众素质不高,民主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需要为群众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渠道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要化解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际上就是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上的变革。在传统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中,国家公职人员、基层服务人员在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功能以及服务质量上存在着不到位或者缺位的现象。基层社会群众办事难、难办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办事程序繁锁复杂,群众往往为盖一枚公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群众苦不堪言。文化自信视角下,彻底改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模式,创新以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办事效率为宗旨的基层社会治理优质服务。让群众真正体验和感受到实惠,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

(五)优化治理体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面对社会发展新常态,传统的以行政体系为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越来越难以承担现代社会治理的重任。因此,必须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治理体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全、建强、建实。选好和优配基层骨干力量,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优先培育服务组织,引入和培育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有目的的发展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承接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務,搭建起多层次、多元化地服务结构,提高社会自我协调、自我供给能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不断创新。

(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基层社会治理环境

要达成基层社会治理目标,必须要有一个纪律严明、风清气正、廉洁自律的基层治理干部队伍。目前,我国广大城市社区、乡镇村落,有一大批思想过硬、廉洁奉公的优秀基层管理工作者。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和不同手段和目的小官大贪者。这些身居村官“要职”的柱虫,披着共产党员身份的外衣,大肆截留和挥霍着国家财富,如国家下拨的扶贫救助资金、项目开发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社区村级集体财物等。一些村官的贪腐行为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打黑除恶,纯洁基层社会治理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从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开始,对社区干部、村委会干部的财务状况进行彻底清查。弄清楚他们的收入收支来源,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清楚明白的交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干部队伍建设,铲除那些社官和村官中丑恶的嘴脸,纯洁干部队伍建设,是文化视角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

三、结语

基层社会的治理与发展,就是通过科学的、个性化、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回应政府对基层治理在理念上、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需求与转变,逐步确立公助思维,走出无限责任的陷阱,促进基层各个治理主体明晰自己的主体地位与责任。以互敬、互助的方式凝聚基层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正能量,积极投身到对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中来,培养基层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和个体责任,促进了自助精神与个人能力的培养,逐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序、人民更加幸福、基层社会更加和谐的善治目标。

参考文献:

[1]苏醒,赵坤.论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38-42.

[2]赵敏鉴.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中的文化自信研究:云南纳苏彝绣产业创新发展的启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2):84-88.

[3]唐凯麟.重视文化生态学研究,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3.

基金项目:2018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K2018A1028),批准时间2018.04.14

作者简介:陈玉飞(1986—),女,安徽青阳人,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创新理念社会治理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